查看原文
其他

华师学科×清明,绝了!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4-09-01

清明至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草木萌动 百花盛开

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也是中国传统节日

当学科遇上清明节

又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


  汉语言文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文学中的清明,有着多重意味。它是扫墓祭祖缅怀祖先的日子,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哀愁“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亦是白居易描述清明扫墓情形时字里行间显露的凄然之感“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更是黄庭坚在清明发出世事无常的感慨“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与死亡相关,古人也视清明为鬼魂的节日,古代小说常常选取“清明”作为展演人与异类故事的叙事时机,如《聊斋志异》中的《阿宝》《神女》等,主人公皆在清明踏青之际遇到美丽(女子)鬼怪。


由此可见,清明也是踏青的好时机,梨花盛开,草长莺飞,正如“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是一个值得出门游玩赏春的日子。“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等也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春日景象,抒发着诗人们赏春的喜悦之情。


当清明走向世界

遇上跨文化交流

又会有怎样的表达呢


  外国语言文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清明,在其众多英译中,最直接的莫过于基于汉语拼音而形成的Qingming。作为节气,清明予人以纯净明亮之感,所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故译为Pure Brightness。有时因清明时节万物皆显,故译为Fresh Green,更具物候意义的普适性。


对于清明节的翻译,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专任教师肖娜表示:“Qingming 并不常单独使用,通常会出现在短语结构Qingming Festival。相较于holiday,festival指的是与文化、艺术或宗教相关的庆祝活动,指向某种传统或渊源,例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这些节庆的英语译名往往强调它最重要的、最具有吸引力的习俗。以这个特点来衡量,清明节如果译作Tomb Sweeping Day在对外传播中有损传播效果,同时也跟实情不符,毕竟我国清明节假期不止一天。”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千年,影响区域极其广大,相关习俗繁复多样。以此为考量,节庆英译名如果只突显某种习俗,势必显得以偏概全,导致对外传播的混乱。所以,肖娜认为将清明节译为Qingming Festival,有利于外国人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即使中国人听不懂festival一词,但依据汉语拼音译成的Qingming足以达成沟通的目的。


两千年间

由节气至节日

能否复刻唐代清明黄金周


  历史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清明一词在汉初淮南王刘安及门客编成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以节气之一首次出现。随着时间推移,因上巳、寒食两节与清明时间相似,在唐中期开始逐渐融合。随着清明的影响力扩大,到了宋代,上巳与寒食已成为清明的附庸,清明也完成了从节气到节日的转变。


《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清明正式拥有了法定假期,至唐德宗时,假期又增至七天,堪称“清明黄金周”。宋后,清明逐渐退出国家法定节假日行列,但民间活动兴盛依旧。民国24年,中华民国政府确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清明又一次成为法定假期并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以后,清明假期确定为农历清明当日,假期1天。直到2009年,假期扩展到3天。


与众生“并游”

与生灵“同和”

“天人合一”的奥妙

 正在于此


  哲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周易》有言:天地感而万物生;庄子追求“人与天合”,生死皆顺从自然;张载则道“天人合一”。“清明”承载了深刻的中国哲学精神与传统文化内涵,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刘钰森表示:“古人将祭祖、扫墓与踏青、播种相结合,在怀念已逝生命的同时,迎接自然新生。从豁达中悟得真理,在缅怀先人中升华生命。 同时,祭祖‘追远’的活动也体现了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人伦观,它有助于在先人与今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所以,从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清明是天地人交汇点,也是追忆、传承和希望的时令。”


瞻仰先烈

品味诗词

教育无处不在


  教育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清明时节,适宜开展生命教育。万物蓬勃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祭祖又提醒着生命消逝的必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会生命之义,提升对生命与自然的爱;亦可在假期中瞻仰先烈,讲讲从前的故事,培养爱国情感和家庭观念;欣赏清明相关诗词,在诗词海洋里徜徉,品读传统文化之美,度过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清明假期。

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追思

不论是哪种习俗

都寄托着人们积极健康生活的愿望


  民俗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清明节的民俗不仅有常见的踏青、扫墓,还有插柳、荡秋千等。与插柳有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晋朝。相传晋文公有折柳枝以寄哀思之举,后人便在扫墓时常携柳枝,同时传统医学观念认为柳树有辟邪祛病之效,因而插柳演化为民间的一大习俗。至唐宋时期,三节合一,插柳、戴柳之风更加盛行。


除了插柳,荡秋千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祛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当然,民间清明节还有很多特色美食,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习惯,祈祷家庭幸福美满;闽南一带在清明节会吃薄饼,因其在制作时候需要用一张薄薄的饼,全部包裹起融入起来,所以吃薄饼,也就有了“宽容,包容,大度”的含义;而客家人有吃艾粄的习惯,艾粄由艾草制成,有祛湿的功效,因而吃艾粄也就有身体健康的寓意。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花城”广州悄然变装

适逢清明小长假

不妨推开门

一起到户外踏青吧


  旅游管理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每年此时,春和景明,万木吐翠,芳草茵茵,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在华师校园捕捉春天的痕迹吧!


