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女儿就是您的一双脚!”

秦卫飞 顾正林 指间利川 2022-10-13

1月23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以《姑娘,好样的!》为题,报道了利川姑娘杨玉霞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求学的暖心故事,并被上百家媒体转载。一时之间,数十万网友纷纷留言,为她的善举点赞。

 

今年22岁的杨玉霞,是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2017年10月父亲患病去世后,她将瘫痪卧床的母亲接到上学所在地宜昌市,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处民房里。

一年多来,这个瘦弱的姑娘,没有被生活的不幸压垮,反而生活得更加坚强。

 

父亲因病去世 小女生带母求学


“我会做妈妈的双腿,带她走向幸福的生活,看遍最美的风景!”这是,杨玉霞心中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她在父亲去世后,毅然带着瘫痪多年的母亲,踏上了求学之路。

 

母亲黄菊贵12岁时因误诊而导致半身瘫痪,卧床近40年。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倒插门”的父亲杨继成独自打拼,艰难支撑这这极度贫困的家。

 

为了生计,杨继成除了种几亩薄田,就是在附近下苦力或采集山货资补家用。由于妻子从小残疾,自己又是“倒插门”,全家4口一直寄居在孩子的二舅家,可谓家无片瓦。尽管如此,也能勉强照顾妻儿的生活。

 

从2016年开始,杨继成经常感觉喉咙疼,因舍不得钱,一直没去医院。2017年5月,顶不住了的杨继成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食道癌晚期,治疗5个多月,没能挽回生命。

 

按排完父亲的丧事,杨玉霞带着母亲到宜昌,开始了与众不同的求学生活。

 

杨玉霞母女俩住在位于学校附近一栋出租屋的一楼。每月租金450元,每天早上7点起床,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学校上课了。


杨玉霞早上去上课之后,母亲就自己做早饭。菜是杨玉霞提前买好的,买一次管两三天。做饭时,母亲能用双手将身体挪到床边,再慢慢移动到轮椅上。

 

吃过早饭,母亲便一个人坐在家里。

 

“妈妈为了省钱,一个人在家时,总舍不得开灯。”杨玉霞说,母亲总是时时为她着想,一度电、一滴水都舍不得多用。

 

中午,杨玉霞一下课就赶回家做午饭。晚上下了晚自习,再回家做晚饭。

 

给妈妈按摩的杨玉霞


“因为常年卧床,妈妈的双腿已经严重萎缩。帮她揉揉腿,会让她舒服一点。”杨玉霞说,吃过晚饭,总会帮妈妈按摩腿部,一边按摩一边陪妈妈聊天。

 

按摩完,杨玉霞帮妈妈洗漱安顿后,才又抓紧时间看会儿书。

 

一年多来,杨玉霞每天都重复着这样匆匆忙忙的生活,她说很辛苦,但很踏实。“有妈妈在的地方,就是温暖的家。”

越是身处逆境越是自强

 “在逆境中坚持行走,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所有经历的磨难,都是成功的垫脚石,只要面朝大海,人生便春暖花开。”这是杨玉霞的人生格言,她用行动演绎着这样的人生。

 

杨玉霞深知,对于学医的人而言,“认真”二字尤其重要,不仅需要把课堂上的知识烂熟于心,更要把细枝末节都刻画在脑子里,因为任何差错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医学生免不了有许多复杂的实验课,有一次做实验时,杨玉霞被老师批评,她就将这个实验反复做多次,烂熟于心的同时,保证自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对自己的学业负责,更是对他人的生命负责。”杨玉霞说。

 

杨玉霞获得宜昌马拉松比赛奖牌


杨玉霞有一个特殊的爱好——跑步,从高中一路“跑”进大学。她喜欢在阳光下恣意奔跑,用这种方式把握自己生命的脉动,感受那种永不停歇、努力向前的节奏。

 

一边是高强度的专业学习,一边是对母亲的悉心照料,一年多来,杨玉霞一样也没落下。凭借自己的努力,她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二等奖学金,获得了专项奖“自强之星”、校运会3000米第一名、医学院“十佳杰出青年”和五四评优“优秀团员”等奖励和荣誉。而今,她已成为光荣的预备党员。

返乡实习 收获温暖

放寒假了,杨玉霞带着母亲回到了家乡,把母亲安顿在同村的二舅家,便到城里参加实习实践去了。1月24日,小编在利川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见到了在此实习的她。

 

