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我最讨厌没素质的电影院观众了|陈世亚

陈世亚 枪稿 2020-09-07


《环球银幕》杂志6月刊做了一期“电影院记忆”的专题。


我们挑选几篇枪稿老熟人的文章推送给大家看看。


喜欢电影,期待影院复工的读者,不妨也买本实体杂志支持一下。


*赛人以前在影院看电影,总有人想干些别的



 

我为什么成了一个电影院怒汉?


文|陈世亚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环球银幕”】


作者简介:中国电影杂志界近20年来的核心人物,先后在《电影世界》、《看电影》、《新电影》、《影响》等刊物担任编辑及执行主编。温州人,可是比大多数东北人更像一个纯种东北人。


影院人流大,小心踩踏,小心火烛

(《无耻混蛋》剧照)


我爱电影院,也恨电影院。


为什么爱,就不多说了,而恨是因为电影院,具体来说,是在电影院里碰到的“坏观众”,一次又一次地破坏了我很在意的观影体验,以至于让我成了朋友圈子里众所周知的电影院怒汉。


具体什么时候第一次在电影院里与前后排观众发生交涉,已经记不清了。总之,起因无外乎踢椅背、手机摄屏、大声聊天或打电话中的任意一项。为了写这篇稿子,我大概回忆了一下交涉次数,约在20-30次左右,交涉对象也不一而足,有普通观众,有中老年观众 (为什么强调年龄,下文解释),有媒体从业人员,或许还可能包括一些影视业内人士。


影院观影时,没事不要随便站在过道中间,容易吓到别人

(《小丑》剧照)


普通观众的不文明观影行为,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因为生活中太普遍了,大家都习惯了,可能都不太在意,而且一般经过礼貌性提醒,对方还是会配合的。


最令人窝火的,反而是媒体从业人员,比如某次媒体提前观影会,我旁边的小姐姐几乎全程在玩消消乐,别的不提,其专业态度简直叫人不齿;另一次更为离谱,有一位参加观影的记者,可能之前还有任务没有完成,直接打开笔记本蹲在角落里写起了稿子,以固执的勤奋突兀地照亮了一 片黑暗。


强忍片刻只好提醒,对方反而语气恼怒,在我的一再坚持之下,对方最终悻悻离开了影院。至于提前观影的片方亲友场,某些业内前辈把影厅当自家放映室进行自由发言也是偶有发生的,不过即使冲撞了也不必在意。


影院观影时,最好不要吃味道太大的食物,免得让其他观众嘴馋

(《是梦》剧照)


中国电影院资料馆,可能是很多影迷心目中的圣地,观影素质相对较高,大家都比较在意观影行为,包括很多年长的观众,都非常在意影院秩序,碰到屏摄或是聊天者,他们都会提醒。所以,如果在资料馆碰到像频频从塑料袋里拿零食、大声聊天的情形,相比普通影院,就多少有些令人失望,据说有一次不停踢我椅背的观众,还是某著名戏剧导演……


说起来汗颜的是,我个人记忆里自己的不文明观影行为,都发生在资料馆。一次是放映 《血色将至》,因为过于兴奋,和同伴不禁开启了实时点评模式,结果就被一旁的小哥哥厉声禁止;另一次是放映《盗火线》,到了著名的街头枪战段落,也是忍不住屏摄了一次(尽管是将手机紧贴在胸前拍的),好像还恬不知耻地发了微博还是朋友圈,想想都脸红呀。 


至于老年观众,个人觉得应该特殊看待。抛开盲打误撞地来看免费电影的影展“闯入者”,比如看《M就是凶手》却看得云里雾里展开讨论的老两口,或是结伴来看《无言的山丘》却因为节奏缓慢而开启客厅闲聊模式的姐妹团。其实老人们毕竟会有体力或听力不佳的因素,而出现说话声音较大或是需要喝水进食的状况,但是那次《一九四二》观影,身旁的三位老人不停地分吃一塑料袋桔子的情况,多少还是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影院观影时,最好不要做出过于激动的表白行为,以防被拍下做成鬼畜视频

(《水形物语》剧照)


编辑|浪浪

排版|透纳


THE END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点击枪稿→右上角···→星标⭐️



相关回顾:

从前,有一本杂志叫《新电影》| 陈世亚

活久见!这场导演、影迷与影评人的对谈水平太高了 | 赛人

看电影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梅雪风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