来石牌校园,在情人桥的两侧,你会看到郁郁葱葱的画面,草木覆盖,众多绿植带来超高氧浓度,置身其中,你的身心都会得到净。


到大学城校园,漫步湖边,这里有色彩缤纷、层次鲜明的花卉与草本植物,生机勃勃、琳琅满目的画面会让你流连忘返你或是可以在长椅上歇息,亦可低下头弯下腰,捡拾花瓣制成书签。


至南海校园,屹立在教学大楼之中的康有为傲岸远眺,两侧挺拔苍翠的树木像哨兵一样守护着雕塑,不失为一个踏青的绝佳选择。


而坐落于海边的滨海校园同样是踏青的好去处,教学楼前的草坪郁郁青青,在这里席地而坐,你可以沐浴阳光与春风,到了日落时分,极目远眺,你又可以看到绝美的日落,治愈你的烦闷与不安。当然,华师的春天远不止藏在这些角落,更多的春意还需你去发掘。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小长假

可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经济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广东省旅客人次显著增加,这对铁路、公路和民航等交通业带来了持续增长的需求,从而推动了交通业的营收。旅游景区针对需求增加采取了供给侧调整措施,通过提供特殊推广活动和增加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文化场馆和景区结合清明节传统文化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红色旅游推出了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以吸引更多游客。


同时,清明期间旅游业的发展也刺激了餐饮和零售业等行业需求的增加,进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的产出,有助于缓解季节性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消费支出和商业活动的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春色满园间

繁花似锦时

寻一场湖边微雨

喜迎人间四月天


  地理科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清明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继续向北推移。北半球日照增强,昼长夜短,且白昼时间逐渐变长。增强的南方暖空气在北上的过程中,与南下已是强弩之末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降水,“江南春雨期”因此形成。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即白桐花开,清芬怡人;二候田鼠化为鹌,即至阴之物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三候虹始见,即说明清明时节多雨,彩虹出现。此时正是春耕的大好季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念念清明 万物复苏

春风化雨 柳枝吐绿

怀揣着春的希望

开出一朵名为想念的花


  生物科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提到清明,你会想起什么花卉?是“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还是祭祀先人的菊花?其实,清明有自己的专属花卉——清明花。清明花属于夹竹桃科清明花属的常绿高大藤本。它的花大、量多,花朵形状呈现漏斗型、有香气,每年清明节前后开花,由此得名。


清明花的藤茎、根、叶可入药,藤茎味微苦、涩、甘,性平,归肝、肾经,根、叶味辛、麻,性温。藤茎有清火解毒、利胆退黄、通气活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病,肝脾肿大等症状。根、叶有祛风湿,散瘀活血等功效,可用于风湿腰腿痛,腰肌劳损等症状。其花色素雅,可作垂直绿化,种植于公园、庭园等棚架、墙垣处。


物理学和清明节

看上去毫不相关

它们

会产生什么样的碰撞


  物理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有共同来源的两个粒子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一个粒子的变化立即就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这就是量子纠缠。也许我们可以由“量子纠缠”来理解祖坟风水对后代的影响:祖坟周边正向或负向的能量场会对先人骸骨中的遗传粒子施加驱动,后代体内相同来源的粒子就会收到相关的信号,产生纠缠感应。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清明,清明祭祖,来源于科学,更来源于一份心安与缅怀。


焚烧檀香

清明祭祖

与神奇的化学反应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化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檀香醚的合成路线之一是C₁₀H₁₈→C₁₁H₂₄O₂,是我们在祠堂中闻到的阵阵香味——檀香木油的主要的成分。我们现在常用到的香料中,产量最大的是檀香803,也就是C₁₆H₂₈O,它是由C₇H₈O₂和C₁₀H₁₆为原料合成的,是Byers公司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进步研制成功的路线。

清明祭祀,我们会在已故亲人坟前清扫灰尘,献上鲜花,在坟前焚烧檀香、燃烧鞭炮。从化学的角度看清明,是一系列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以及科学家们背后的钻研。


清明时节

致敬与春意同在

缅怀与运动同行


  体育学科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清明时分,除了扫墓祭祖这一礼俗主题,自然体育也颇受人们尊崇。古时人们常进行蹴鞠、射柳与拔河等体育活动。蹴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被人们喜爱。


射柳,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它可以增强骨骼、力量、体质和耐力,让人保持冷静与专注。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系统机能,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古人执起画笔

于细处描绘思念绵长

展阅千年画卷

探寻清明之美学


  美术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找找清明节的相关线索。看画卷前端,东门郊外汴河岸边的柳树发出新芽;再看画卷中部,街市的轿子上有杨柳和花朵装簇在轿顶。这些细节都印证了《清明上河图》绘制的是清明时节的初春风光。


音乐悠扬寄哀思

音符飘飘写念意

清明之音乐

宛如细雨轻拂心田

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


  音乐学  


滑动查看学科视角


又一年清明,思念汹涌成海,音乐也在沉浮中悠扬飘向远方。听,那首熟悉的《清明雨上》响起,古筝声声婉转,伴着些许哀婉之意,如同飘雪般洒落在心田。独特的音色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中国风。旋律起伏有致,既有悠扬的高潮部分,也有深沉的低吟,完美地契合了清明时节人们内心的情感变化。


情,诉不清;情,亦诉不断。歌词中的字字句句,都如同心底的呼唤,承载着无尽的思念。让我们在这个清明时节,用音乐来寄托哀思,用音乐来传递情感,用音乐来缅怀先人。


又是一年清明时

扫墓追思 踏青赏春

时光流转 经年依旧

是记忆与文化的传承发展

你的学科视角下

清明又是怎样的呢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余乐儿 刘凯月 严桢桢 易悠扬

刘炜晴 黄冬灿 黄丽欣 张颢弋 肖奕挺

来源丨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摄影丨陆芊骅 宋朗兮 陈煜婷 许子逸
邱先煜 贺诗洲 陈煜晖 陈溢澎 李钧陶
周培欣 唐卓莹 黎竞雯 洪宇煊 龙倩文
王莹莹 李祉诺 苏国炀 龙卿云 王怡涛
杨茜婷 吴宇轩 罗斯宇 
制图丨杨智妍 文思婕
执行编辑丨余乐儿 段卜文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晚安华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