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江淮壮丽天地殊
《安徽日报》10月1日 5版
75年前的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华民族迎来新生。
一唱雄鸡天下白,凌云健笔绘江淮。
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饱经沧桑忧患之地到经济总量跃至全国靠前的一方备受关注的发展热土;从长期贴着“落后”标签的传统农业省到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兴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从青壮年文盲超过千万到科教昌明、创新成为闪亮名片;从积贫积弱、多灾多难到圆梦全面小康、奋进共同富裕……
75年来,安徽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拼搏奋进,书写了亘古未有的壮丽篇章。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赋予安徽“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寄予安徽“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殷切希望,勉励安徽“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安徽改革发展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14万平方公里江淮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从一个省域给予了雄辩回答。
淮河蚌埠段。孟景 摄
科技创新,铸就金字招牌
42.0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多万倍。9月22日,合肥西郊的“科学岛”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刷新世界纪录,将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推至新高峰。
世界级成果的背后,是大院大所大装置的支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两大重镇,稳态强磁场、全超导托卡马克等13个已建在建预研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安徽,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布局地。
创新,已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
这张金字招牌,是积数十年之功而铸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科技基础极为薄弱。1956年,新中国首次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安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陆续建立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科研机构。
更具深远影响的改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迁入。
1969年冬,建校刚刚11年的科大,根据中央统一安排,迁离北京。安徽竭力为科大落户创造条件。两个细节可见一斑:合肥原本没有冬季集中供暖,但却为科大安装了全市首条供暖线;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合肥又将科大列为优先于政府的供电单位。
此后,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等机构也陆续在合肥成立,逐步奠定安徽科教大省的实力基础。
航拍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资料图片)王世保 摄
改革开放以后,安徽实施科技体制改革,科技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199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皖”战略。2013年11月,安徽在全国第二个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
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安徽科技创新的特色逐渐凸显,科教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安徽都取得长足进展。
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布局,安徽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安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方阵。顶级高校、大院大所大装置,让安徽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了充足底气,在科学探索的多个前沿领域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原创性、引领性贡献。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牢牢掌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近年来,安徽布局实施科技攻关项目200多项,计算光刻EDA软件、高温合金叶片、叠屏显示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液化天然气提氦设备、九韶内核软件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探索建立龙头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大兵团协同攻关模式,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之花”要结出“产业之果”,必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安徽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打造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链接联动的科创生态,推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科大模式”,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全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居全国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7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去年一年就增加4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万多家,去年一年增加9600多家……
今天的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实现新提升,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上当先锋。
安徽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科技创新事业必将再攀高峰,为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更加强劲动能。
产业发展,实现赶超跨越
智造世界,创造美好。金秋九月,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如期在合肥举办。这已是安徽连续第7年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500强企业、境内外商协会和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工商界重要嘉宾云集合肥。精彩纷呈的展馆内,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新技术、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以会为媒,以会聚智,以会引资。数据显示,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共促成合作项目700多个,投资总额约3700亿元。透过世界制造业大会的这扇“窗”,全球工商界看到了安徽制造业今非昔比的实力与广阔的合作机遇。
自2013年至2023年,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居全国第3位;规上工业营收从3.3万亿元提升至5.1万亿元,从全国第12位跃升至第7位、居中西部第1位。
从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建起号称“江南一枝花”的马钢,到铜陵有色建成新中国第一座铜矿、第一座铜冶炼厂;从改革开放初期家电产业的蓬勃兴起,到上世纪90年代汽车产业勠力突破;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到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崭露锋芒……安徽于一穷二白中起步,砥砺前行数十载,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的历史性变革。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的艰巨性、复杂性,最直接地体现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同地区因自身禀赋、产业战略等方面的差异,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各自的显著特点。
