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3月3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夺冠》不是「郎平传」

许乔洋 枪稿 2021-03-31


历经波折,《夺冠》终于大白于天下。


把《夺冠》定义为一部主打“燃爆”的体育片显然是看低了它,实则它是关于整个中国“改开”时代的写照和寓言。


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本片不可避免有着创作以外的某些包袱——然而,甚至就是这些包袱或瑕疵,恰好也是读解我们这个国度及民族意味深长的注脚。



在郎平身上,长着一个时代的脉搏


文|许乔洋


作者简介:资深电影媒体人,曾任《电影世界》主笔,《影时尚》主编。



01



《夺冠》浓缩了当代中国人的三十年燃情岁月。战日本、克巴西的经典赛事重现,很难不让放映厅里热血昂扬。


因为它讲述的故事,是几代中国人始终不灭的记忆;它描绘的主题,是三十年来中国人无法忘怀的精神:女排这个项目,凝聚了几代国人的魂魄。从这个角度说,《夺冠》称得起是一个“国民电影”。 


影片再现了中国女排于1981年世界杯决赛拿下日本队的夺冠之战


当然,囿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夺冠》还不够完美,不过,它仍是目前为止中国影史上最好的运动题材电影,甚至堪称是最热血的爱国主义电影之一。


它的拍摄难度显而易见,女排是一个绵延了40年的群体,在运动史上有名有姓的至少几百人,他们一路拼搏的历史漫长,十个世界冠军,千百场比赛,而这些赛事又正好跨越了中国变化最激烈最迅猛的三四十年。


拍谁?拍哪个时间段?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所以,上画之后,坊间有一些声音,称《夺冠》为“郎平传”,而这显然属于一叶障目的表层思维。


且不说既然一部电影选择了主线人物,以之为中心来叙事是理所应当的。最关键的是,在郎平个人的身上,最能体现出的,其实是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从而可以藉此放射出中国女排这个独特的群体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的心灵息息相关,甚至与整个世界历史格局转变息息相关的时代画卷。


郎平之女白浪在片中饰演青年郎平


因为她有如此富有戏剧性的人生:


从小身体羸弱,却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


女排五连冠代表球员,一代人的偶像,女排精神的代言人,十个世界冠军奖杯有七座和她直接相关。


中国运动史上最知名的体育明星之一,自费留学,成为欧洲职业球员。经历十二次大手术,左膝关节就有七次。


临危受命执掌国家队教鞭,出国执教,与祖国对战,二度回国执教,再创辉煌。


……


郎平的人生,纵贯中国贫瘠艰苦的过去与繁盛诡谲的当代,横跨东方西方的文化壁垒。


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心和意志让她一直走到了今天,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撕破了那么多的框架和局限?


这样一个传奇般的“角色”,如果没有出现在大银幕上,可以说是电影的遗憾。


少女时代的郎平体格羸弱,没想到后来会成为“铁榔头”


郎平不但是女排的成员,而且是时代的先行者和守卫者。与她一样的体育明星有很多,但人生轨迹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退役之后,作为普通人生活,有李宁这样的商业巨子,也有伏明霞这样的家庭主妇,然而更多的是卸下光环,作为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在日常甚至是贫困的生活中消失了。


另一类则是退役后依然留在了体育界,只是华丽转身,以教练及领导的身份,继续参与中国体育事业,比如蔡振华、李永波,以及后来的姚明。


郎平属于第二类,但她的经历远比同类的其他运动员复杂跌宕、遍尝甘苦。她两度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都是在中国女排发展最艰难的时刻。


