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辑 | 翻开文人的中秋菜单
点击巴金故居 关注我们
Mid-Autumn Festival
中
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
一年月色最明夜,
千里人心共赏时。
中秋节赏月自然美好,
如若再加上美食,
八月十五就更是
别有一番滋味了。
文人笔下的中秋节
是什么味道的
小编在他们的绘声绘色的记叙中
已经浮想联翩了
让我们一起来
品尝美味中秋节吧!
月饼分你一半
时下,月饼虽然已经不再是昂贵而难得的食物了,但中秋节还是要吃上一口月饼,才格外完整和圆满。就像粽子是端午节的食物仪式感一样,月饼自然是中秋节的气氛担当了。
文人们对于月饼的回忆就和今时大不相同的,那时候的月饼似乎总有些古朴和传统,不过富有情感的美味却不因此而打折扣……
鲁迅
(1881-1936)
见圆月寒光皎然,
如故乡焉,
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
鲁迅先生对中秋节是情有独钟的,从1912年至1936年间的日记中,几乎每年都有关于中秋的记述。在1912年,鲁迅独居北京,他在日记里写道:阴历中秋也……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所说的月饼祀是绍兴的风俗,用素月饼四两起步,最大的有十斤重,祭祀完毕,一家人切月饼为若干块,分饷男女大小。
在1926年的中秋节,鲁迅写道,语堂送月饼一筐予住在国学院中人,并投子六枚多寡以博取之。这是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发生的,所谓“投子六枚多寡以博取之”,即福建中秋风俗“博饼”,是中秋节时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翻阅鲁迅日记里中秋的记载,虽然有十多个中秋,鲁迅是和友人一起度过的,但朋友相聚也会给鲁迅带来好心情,为其送月饼和佳肴的朋友也不少。
中
秋
(上下滑动,阅读文章)
壬子日记[一九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阴历中秋也。下午钱稻孙来。收二十日《民兴日报》一分。晚铭伯、季巿招饮,谈至十时返室,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
癸丑日记[一九一三年]九月十五日
晨关来卿先生来。上午总长汪大燮到部,往见之。下午得二弟信,八日发。蔡谷卿以电话来要晚餐,遂至其寓,同坐者为其家属及王惕如、倪汉章。饭毕欲归无车,乃同王惕如步至宣武门外,始呼得之。途次小雨,比到大雨。今日是旧中秋夜也,遂亦无月。
甲寅日记[一九一四年]十月四日
雨。星期,又旧历中秋也,休息。午后阅《华严经》竟。下午霁。许季上来。许季上贻烹鹜一器。晚服规那丸二粒。
乙卯日记[一九一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昙,风。旧历中秋也,休假。下午许铭伯先生来看《永慕园丛书》。晚季巿致鹜一器,与工四百文。夜月出。
丙辰日记[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二日
晴。旧历中秋,休息。上午得二弟信,八日发。午前童萱甫来。午后同三弟出游,遇张协和,俱至青云阁饮茗,坐良久,从留黎厂归。晚又通往铭伯先生寓饭。
丁巳日记[一九一七年]九月三十日
晴。星期休息。上午杜海生来。季巿来。潘启莘来。下午得封德三信,廿三日申发。洙邻兄来。朱蓬仙、钱玄同来。张协和来。旧中秋也,烹鹜沽酒作夕食,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铭伯、季巿各致肴二品。
戊午日记[一九一八年]九月十九日
晴,风。阴历中秋,休假。午后洙邻兄来。下午小雨即晴。刘半农来。许季上来。晚铭伯先生送食物二器。
己未日记[一九一九年]十月八日
晴。旧历中秋,休假。上午孙伏园来。晚铭伯先生送肴二品。夜得李遐卿信。
日记第九[一九二〇年]九月二十六日
晴。星期,又旧历中秋,休息。晚微雨。无事。
日记第十[一九二一年]九月十六日
昙。旧历中秋,休息。下午程叔文来。夜雨。
日记十一[一九二二年]
缺
日记十二[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晴。秋节休假。午后李茂如来言屋事。往四牌楼买月饼三合,又阿思匹林饼一筒。夜服三粒取汗。