安徽的工业发展历程,不像“共和国长子”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有雄厚基础;也不像川、陕等内陆省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156项工程”、“三线”建设中受益匪浅;还不像东部沿海地区,得开放之地利,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中,通过出口导向战略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铜陵有色和马钢“铜墙铁壁”的兴起,两淮煤矿的开发,都是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工业布局。改革开放以后,美菱、扬子、荣事达等安徽家电品牌的崛起,顺应了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大潮。奇瑞、江淮成为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代表,则体现了安徽在产业发展上主动进取、拼搏奋斗的精神。
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制造业赶超跨越,成为“中国制造”版图上日益凸显的重要板块,更是源于以强烈的进取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通过“科创+产业”“龙头+配套”等打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13年至202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7%提高到42.9%。
2023年,全省汽车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收分别居全国第3位;新型显示产业营收居全国第2位,显示面板产能约占全国17%、全球10%;“新三样”产品中,全国1/5的光伏组件、1/7的锂电池、1/8的新能源汽车是“安徽造”。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安徽聚焦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等“7+N”新领域新赛道,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到2027年,建设1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到2030年,累计建设3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传统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基石”。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疆拓土的同时,安徽传统产业也在脱胎换骨。近年来,安徽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数字化转型工程,累计培育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国家级特色平台22家、“灯塔工厂”5家,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皖美”蝶变。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实现新提升,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当先锋。
安徽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的根基更加坚实。
改革开放,激发澎湃动力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份编号GB54563的国家一级文物。这是一份“生死契约”,上面18个红手印,引人瞩目。
18个红手印,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在1978年摁下的。40多年前,他们甘愿冒着巨大风险,引领了一场被称为“大包干”的改革实践。在小岗村“一声春雷”的激荡下,农村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亿万农民的命运就此改变。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前望迷雾茫茫、后看无路可退的历史关头,总需要那些无惧风险、敢为人先的勇者破局开路。
回望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从小岗村蹚出中国农村改革大道,到“傻子瓜子”突破个体私营经济的禁区,再到农村税费改革成功推开并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农业税,安徽敢闯敢试的精神一以贯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安徽敢啃硬骨头、勇闯深水区,在多个领域承担试点任务,继续为全国当好开路先锋。
医疗改革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坚持人民至上,安徽勇当医改“排头兵”,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等重点改革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与样板。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着眼于充分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安徽的多项改革直击管人用人体制机制弊端。
创新实施编制周转池制度,有效破解了“无编可用”和“有编不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将传统的“先转化、再奖励”模式,改为“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新模式,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直面现实难题,安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陆续推出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林长制、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一批原创性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勇于革新者,无惧变革的时代;矢志图强者,自有开阔的胸怀。
随着改革浪潮不断向前,安徽视野不断拓展。“跳出安徽看安徽”,在全国大局和世界格局中开拓发展新空间,成为全省上下的深刻共识。
通江达海、向海而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为安徽改革开放开拓了更大空间。
对标沪苏浙,安徽陆续推出8批次825项改革举措;全省在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实际到位资金六成以上来自沪苏浙。
更重要的是,借助长三角开放大平台,安徽更深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叠加,让不沿边、不靠海的安徽成为开放发展的前沿。
积极拥抱世界,安徽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充分用好世界制造业大会、“投资安徽行”、“海客圆桌会”等平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不断驶入世界经济的广阔天地。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新提升,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上当先锋。
安徽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必将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向绿而兴,建设大美江淮
江水浩荡奔流,两岸草木葱茏。水鸟翔集,波光粼粼。站在长江马鞍山段的薛家洼生态园观江平台上,壮阔江天的生态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作为长江马鞍山段的一处天然避风港湾,薛家洼水域周边曾遍布养殖场、非法码头、小化工厂、“散乱污”企业,“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马鞍山市通过综合治理,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拆除非法码头、清理固废、修复岸堤、植树复绿,昔日“脏乱差”的地方如今风景秀美、游人如织,变为网红打卡点和城市生态客厅。
薛家洼的变迁,是安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绿水青山,天赋于皖。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群峰竞秀,长江、淮河、新安江川流不息,巢湖、太平湖烟波浩渺,“三山三江两湖”构成安徽精彩的山水版图。江淮儿女在这片锦绣大地上生产生活,同时也不断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懈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安徽加强植树造林,消灭荒地荒山,持续改善生态面貌。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安徽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制定地方性环保法规。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安徽的决策,成为中西部首个生态省建设试点。2011年,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强省。
生态兴则文明兴。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新安江。程兆 摄
保护好山好水,厚植生态优势。
