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梦和美乡村·驻村日记⑱ | 一千年,三千里——只等花开

安徽日报 2024-03-30
 

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阴
3月启程,去芜湖或者马鞍山,采集油菜花蜜;4月,到江苏,那里的油菜花开得正旺;5月、6月,到山东采集洋槐花蜜和荆条花蜜;7月、8月,再次回到江苏,采集水稻花蜜和栾树花蜜;9月、10月,到浙江采集茶叶花蜜;11月,归家。
这是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养蜂人凌雄俊的“追花逐蜜”路线图。哪里有花哪里走,哪里温暖哪里赶。一年下来,他和140箱蜜蜂要转场6次,总行程超过三千里。
“再看看还有什么没带齐的,我去装箱了。”3月11日7时,凌雄俊叮嘱了老伴,转身去往蜂箱基地。在油菜花田旁的空地上,一个个蜂箱静卧在绿荫里,“嘤嘤嗡嗡”声不绝于耳。一上午的时间,凌雄俊在基地打包蜂箱,老伴在家将整理好的行李分类,大到冰箱、小到牙刷,都要装上车。“这几天我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出发照,我和老伴今晚也出发。”说话间,凌雄俊手下的动作不由得快了几分。
这份“甜蜜事业”,对西溪南人而言,是坚守,亦是传承。“西溪南坐拥丘陵与平川,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安徽养蜂第一乡’的美誉。养蜂业是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最早可追溯至宋代。”说起养蜂产业的历史,西溪南村党委书记吴志明如数家珍。
千年的养蜂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精湛的饲养技术,赋予了西溪南蜂蜜的高品质。从事养蜂行业30多年,村民汪永辉一脸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的蜂蜜色泽金黄透亮,入口香甜,却甜而不腻,并带有一些淡淡的植物清香。”
然而,养蜂是一个辛苦活儿,候鸟般的迁徙生活实属不易。被蜜蜂叮咬那是“家常便饭”,为了追赶花期,四处奔波风餐露宿也能克服,最担心的莫过于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2023年7月,凌雄俊和老伴在外省采蜜期间遭遇了一场短时强降雨,雨水很快钻进了帐篷,二人来不及搬运帐篷里的生活用品,满心满眼都是蜂箱。“要是蜂箱被淹,一年的努力就打水漂了。”他们赶紧把蜂箱搬到高处,忙活完已经成了“泥人”,好在行动及时,受损不大。
经风历雨,这份甜值得倍加珍惜。近年来,西溪南村成立了养蜂合作社,举办了蜂农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班,加之网上直播带货的兴起,既给蜂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坚定了他们与“嗡嗡”声持续相伴的信心。伴随着西溪南文旅产业的出圈,蜂蜜土特产进民宿成了走俏伴手礼,蜂蜜柚子茶成为奶茶店的招牌……“蜂蜜+”正不断加出新花样。
指着自家气派簇新的楼房,汪永辉的心里比蜜还甜:“盖房子的钱都是养蜂赚的,一年能有十五、六万的收入。”广阔的发展机遇正吸引着年轻一代的加入,汪永辉的侄子们也加入了“追花逐蜜”的大军。
春风柔柔拂过西溪南,空气里都是甜蜜的味道,沁人心脾。
统筹:刘浩 武长鹏
文字: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周莹莹

图片:潘成 范柏文

编辑:马珺

你会喜欢


安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议案15件、提出建议441件

与代表委员面对面,都聊了啥?

全国第9、中部第1!

拟表彰名单公示!安徽这些单位入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