日记十三[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三日
昙。旧历中秋,休假。上午得朱可民信,八日发。李若云为送李慎斋所带领奉泉百十五文来,若云名维庆,慎斋子。午后晴,夜小雨。
日记十四[一九二五年]十月二日
晴。旧历中秋。下午曙天、衣萍、品青、小峰及其夫人来。夜有麟来。
日记十五[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晴。朱镜宙约在东园午餐,午前与臤士、伏园同往,坐中又有黄莫京、周醒南即其他五人未询其名。旧历中秋也,有月。语堂送月饼一筐予住在国学院中人,并投子六枚多寡以博取之。
日记十六[一九二七年]九月十日
旧历中秋。晴。下午陈延进来,赠以照相一枚。夜纂《唐宋传奇集》略具,作序例讫。
日记十七[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晴。下午望道来。得钟青航信。往内山书店。
日记十八[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七日
昙。午得有麟信。中秋也,午及夜皆添肴饮酒。
日记十九[一九三〇年]十月六日
晴。上午同广平携海婴往石井医院诊。董绍明、蔡咏裳来。是日为旧历中秋,煮一鸭及火腿,治面邀平甫、雪峰及其夫人于夜间同食。
日记二十[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晴。午后往内山书店,得嘉吉君所赠浮世绘复刻本一帖四枚,又买《理論芸術学概論》一本,三元五角。得山本夫人留诗一枚。增田君之女周晬,以前年内山君赠海婴之驼毛毯一枚赠之。传是旧历中秋也,月色甚佳,遂同广平访蕴如及三弟,谈至十一时而归。
——摘自《鲁迅日记》
中秋节即便无法与家人团聚,但有友人相伴,有佳肴月饼,也可愉快度过,巴金故居的读者,这个中秋节,你买了什么馅的月饼,是传统的五仁、豆沙,还是鲜肉、龙虾或榴莲月饼呢?
MOONCAKE
慢吃蟹,秋正浓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中秋前后正是螃蟹肥美的时候。蒸、煮、炸、炒,红红的蟹壳,鲜香的蟹黄、嫩白的蟹肉,都让人欲罢不能。
文人名家也为蟹的美味所倾倒,鲁迅爱吃蟹,在日记里三次记述,邀请三弟来家中品蟹,还常常用蟹肉做成蟹壳黄之类的点心,张大千曾一餐狂吃15只大闸蟹,而丰子恺即便装了假牙还要用榔头敲着吃蟹……
丰子恺
(1898~1975)
现在回想那时候,
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
这滋味真好!
以前的蟹尚算平民食物,丰子恺小时候家里“养”了很多螃蟹,是节日的准备食材。他回忆自己紧紧盯着父亲吃蟹,有样学样学着吃蟹,先把螃蟹大卸八块,再分别取出甲壳中的蟹肉,将剥出的蟹肉拌上酱汁下饭。每当吃蟹技术进步一点,还会受到父亲的表扬,这是他儿时温馨美好回忆的一刻。
据丰子恺的女儿回忆,丰子恺在吃了一段时期的素之后还是开荤了,尤爱吃鱼虾蟹等,上年纪装了假牙咬不动蟹钳了就用榔头敲着吃。每次吃完蟹,丰子恺还会把蟹钳头上毛茸茸的两个东西合起来做成一只蝴蝶,家里一到金秋季节,墙上总是贴满蝴蝶。而丰子恺爱吃蟹和会吃蟹的习惯和本领正是在其父亲那里学到的。
(上下滑动,阅读文章)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喜欢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
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整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落里的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
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
——丰子恺《忆儿时》节选
中
秋
Mid-Autumn
Festival
在编辑到吃蟹单元的时候,小编已经暗暗决定了晚餐菜单,别人看吃播种草,小编边打工也被种了草。不过,如果要说蟹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也就只有太贵了,许愿早日实现大闸蟹自由,不仅中秋吃,天天都想吃就吃(流口水)。
