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刚刚发布!未来15年惠州准备这样干…
作为广东省海洋大市,
惠州海域面积约4520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281.4公里,
大小岛屿162个,各类海湾28处,
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惠州海域面积约4520平方公里。惠州日报资料图片。
如今,
在粤港澳大湾区沿海经济带发展浪潮中,
惠州正向海进发,借势起航。
日前,《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从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为未来15年惠州沿海经济带的发展锚定方向,做好“沿海经济带发展”这篇大文章,通过创新发展石化、新材料、能源、科创、高端制造、高端旅游等产业,让海洋经济走向“深蓝”,助力惠州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海洋强市中占有一席之位。
谋篇布局
以沿海经济先行发展带动内陆和整体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大力发展临海经济,取得显著成就,沿海经济带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也成为广东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主战场之一。
市发改局牵头组织编制了此次《规划》,统筹规划建设我市的沿海经济带,把海洋资源优势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沿海经济的先行发展带动近海内陆和整体经济发展。
惠州大力发展沿海经济。惠州日报资料图片。
记者看到,《规划》明确了未来15年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和保障措施等。
根据《规划》,我市将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先行区、惠州市港城融合现代化品质湾区。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产业发展上,除了石化产业和能源科技创中心的发展外,我市还将推动5G、智能终端、新能源等电子信息产业,智能测控装置、智能化高端装备等先进装备业发展;建立健全现代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造能源金融自由贸易港口,发展沿海现代服务业;推动以海洋牧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渔业资源养护和综合开发,发展滨海农渔业。
构建“一廊一带三轴四组团”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到,此次规划范围包括惠州市沿海陆域和海域,总面积为6090.2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土地面积1570.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19.44平方公里。
如此广阔的空间,需要形成整体的空间布局,统筹开发利用。根据《规划》,我市沿海经济带将形成“一廊、一带、三轴、四组团”发展总体格局。
其中,“一廊”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走廊;“一带”为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三轴”为“港城”联动、“两区”融合、山海统筹三条发展拓展轴;“四组团”为高端制造、港口物流、绿色石化和能源科技四个产业发展组团。
惠州市“4+1”交通轴线规划示意图。
根据《规划》,发展走廊将依托厦深高铁、沈海高速、沿海高速、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东西轴线等交通廊道,西连深圳市,东接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汕尾市,串联惠阳中心区、惠州南站新城、大亚湾石化区、惠东新材料产业园和稔平半岛等重要节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区域合作为路径,加快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成为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极带,辐射带动内陆腹地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
延伸石化产业链做深做精石化新材料产业
石化产业是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更是提出要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要发展惠州的沿海产业,离不开对石化产业的谋篇布局。
纵观目前的石化产业发展情况,其主要集中在炼油、乙烯等上游环节,存在中下游产业发展不充分、原料利用率不高、产业链延伸长度不够的情况。
对此,《规划》对石化产业上下游的发展作出了统筹规划。
大亚湾石化区。惠州日报资料图片
在上游,除了加快推进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恒力集团惠州项目等项目建设外,远期还将规划新建一个1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力争到2028年初步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到2035年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在中下游产业链方面,《规划》提出要做深做精石化新材料产业,依托现有炼油、乙烯基础,向下游延伸产品链,布局建设一系列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惠东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和包装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及日用化学品、前沿新材料等产业。
一流的石化园区需要一流的配套服务。《规划》提出,要提升大亚湾石化区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造道路交通、码头航道、安防通讯、应急救援等设施。推动仓储物流设施扩容提质。搭建创新和融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引进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谋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石化技术研发中心。
发展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园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供给。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大湾区内能源结构和布局,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
根据《规划》,惠州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基地。加快推进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中广核惠州港口海上风电场、LNG接收站规划建设。同时布局天然气电厂、原油储备、太阳能、潮汐能、氢能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决定着大湾区的发展水平,对惠州也是如此。
根据《规划》,惠州将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和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争取到2025年前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到2035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
同时,通过上述三项目的协同集聚效应,建设能源科学城、能源科学实验基地,引导相关能源龙头企业在惠州设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成全球著名的能源科学实验基地。
能源基地和科创中心的建设,不仅是发展的保障,其延伸出来的产业链条,更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根据《规划》,我市将发展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其中,依托核能培育核级仪表和数字化仪控等核岛、常规岛关键辅助设备制造产业,打造广东省核能产业基地;依托海上风电场,培育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和安装维修平台;依托“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培育发展重离子治癌装备制造、辐照加速器制造、先进加速器设备配套等。
旅游生态
六大滨海旅游度假区串起百里黄金旅游带
滨海旅游业是惠州沿海经济的一个重心,每到节假日,大批深圳、广州、东莞等地的游客涌入惠东、大亚湾等地海边。
如何提升滨海旅游业的水平是未来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题中之义。对此,《规划》提出,将依托沿海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开发基础,提升滨海旅游开发水平,丰富滨海旅游内涵,完善滨海旅游配套设施,全域推进滨海旅游发展,重点打造小桂湾、霞涌、范和湾、巽寮湾、双月湾、考洲洋六大滨海旅游度假区,突出特色,差异化发展,串珠成链,打造百里黄金滨海旅游带。
惠州打造百里黄金滨海旅游带。惠州日报资料图片
同时,促进滨海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开展深潜、海钓、海岛探险等高端海上旅游活动,提升海岛观光和滨海度假村、旅游度假区产品质量,开发趣味滨海公园与主题博物馆、研学基地等文化旅游项目。
当前,旅游业发展瓶颈之一就是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规划》提出,要通过新建、改扩建和利用现有路网,加快广东省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和滨海旅游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有效串联滨海旅游景区景点,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
陆海资源统筹实施生态分级控制管理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考洲洋的治理就是很好的例子。从2014年开始,我市启动考洲洋整治工程,恢复自然海域,开展了红树林种植和人工渔礁建设。如今,考洲洋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海湾形态已显。
《规划》专门提出了陆海资源的统筹保护与修复,实施生态分级控制管理,落实岸线分类利用与管控强化海岛分类管理与修复,完善污染管控与风险防范机制。
在保护方面,根据《规划》,沿海经济带陆域1570.84平方公里的范围,将划分为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其中,严格控制区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有限开发区设立准入门槛并严格执行,重点保障生态服务功能,选择污染程度轻、环境友好型、破坏性低的产业实行点状开发。集约利用区将严格把握制造加工业产业准入条件。
在生态修复方面,将强化稔平半岛、笔架山、铁炉嶂等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加强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大亚湾、范和湾、考洲洋、红海湾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编辑:元宝 舒心
审核:陈雪莲 温舒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