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每当深夜醒来,反省自身,时不时会想起岳武穆这段小词。
八年八十年之前,那是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帝国最为富裕发达却最为悲惨的时代。那时候宋帝国的财富在工业文明之前达到人类文明史的一个峰值,如果按照正常发展,很可能先于西方诞生资本主义萌芽。但那并不是黄金时代,因为锦绣家园在野蛮人的铁蹄践踏。堪称文明败给野蛮的经典案例,也是文明世界自我作死的经典案例。
那个时代的汉人,被重文轻武的思想和政治现实阉割了血性,束缚手脚。岳武穆恰好是血性男儿,正当壮年。所以他是孤独的。他打的胜场越多越孤独。他越是热爱大好河山也就越孤独。所以当他写下“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之际,他的内心深处则是“欲将心事付瑶琴”。他渴望自己“高山流水遇知音”。然而他自己却为奸人所害,他的知音都是后来人。
岳飞是一个典型,一个有才华和报复却没能完全施展的孤独者,但并不是孤例。因为这种典型不仅仅是过去时,也是进行时。任何时候,任何人,当你静下心自我反思的时候,都会在内心深处触及到这个词,知音。
你希望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那冥冥之中的琴弦传到另一边。如果你没有,那也希望有。因为人从来不是靠个体存在,内心也不是孤立的。
我个人认为,人生不同阶段,对知音的认知与需求也不同。
少年阶段的知音,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玩伴。然而到若干年之后,少年的玩伴也许仅仅只能谈论婚姻和房子的话题。就我个人经历,少年那些玩伴对我的兴趣远不如打麻将。
青年时代的知音需要谈论梦想和爱情。然而很多时候,青年的梦想到了现实世界都成了空中楼阁,一种被遗弃的精神废墟。所谓爱情往往以另外的方式出现。而那何时会的知音,也都变成了一种现实的关系。因为我们通常被现实世界溶解。当年热火朝天的吹牛聊点如同那落去的繁华。
我个人认为,人生壮年时代的知音,需要一种执念。正如岳武穆那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的执念。
确切说,就是找到该做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完。
而拥有这种共同执念之人,便可称之为壮年时代的知音。
然而遗憾的是,人到壮年,棱角基本抹平,执念早已飘散。
最终的最终
还是
知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