CRAB
团圆饺子总相宜
对大部分北方人来说,饺子是和任何节日都百搭的,围坐着和面、调馅儿,聊着天就包了上百个饺子,这过程中自带的热闹,让节日的温馨都再度加温了。中秋节自然不例外,俗话说饺子越吃越有,那团圆也一样。
你猜猜有哪位作家也酷爱吃饺子,儿时的梦想里有一项,竟然是以后一天三顿都吃饺子,和小编一起走进他的中秋饺子往事吧。
莫言
(1955~ )
一个中秋节的中午,
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
每人只有一碗。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演讲时,在追忆母亲篇章,回想小时候某一年的中秋节,家里难得包了饺子,乞丐上门乞讨想吃饺子,他生气地说自己一年吃不到几次饺子,骂着赶乞丐走。母亲听到后训斥了他,并把她自己碗里的饺子倒给了乞丐。
饺子在莫言的文学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莫言小时候听说山东的一个作家竟然能一天三顿都吃饺子,莫言当时就提问,如果将来自己也能写出一本小说来,是否也能一天三顿都吃饺子了。2012年莫言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后非常惊讶,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庆祝获奖。
(莫言与妻子包饺子)
莫言还曾尝试创作了一首诗体小说——《饺子歌》,还因此荣获了第五届中国长诗特别奖。莫言解释自己如此命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忘不了饺子,还有自己看到北师大学校食堂贴出在毕业季为师生们准备了二十万只饺子的海报。
(上下滑动,阅读文章)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莫言《讲故事的人》节选
饺子一定是莫言老师非常爱的食物呢,获得了这么大的国际奖,想到的庆祝方式就是包饺子,真是接地气又很亲切的方式呀。看到这里的你,是否也想和家人包上一顿饺子,欢度一下中秋佳节呢?
DUMPLING
一口水果甜上心头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丰收里不仅有庄稼,更有数不尽的水果,香甜的苹果、多汁的石榴、脆脆的梨子、甜到心坎里的冬枣……它们虽然不是进口水果,但本地的味道却自然地道的好吃。
不少文人作家对中秋前后的水果也是喜爱有加,郁达夫形容枣子是鸽蛋似的,汪曾祺最爱的苹果是国光苹果,能保存到冬天还汁水饱满,林清玄说平常的水果(如甘蔗),也能吃出非常美好的滋味。而老舍笔下的秋天更是四溢着果子的香甜了。
老舍
(1899~1966)
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
哪一种颜色更好看,
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有人说,读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不能饿着肚子读,之前要是不吃点好的,恐怕是会把书都吞进肚子里。老舍笔下的吃,大都是平常食物,可就是这平常食物反倒有了更加闪亮的色彩。
中
秋
他称赞卖水果的小贩是艺术家,因为那些水果摊都摆列得极其好看,像是一幅有香气的立体画。让人沉醉在红的、白的、绿的、黄的水果从重,说不出哪种水果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竟然都要醉了。水果真是秋天大自然最甜的馈赠了。
(上下滑动,阅读文章)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他们精心的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同时,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同时,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老舍《北四世同堂》节选
月饼、大闸蟹、烤肉吃腻了,喝茶自然能解腻,吃点水果更是清新上又附赠了酸甜,虽然不用等到当季才能吃到当季水果,但按照时令生产的水果不知怎的却更让人回味,这个中秋,你又储存了哪些果子想要摆在盘中呢?
