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比悲伤更悲伤的是《比悲伤更悲伤》居然这么爆 | 灰狼专栏

灰狼 枪稿 2020-03-01


每隔一段时间,《失恋33天》或《前任3》这类的爱情小片就会爆燃一次。


2019年,轮到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嘲笑该片的三观和剧情并不能解释它为何走红。


相反,它和《爱情买卖》、权健火疗一样,是足以让人看清我们这个国度真相的入口。


爆款里没有爱


文|灰狼


作者简介:高校教师,影评人,最近一年卷入两起莫名的讼案。



几乎是一晃眼的时间,《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成了3月爆款。


影片改编自韩国同名影片,基本没怎么修改剧情,故事说的是一个父亲去世后被母亲抛弃的男孩,和学校里另外一位双亲遭遇车祸去世的女孩成了生活伴侣,两个人相濡以沫十多年,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没做过爱。


按照常理推算,这个男主角应该是性无能之类的,但实际上的问题确实他遗传了先天癌症,为了不拖累女主,他拼命撮合女主和男二号(未果),然后光荣地成为了爱情烈士。


因为翻拍没改剧情,我不大好意思评价这个片子本身。论及优劣,豆瓣评分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只想说说这个片子是怎么成为爆款的,以及这个爆款意味着什么。


看看本片截止2019年3月29日的评分


01


连上天都会感叹,《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莫名其妙挑到一个好档期,原以为吃吃《惊奇队长》边角料的片方也想不到自己能逆袭登顶。其中的原因,除了《惊奇队长》缺乏惊奇之外,更重要的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完美匹配了当下观众的某种心理。


我想说的第一种匹配是精准的目标定位,也就是懵懂少女。在影片上映前,片方曾经做了一个试映场:一场是女大学生,一场是女高中生。后者的回应是全部好评,前者只有一半好评。


上映第二天,抖音热搜登顶


其次女高中生比女大学生以及女性白领更容易受到新社交媒介的影响,没错——我说的就是抖音。抖音和豆瓣属于两个平行宇宙,前者是低龄的、非迷影化的;后者是成年的、迷影化的。前者是以消磨时间为标准的,后者是以审美感受力为标准的,前者是自下而上的用户文化,后者是自上而下的受众文化。所以该片在抖音的高潮和豆瓣上的奚落,这等落差不足为奇。


这种定位,也就是很多宣发团队奉为圣经的“初中二年级原则”,——让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看懂并觉得好看,就是收益率最高的原则


02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第二层匹配叫做“下沉”


下沉有多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同时也是从影迷群体下沉到非影迷群体,从成人群体下沉到青少年群体,这像极了一个冰山,95%体积是水面以下的部分。


对一部影片来说,成为爆款之路颇为艰难,不下沉就不可能成为爆款,这早已被宣发团队视为行业铁则。但说到底的话,真正的下沉又是何等之难,我们见过了好多口碑逆袭和自来水灭差评的爆款,都是下沉逆袭的典型案例,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更诡异,这个片子都不用谈什么下沉,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冰山之上的部分。


目标定位明确,走抖音营销也是正确之选


或者说,它一开始就舍弃了一部分人群,而专注自己的目标用户。为此,它绕开了口碑营销,而只顾网红营销,一再利用热搜强化“年度哭戏”和“请带纸巾”的关键词。这些油腻矫情的标语对影迷群体是不管用的,但对年轻一代以及三四线城市又是异常受用,这也说明爆款无需一个审美的高维度,也不可能是某种高维度,雅俗共赏最好,就算摆烂也可能会赢。


网红营销的上一个案例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凭借“跨年一吻”的一波带流量的操作,国产艺术片吃到了最丰盛的一顿年夜饭,但又为此遭受千夫所指。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同在于,影片在“下沉域”站着挣了钱,目标人群没人骂娘。


《地球》用力过度的“下沉”宣传,换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口碑反噬


对爆款来说,口碑并不管用,管用的是操作出一套煽动性话题,虽远必诛也好,年度哭戏也罢,只要能提供打卡操作(在此依靠激发少女心)、制造舆论高潮、加剧泡沫增长。再加上媒体的煽风点火,就很有可能成功。毕竟,我们当代所有人都面对一种流量狂热,只要一部影片票房上了七八亿(甚至更多)或则在排行榜独占鳌头,雪球就会越滚越大,而下沉区的观众都是跟着数据走的。