近年来,安徽首创“新安江模式”,率先推行林长制,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纵深推进巢湖综合治理。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连续3年被国家考核为“优秀”,长江铜陵段、安庆潜水(潜山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引江济淮工程实现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联通的世纪梦想,新安江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巢湖湿地治理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样本,林长制从安徽走向全国。
聚力治污攻坚,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首次监测时下降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9%,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突破90%。
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安徽深化产业结构转型,培育壮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推动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4824万千瓦,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76%。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0家、绿色工业园区2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2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实现新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先锋。
安徽逐绿而行、向绿而兴,全省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将更加鲜明。
人民至上,写好民生答卷
“本次列车开往幸福坝。”合肥地铁3号线上,有个站点名为“幸福坝”,市民称3号线为“开往幸福的地铁”。
单从地名上看,便知幸福坝是个有故事的地方。1958年1月6日,正在安徽视察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肥西县原肥光乡肥光农业社,察看肥光水库大坝建设情况。当时的肥光农业社负责同志告诉周总理:“大坝完工后,自流灌溉,可使全社大部分农田变成保收田,所以取名幸福坝。”
以幸福为名,幸福坝不只是一个寓意美好的故事,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它串联起过去与今天,见证江淮儿女的美好愿望一一变成现实。
成为现实的,是丰衣足食的愿望。
从1949年的127.8亿斤,到2023年的830.16亿斤,安徽粮食总产量逐年攀升。如今,安徽正在朝着千亿斤江淮粮仓的目标进发,要将饭碗端得越来越稳当。
成为现实的,是脱贫致富的期盼。
截至2012年,安徽仍有31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0个,省级贫困县11个。经过近10年脱贫攻坚的努力,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脱贫523.11万人,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与全国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成为现实的,是精彩人生的追求。
从希望工程成就了无数贫困孩子的上学梦,到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缴学杂费和书本费;从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到推出4.0版人才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几十年来,安徽始终以其不断向上的努力,托举江淮儿女人生如愿。
如同列车奔驰不息,驶过一站又一站,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安徽的民生事业也跨过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台阶,并继续朝着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迈进。
一年接着一年干,皖北3000万群众喝上更好水的愿望,终将在今年彻底实现。
作为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重点民生项目,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逐年推进,第一批13个县(区)已于去年底全部实现水源替换,剩余15个县(区)群众也将在今年底喝上干净的地表水。
一件接着一件办,在安徽民生实事清单上,老年人就餐、婴幼儿托育、困难残疾人康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等暖心项目,一直在迭代更新,甚至像教室光环境达标工程、健康口腔这样极具“颗粒度”的关键小事也在列。
发展是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也关乎个体的切身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江淮大地上一个又一个追求幸福、成就幸福的故事,正是这个国家75年历史之所以堪称伟大的生动注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新提升,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当先锋。
安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品质必将迎来更大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增强。
管党治党,筑牢坚强保证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生前的微信个性签名,如今已广为人知。
2019年8月10日,受强台风“利奇马”影响,荆州乡大雨如注。危急时刻,李夏主动请战,深入村组参与救援,当天下午,李夏在转移群众途中突遇山体塌方,不幸牺牲,年仅33岁。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75年来,一个又一个像李夏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名字,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映照着我们坚毅前行。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大战大考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是他们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迎难而上、克难而进,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党员干部始终是安徽改革发展事业的中流砥柱。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根本保证。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安徽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党风政风民风展现新气象。
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2014年底,安徽在市县乡首次全面开展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并将其固定为重要制度性安排,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各地普遍建立起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刻不停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做实做细经常性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肃贪反腐的高压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
新时代新征程上,安徽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就加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改革落实机制等作出系统部署,持之以恒狠抓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质量实现新提升,在践行“三严三实”上当先锋。
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安徽各项事业发展将有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
75年风雨兼程,75年春华秋实。回望走过的路,江淮大地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归根到底都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伟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奋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征程上,6000多万江淮儿女踔厉奋发、砥砺前行,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努力实现“六个新提升”、做到“六个当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汪国梁 范孝东
海报:甘亮 王子强
编辑:王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