她的每一次回归,都是经历了个人生活剧烈的撕扯和牺牲,以及用强韧的意志与现实对抗才做出的选择。


比如1995年第一次担任女排主教练,当时中国女排的成绩滑落到世界第八的低谷,郎平本人也正在经历个人的低谷——办理离婚。


巩俐饰演的郎平神形兼具


1986年她赤手空拳来到美国后,从一个语言不通的“瞎子”和“哑巴”,不允许找工作(当时公派自费留学的规定)、长期借助在朋友家,到当大学球队助教,当欧洲职业球员,当世界明星队教练……奋斗八年,三次大手术换来的房子、车子、绿卡,以及终于稳定的生活——如果她决定离婚及回国执教,所有这一切,都将分崩离析,一笔勾销。


然而在与国家体委的多次沟通时,双方都没有谈过待遇和收入的问题。回国了她才知道,队里的经费只剩下一千多元,而当时郎平的工资也只有500块。


那时候郎平的女儿,也就是《夺冠》的主演白浪,才刚刚两岁。接下了女排主教练这个担子,郎平就知道,无论是因此带来的离婚协议中的劣势,还是没日没夜的工作状态,都将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席女儿的童年,这是最让她痛苦和放心不下的。


这样的经历,如果真拍《郎平传》,怎么会缺席呢?然而在《夺冠》,这一段故事并没有出现,因为电影其实要拍的是一个名为“女排”的群体,就是要不断做减法,不断去芜存菁。


郎平是主角,但电影主线其实是中国女排跌宕起伏的奋斗史


所以《夺冠》在结构上,划分为了三个非常明晰的段落。


这三个段落,以三场比赛做结。分别是1981年第3届世界杯,中国胜日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负美国;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胜巴西。


从剧情打造上,如果要有效地勾连起这三场比赛,中心人物只能是郎平,因为她不但同时参与了这三场比赛,而且是以三种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参与的。


一方面,她作为主线人物,既串联起主要的情节线,也通过她的感情变化,构建起了整部影片的感情线。另一方面,郎平的三种立场,实际上是包含了中国女排的三种境遇,甚至,也映照出不同时代中国的三种面向。


在物质生活尚不丰富的80年代,普通的老百姓们会聚集在一起观看小电视上的女排比赛直播


02



1981年的大阪世界杯,郎平是先行者。


那是她与自我的战斗。那是中国三大球运动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对于刚刚走出文革阴影,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那也是一次全民的狂欢。人们在充满伤痛和倒退的十年过后,又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个民族的力量。


这种力量从哪里来?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最清楚,郎平最清楚。没有别的,只有两个字“吃苦”。


片中还是替补队员的郎平说出了心声:进了国家队我连球都摸不到,老队员技术都比我强,除了比别人更吃苦我还能干嘛?但在这儿,每个人都能吃苦,我连这个也赢不了别人。


《夺冠》中以大面积的篇幅描绘了女排姑娘们如何刻苦训练的场景,吃苦、坚持、在无数次失败中成长。


大阪世界杯前,女排国家队在和身体素质明显高一筹的江苏男排较量时表现出色


坑洼不平的地板可以作证,扎进膝盖的木刺可以作证,淤青的双臂和双腿可以作证,在墙壁上用千万次扣球凿出的球印可以作证。


所谓女排精神,最基本的层面就是吃苦精神。中国人民其实就是苦过来的,但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几十年里,中国人苦,但苦得没意思,没尊严,没希望。

但是,以郎平为首的女排姑娘,用艰辛之后终于赢得的奖杯告诉人们:在这个新时代,痛苦不是白忍受的,它能够换来胜利,甚至是全世界第一的荣光。


80年代的中国女排们身上寄托着整个中华民族想要傲立于世界之林的希望


03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郎平是挑战者。


这次,是她与祖国的战斗。郎平不是代表中国女排,而是成为了中国女排的对手——美国女排的主教练。


现实中的这场比赛,其实只是那届奥运会女排项目的一场小组赛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其后的比赛进程。中国队虽然输给了美国队,但仍以小组第三在A组出线,最终获得了铜牌。而美国队也没有夺冠,只获得了亚军。


