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舌尖3》为什么这么难看 | 杨时旸

杨时旸 枪稿 2020-09-07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这套讲述中国人“吃的学问”的电视纪录片,风靡大江南北,这个片名,甚至一度成为了中国版的“米其林星级认证”,被悬挂在或大或小的餐厅招牌上。


《舌尖》第二季也大体维持了好评,然而,刚刚问世的《舌尖3》却遭遇口碑溃败,社交媒体上口诛笔伐声不绝于耳,豆瓣评分更是跌至惨淡的5.5。


为什么会这样?




 《舌尖3》为什么难看?因为它从美食片沦为了神棍片

 

文 |杨时旸 


作者简介:普通影迷,媒体编辑,纯粹写字,不混圈子,某种程度上相信娱乐新闻里潜藏着人们的潜意识以及一个时代的病理。



《舌尖上的中国3》看到第四集,会让人产生一种是不是选错了频道的疑惑,中央9套的纪录片活活拍出了中央7套的土腥味。这一集里有一个走街串户搜集当地中草药名录的老干部,一个搞自媒体公号给白领煲汤来盈利的创业者,还有一个自己研究用草药蒸鸡蛋羹的年轻厨师……好吧,看了一集,唯独没有记住任何一款食物,似乎导演也没想认真交代一款食物,一直在竭尽全力讲述中草药,如果遮挡住片名,告诉你正在播出的是《养生堂》什么的,也会有人相信的


如果说哪个词语能够概括《舌尖3》的话,或许就应该是“玄学”。众所周知,这个词汇已经脱离了本意,演变成了一种互联网语境中对于故弄玄虚的嘲讽。没错,《舌尖3》之所以难看,就是它变得神神叨叨了。

添加老酒以“补足元气”哦,真是很元气满满了


第一集中,从那个把自己打扮成艺术家形象,深入山林和小镇去探访所谓手制古陶的匠人开始,《舌尖3》就已经宣示了自己的变节。它从一档谈论食物和味道的纪录片偏移了轨道,开始企图兜售有关手作陶器的美学,以及诸如“注入情感,食物就会变得美味”之类的陈词滥调。


这一切已经让人隐约觉得似乎有些不太对劲,但是只要继续往下看,就会发现第一集其实还算是保留着前两季的余温,之后的几个故事,更是断崖式的坍塌。第二集的“香”空留了一个主题,叙述的内容哪里和“香”真的沾边?煎饼果子中和面时的香料被一笔带过,更不要说南方观众提出的那些关于钵钵鸡、串串和麻辣烫的错误和硬伤。而更大的有关史实的争议就更加复杂了。

一万乐山人提刀在路上


到了第四集,一切都变得诡异起来。如果说前几集无非是偏题、跑题、发散到不知所云,那么第四集之中通篇讲述着草药的功效就有些让人不寒而栗了。这其中的故事主要包括本地人对草药和食疗的传承,外地人融入某地之后对于这一切的认同,以及外国人朝圣般地到中国学习药膳知识的虔诚。


寻找几个家庭主妇聚在一起讨论哪道汤可以治愈湿热和上火也就罢了,编导甚至还安排了一个年轻人为化疗后的母亲指点迷津,告诉妈妈如何使用药膳调养身体,更难以理解的是,还有一个西班牙的“西医博士”为自己的孩子用萝卜之类的根茎治疗咳嗽的传奇故事。事已至此,《舌尖3》已经从美食片彻底沦为神棍片。这些未经毒物测试,也不知剂量的所谓草药就这样被称颂、被赞美、被食用,到底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呢?

图为含有马兜铃酸内酰胺会对肾脏造成不可挽回损伤的鱼腥草


不知道有多少人留意过,《舌尖》的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旁白中,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规避那些玄学性质的描述,这部纪录片甚至一直坚持反其道而行,把原本人们认为的那些不可理性拆解也不可量化分析的中国烹饪之道,用一种科学性的语言进行了有效的解释。


比如那些毛豆腐是如何成型的,在感性地描述了它们的样貌之后,也会理性告诉观众,这些不过都是真菌,在怎样的条件下,以怎样的方式才可以被演化出现,而酒曲又是如何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酒香等等。换句话说,我们曾经下意识地、经验地使用和食用的一切烹饪手段和民间食物,都被科学地解释和量化地分析了,它企图用一种不失感性的口吻通俗地进行一次次解释性的报道。我们在前两季中,听到了氨基酸、真菌、发酵……而《舌尖3》中却满是大而无当的抒情,它不但在技术上失范,更致命的是走失了魂魄。

《舌尖1》在介绍起“毛豆腐”一类的食物时,是相当科学与专业的


《舌尖》的第一季与第二季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寻找一种食物和人的关联,食物对普通劳作者的慰藉与馈赠打动了我们,除了感同身受于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美味之外,更多的还可以体味到同样的作为一个普通人被食物安慰后的熨帖。看到那些剧中人在田间地头,在小城或者首都,在干涸的窑洞边晾晒面条或者弯腰在淤泥中挖掘莲藕,我们能明白生活的甘苦。没错,那些人在每一集的结尾都会应编导要求举起自己手中的食物,露出一种满足、淳朴又羞涩的笑容,那是一种有些做作的表演,甚至成为了一个标签,被人善意恶搞又不断模仿,但是,人们都接受了那一次次的排演,因为人们知道,虽然那些表情带有浓烈的表演性,但实际上,那些人心中泛起的被食物安慰后的踏实与快慰都是真实的。


而到了第三季之中,那些可以和我们发生通感的真实情感都去了哪里?只留下陶瓷艺术家比划着声称某一个盘子与餐厅空间如何产生构图关系之类的文艺腔调,或者某个退休干部去乡间记录草药而被当地人因为保密而拒绝的做作故事。

这些曾被斥为“摆拍”的笑脸,在《舌尖3》的衬托下变得淳朴而宝贵


故事拍成这样,这已经不是食物的纪录片,而变成了以食物为介质的宣传片——讲述有关各民族的融合,有关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景仰和敬意,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曾经在第一季和第二季中竭力避免的说教、歌颂和自我感动,都在第三季中毫不掩饰地出现了。


食物是最普世的题材,中国的美食更可以延伸出无数种选题方向,写早餐,写酱料,写一种食物的南北之争,哪怕写豆腐脑的甜咸,写包粽子该放枣还是放肉,都比这些锅碗瓢盆和神奇草药要好得多吧?

它真的只是生姜而已!请你们清醒一点!


不知道这档节目水准的断崖式下滑到底和陈晓卿(《舌尖》前两季的总导演)的离职有多大关联,但至少可以肯定这一季到目前为止是失控的,它缺乏基本的主题把握能力,又太想利用食物进行宣讲和谄媚。它不尊重食物,只想利用食物。


《舌尖上的中国》的前两季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的纯粹,只写美食和味道,即便衍生的故事,也都万变不离其宗地回到了“吃”。就像《孤独的美食家》中所说的,美食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它剔除了所有不该有的内容,那些宏大的、虚妄的、矫情的都被屏蔽了。而到了《舌尖3》,那些被革除的内容反而变成了主角,食物本身却悄悄退场。

说真的,看五集《舌尖3》还不如看一条陈晓卿的微博解馋


我们还评价了今年的春节大片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