03


我想说的第三层匹配是情感的匹配,也就是煽情


记得整整20年前,有一部台湾电影红遍两岸三地,叫做《妈妈再爱我一次》,那个电影的插曲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弄哭了很多人。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抖音,但哭声仍如病毒蔓延:整个影院哭成一团,门口的小贩的扁担,一头挑着瓜子,一头挑着手帕。


哭,是大众追求的慰藉,但怎么哭,哭什么又是个问题。


哭是安慰剂,但如何哭得合理才是问题所在


这个哭肯定不能是《地久天长》那样失独后长久不原谅的时代撞击,肉体根本承受不住。于是将哭设定在身体能扛的范围内,设定一个安全线,并最终给与安慰就是标准的套现原则。就此而言,《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是哭戏,但不是悲剧,而是一个以“哭”为特征的安慰剂。


它打着“纯爱”的招牌,放弃了爱情的复杂性——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不是爱情本身,而是懵懂少年们对至高爱情的想象:柏拉图式的恋爱、十年的长情陪伴、以牺牲自己甚至拆散他人来谋求爱人幸福的坚决行动力。


由此,这种煽情的本质并非所谓的共情,而是感动自我的狭隘逻辑:你认可男主角的牺牲,因为那是“爱情道德”的制高点;你认可女主角的选择,因为那是对制高点的必然回应。所以,片中人物看似无私的行动,换个角度来看更像某种道德绑架。这是奉献,也是索取,是放手,也是制衡,区别只是将这种制衡交付给目标观众——在这里,感动她们(她们)的不是对爱的执着,而是一种自我中心的代入式认同感。


在其宣传里,“哭”已经被放大


能偷梁换柱完成这种匹配,不在于主创是什么高人(毕竟故事是完全借来的),而是带着某种偶然性。纯爱的电影、人畜无害的剧情、催泪片的所有套路,这些看似像极了琼瑶电影以及千禧年韩流偶像剧的老古董,竟然还能够脱颖而出,就有点不正常。


04


这种不正常叫什么呢?也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层匹配:重复性受虐原则


很多观众去影院不是寻找新奇的东西,而是寻找熟悉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有一种既定期待,但只要这种期待实现了就可以满足。对于迷影一族来说,出于流量思维的绑定或者其他原因,也会经常性到影院中受虐。


在当下的电影生产体制之内,观看受虐动作是重复的,这样说并不是酸那些爆款生产者,而是爆款总离不开套路,《泰囧》、《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些片子实际上都很套路。


套路经久不衰,也是因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实践的是一种更低水准的套路,但也胜在压根没有去煽动意识形态话题,这是它的优点。但影片确实呈现了多种套路,比如说一定要有某个男二备胎的视角来见证这种“爱情的伟大”,备胎的出现意味着某种道德补偿,而男一号成为所谓的爱情烈士来制造道德补偿的行为,和哭闹上吊求你嫁给我的逻辑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说,这种重复性受虐,夹杂着之前所说的感动自己的宏大逻辑,也就平衡了彼此。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男女授受不亲的干干净净,干净到类似小龙女一般令人遐想,毅然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划了一条相互难以逾越边界的纯爱片之所有还有这样大的市场,斩获(近)10亿票房,只能证明一件事:大多数观众多年来的习性模式基于某种重复(能不断从中获得乐趣),他们习惯于简单的期待-接收模式,而绝不是审美模式


套路电影仍占领高地,文艺片的春天还会来吗


这也是为什么文艺片一直不温不火,《过春天》和《地久天长》如预期一样低迷的原因。三四线城市的票房从来不会因它们而苏醒,文艺片的春天自然也不会到来,准确地说是不应该到来。撕心裂肺的社会议题,失孤的常年痛苦和失足的残酷青春,仍然是打不过一叠被消费的纸巾。


这类似于巴甫洛夫般的条件反射,当你祭出纸巾的时候,观众就会想要哭。至于哭的是什么,为什么哭,是不是真爱的眼泪,俨然是没关系了。



编辑 | 徐元

排版 | 平行


THE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点击枪稿→右上角···→星标⭐️


相关回顾:

惊奇队长为啥这么不女人?|灰狼专栏

犯我《流浪地球》者,虽远必诛?|灰狼

作为翟天临同届的电影学博士,我有话要说 | 灰狼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