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农贸市场完成改造 今年加码改造北峰农贸市场
“城区部分集贸市场提升改造”被市委、市政府列为泉州“XIN”行动首批十大项目之一。记者从9日召开的泉州“XIN”行动专题工作会议获悉,按照《泉州市中心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去年列入升级改造计划的中心市区东菜、金山、东美、东湖、万安、旺角、龙宫等7个农贸市场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造后的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市民的反响如何?记者昨日进行了走访。
改造后的东美农贸市场十分整洁
走访 “脏乱差”变身“小清新”
改造后的东美农贸市场可谓“脱胎换骨”。记者一走进市场便眼前一亮,绿色的分类提示牌,白色的摊位面板,在明亮灯光的映射下,透着一股清新和整洁。摊位的功能划分也十分科学,正对大门入口的是水果区和蔬菜区,中间是肉类区和熟食品区,后面则是活鲜区和水产贝类区。每个摊位都使用统一标识明码标价, 45 28599 45 13060 0 0 7361 0 0:00:03 0:00:01 0:00:02 7357主们穿着统一的绿色围裙,熟食品区的摊主还按照“三防”要求戴上了帽子、口罩和手套。
再来到龙宫菜市场,原先在路旁的小摊贩大多已消失,菜市场内的灯光经过重新配置,排水沟以及地面也重新处理,水果蔬菜区、肉类区以及海鲜区有了统一的片区划分。接下来,记者来到东湖农贸市场,只见公平秤摆在门口位置,并配有醒目标识,不少买完菜的市民会顺路到这里过一过秤。走进市场内部,干净整洁的通道使用的是防滑地砖,不见污水乱排,一有垃圾,清洁工会马上处理。
据介绍,中心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对原市场较为简易的结构进行拆除整改,对市场内的门面、摊位、道路、排水、消防、配套及外观进行了改造。改造完成后的市场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功能分区更加合理,每个摊位都配备了“智慧型”电子秤,运用科技手段采集交易数据,建立了严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同时,还设有食品检测室和公平秤,确保交易公平和食品安全。
反响 改造后市场“一位难求”
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得到了买卖双方的一致点赞。“这里变化太大了,以前地上都是脏水,现在又干净又亮堂。”陆女士用婴儿车推着小宝宝来东美农贸市场买菜,她笑着说,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就像个大超市,买菜的心情都不一样了。拥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从湖北来泉务工的小方,“住在东美社区快三年了,以前都没有自己做饭,主要嫌买菜麻烦。”小方说,以前感觉菜市场又脏又乱,进去怕弄脏衣服,现在环境变好了,买菜放心了。
“虽然升级改造后摊位的租金略有上调,但环境变好,生意也有所增加。”在龙宫菜市场从事海产品生意的吴先生说,改造前,杀鱼后的鱼腥味无法冲掉,现在排水沟重新清理后改善了很多。
中心市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记者了解到,改造后的几个农贸市场虽然增加了摊位数量,但基本已租赁,甚至“一位难求”。
公平秤和食品检测室让市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未来 市民“菜篮子”将更智能
根据市商务局牵头制定的《泉州市中心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利用3年时间对中心市区的12个农贸市场分类进行升级改造。今年,除按照既定计划对西菜、城口、双阳等3个农贸市场完成标准化升级改造外,还将加码推进原计划外的北峰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5月底前将完成4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方案制定及评审,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同时,对东菜、金山、龙宫等3个市场继续进行巩固提升。
为了提高升级改造的科学性,市商务局还委托华侨大学专业团队,对中心市区农贸市场进行中长期规划(2018—2025),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布局。此外,结合各农贸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市将借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传统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解决食品溯源、智能电子支付等问题;运用科技手段,采集交易数据,通过“一云多端”智慧系统,实现农贸市场管理、服务和监管的信息网络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