FRUIT
站着吃烤羊肉
中秋前后,天气已经微凉,吃些羊肉总让人感到暖和满足一些,如今我们提到羊肉,一般都是红烧清炖,要么串成串烤着吃。
不过梁实秋笔下记录的羊肉吃法,要豪迈很多,站着吃,大片大片地烤,大口吃肉对于无肉不欢的吃货来说,应该是至高的美味享受了,让我们一起回到过去老北京的小院里“尝尝”吧。
梁实秋
(1903~1987)
抬起一条腿踩在条凳上,
边烤边饮边吃边说笑,
这是标准的吃烤肉的架势。
梁实秋热衷美食,爱吃、懂吃也能吃,据说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曾吃下十二个大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他对美食的包容度高,天南海北的美食都愿意尝尝。
尤其是对他生长的北京美食更是忠爱,在他的《雅舍谈吃》中,梁实秋记录了多种北京食物,正阳楼的烤羊肉、全聚德的烤鸭、玉华台的水晶虾饼等等,色彩味道,跃然纸上。梁实秋曾形容北平的生活就是“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关于中秋,他还开出了自己的中秋菜单,每一道都是秋天里闪光的美味。
(上下滑动,阅读文章)
北平中秋以后,螃蟹正肥,烤羊肉亦一同上市。口外的羊肥,而少膻味,是北平人主要的食用肉之一。不知何故很多人家根本不吃牛肉,我家里就牛肉不曾进过门。说起烤肉就是烤羊肉。南方人吃的红烧羊肉,是山羊肉,有膻气,肉瘦,连皮吃,北方人觉得是怪事,因为北方的羊皮留着做皮袄,舍不得吃。
北平烤羊肉以前门肉市正阳楼为最有名,主要的是工料细致,无论是上脑、黄瓜条、三叉、大肥片,都切得飞薄,切肉的师傅就在柜台近处表演他的刀法,一块肉用一块布蒙盖着,一手按着肉一手切,刀法利落。肉不是电冰柜里的冻肉(从前没有电冰柜),就是冬寒天冻,肉还是软软的,没有手艺是切不好的。
正阳楼的烤肉支子,比烤肉宛烤肉季的要小得多,直径不过二尺,放在四张八仙桌子上,都是摆在小院里,四围是四把条凳。三五个一伙围着一个桌子,抬起一条腿踩在条凳上,边烤边饮边吃边说笑,这是标准的吃烤肉的架势。不像烤肉宛那样的大支子,十几条大汉在熊熊烈火周围,一面烤肉一面烤人。女客喜欢到正阳楼吃烤肉,地方比较文静一些,不愿意露天自已烤,伙计们可以烤好送进房里来。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是烧过除烟的松树枝子,所以带有特殊香气。烤肉不需多少佐料,有大葱芫荽酱油就行。
正阳楼的烧饼是一绝,薄薄的两层皮,一面粘芝麻,打开来会冒一股滚烫的热气,中间可以塞进一大箸子烤肉,咬上去,软。普通的芝麻酱烧饼不对劲,中间有芯子,太厚实,夹不了多少肉。
我在青岛住了四年,想起北平烤羊肉馋涎欲滴。可巧厚德福饭庄从北平运来大批冷冻羊肉片,我灵机一动,托人在北平为我订制了一具烤肉支子。支子有一定的规格尺度,不是外行人可以随便制造的。我的支子运来之后,大宴宾客,命儿辈到寓所后山拾松塔盈筐,敷在炭上,松香浓郁。烤肉佐以潍县特产大葱,真如锦上添花,葱白粗如甘蔗,斜切成片,细嫩而甜。
吃得皆大欢喜。
——梁实秋《中秋菜单》节选
松树枝子烤出来的肉,光是想想,都要流口水了。比起精致的餐厅、优雅的动作,好像露天吃刚烤好的肉、秋风不温不冷,也是很爽快的感觉。你也是无肉不欢的“肉食动物”吗?
ROAST
中
秋
让美食为团圆中秋
再添一些美好和回忆
文人的中秋美食里有味蕾享受
更有珍贵情感留在心间
祝您中秋节快乐
假期愉快!
出游请一定戴好口罩哦~
推荐阅读
1 | 教师节 | 人生万卷,都由良师开卷 |
2 | 多跑跑,多笑笑——双减后的新学期 |
3 | 点滴阅读 | 王雪:许钦文回忆鲁迅的两篇手稿 |
编辑:刘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