影片则刻意着重描绘了这场比赛,甚至让它出现在了电影的开篇及中段两次,构成了一个极具悬念也极具戏剧化的呼应处理。


但正像影片开头的台词所说的那样,“中国队与美国队的比赛,永远不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它意味着当时世界最强的两个体育大国的对抗,甚至代表着东方与西方,在两种体制、两个民族、两种国力,两个文明之间的竞争。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昔日的战友成为对手


而这次,郎平作为“对手”的立场,成为影片戏剧矛盾的进一步升华。从个人来说,郎平深陷自身责任与祖国对立的心理层面的纠结之中,就像片中中国队主教练、也是郎平的老朋友老战友(黄渤)所说:“你其实担心的不是明天美国队会输,而是会赢,对吧?”


这种个人身份与家国的错位,不仅是郎平心理层面的左右互搏,更通过这种错位之后的比赛结果,实现了一场更为深刻的质询:在千禧年之后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大国的当代,所谓“女排精神”还有用吗?


在80年代女排精神里浸泡的郎平,用她执教美国队的一场“下克上”的胜利告诉我们:不但有用,而且放诸四海皆准,只是,我们自己是否已经忘了——女排精神,在于吃苦,更在坚持。


北京奥运会后的郎平承受了许多不解与责难


04



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是改革者。


这次,是她与时代的战斗。这场比赛,是那届奥运会女排项目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对战东道主巴西队,也是中国女排最重要也最艰苦的一场胜利。这一次,郎平是作为主教练指挥了这场艰苦卓绝、也精彩纷呈的战斗。


这场胜利的背景,其实比比赛本身更重要。


2013年,郎平二度出山,执教中国女排。在此之前的四年里,中国女排换了三个主教练,没有夺得一次世界冠军,甚至在亚洲级别的比赛中,两次创纪录地输给了泰国队。


中国女排又一次跌到了谷底。女排姑娘们吃了苦,也坚持了,但还是输了。人们不禁要问,“女排精神”过时了吗?或者说,这种“唯精神论”的论调,在当今这个讲求实利的中国,是不是过于虚无缥缈了?


郎平再一次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女排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但它需要与时俱进,用更科学、更现代、和更人性的训练方法来配套。


郎平希望队员们在严格训练之外,还要有自己的生活


在这一段,出现了两种矛盾,都与当今社会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关照。


一种是与上层内部的保守主义的矛盾,影片中郎平上任后的研讨会是集中的体现,郎平提出的颠覆式的“招生”、训练与比赛轮换模式,几乎都招来了各种领导和专家的反对和质疑。


大国家队,聘用外教,打破主力与替补界限。这三项改革都在不同层面触动了某些人的经济利益、工作方法与固有观念。只有当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横贯东西的郎平,才有这样的眼光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只有具备“五连冠”资历、全民认可度高的她才有魄力和底气将之推行下去。


另一种矛盾,是与新一代女排队员们的代际冲突,尤其是理念上的隔膜。90后一代,没有80年代女排黄金时期的影响和记忆,她们个性张扬,思路自由。需要把“女排精神”的理念加以与时俱进的改造和提升,再注射到她们的血液里,把荣誉感和信念感烙印在她们的心上,而完成这样的工作,非郎平莫属。


在郎平的“逼问”下,朱婷说出了真正的内心所想


也就是这样,郎平也进一步扩大了“女排精神”的内涵,而这其实也就是现代体育的精神内核,并直接指向了竞技体育更深远的未来:


吃苦是无法避免的,但快乐更重要;

胜利是一定要争取的,但不怕失败更重要;

做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很重要,但做一个优秀的人更重要。


30年来,由此岸到彼岸,郎平走完了一个圆满。




编辑|徐元

排版|透纳



THE END




相关回顾:

《八佰》: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电影|周黎明

花木兰为什么长成了这副嘴脸?丨周黎明专栏

这部禁片道尽了废青的家族前史|枪稿电影优选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