实习中的杨玉霞


“这孩子,做事认真、见机,特别逗人喜欢!”医疗卫生监督股股长史俊对杨玉霞赞赏有加。

 

“这姑娘,懂事,好学啃问,人见人爱!”办公室的一位大姐接过话在,也不停地夸杨玉霞。


杨玉霞所在的凉雾乡双河口村,曾是这个局的结对帮扶贫困村。2015年,杨玉霞考上大学时,局里的干部职工为其捐款4700元,解决了上学差学费的难题。

 

实习中,肖红英与杨玉霞谈心


当时,代表局里前往送钱的肖红英,被杨玉霞家里贫困程度所打动,决定再帮一帮这个可怜可爱的姑娘,为她置办了全套的床上用品。此后,还不时捐物赠款,“我能给她的也没有多少,但我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一来二往,两人接下了母女般的感情,

 

“玉霞特别的立志,学习又很刻苦,我肯定是要帮助她直到大学毕业的。前几天她跟我说有考研的打算,那么我肯定也会继续帮助下去。”在肖红英心中,帮助杨玉霞已经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

 

除了每个月汇去爱心款项外,肖红英也经常在微信上关心杨玉霞,叮嘱她在照顾好妈妈的同时还要好好学习,要打牢专业基础。


寒假来了,肖红英还主动问起杨玉霞是否要到局里来实习。局领导了解情况后,不仅同意了杨玉霞的实习请求,还减免了她在食堂的餐费。

回访母校 重温善文化

 “我的成长离不开母校的哺育!”步入曾经熟悉的利川市五中的校园,见到熟悉的师长,杨玉霞感恩不尽。

 

杨玉霞2015年毕业于此。高中时期她就因自强不息、勤奋好学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班主任任志刚老师说,她学习刻苦、团结同学、爱笑爱闹、活泼阳光,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同学心里的好榜样,物理老师刘福生还记得她的踏实、刻苦、懂事和文静。数学老师向朝勤说,杨玉霞当时数学基础不是特别好,但是,她硬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拼搏考上了一本,非常难得!

 

虽然已经毕业3年了,但一提起杨玉霞,语文老师陈敏和英语老师吴芳敏等都对她的笑容记忆犹新,对这个不认命、勇拼搏的女孩深感骄傲与自豪!

 

“我那时,数学成绩不好,多亏向老师常给我开‘小灶’。”师生围坐火炉,回忆过往,谈笑甚欢。

 

在“善行天下”的校训熏陶下,“百善孝为先”的认知深入了杨玉霞的骨髓。

 

小编随杨玉霞行来到校园的善文化展示墙前,浏览该校总结的“十八善”释义,灵魂接受了一次洗礼。

回村侍母 又逢甘露

在小编的要求下,经实习单位的领导批准,杨玉霞请假回村看望离别数日的母亲。

回家路上


汽车从城区出发,行至利忠线凉风垭段,便驶入村道。路窄弯急坡陡的村级道路在群山间蜿蜒,汽车艰难爬行。一个半小时后才到大山深处的双河口村。

 

这里是凉雾乡最边远的山村,与忠路、沙溪接壤,也是当地重点贫困村之一。

 

“妈妈,我回来哒!”走进光线暗淡的木质老屋,杨玉霞迫不及待地放下的行李,就凑到坐在火炉旁的母亲身边,嘘寒问暖起来。

 

“这细娃,才隔开几天哟,就这个样子!”二舅娘看着娘母俩那亲热劲,打趣地说道。“她呀,天天几道电话问她妈饭吃得饱不,觉睡得好不,住得习不习惯,反正就是放心不下她妈!”。

 

亲昵完后,杨玉霞又打来水,把母亲洗了一把脸,要妈妈光鲜点见客客。

 

“我就是个拖累,等她大学毕业了,我就不跟她哒!”黄菊贵很是愧疚对小编说。她希望女儿多读书,多学本领,有个好的将来。

杨玉霞在给妈妈做饭


据驻村工作队队员刘伟介绍,杨玉霞一家享受国家低保政策,2018年调整为农村一级低保,每月每人365元,母亲每月还有150元的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国家还为她家盖了新房,目前主体已完工,开春后可望入住。

 

听说家里将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杨玉霞忍不住要去看看。“我家一直是寄居在二舅家的!”一栋有近100个平方的易迁房,在离她二舅家不远的一个院子旁拔地而起。“这哈好了,我们终于有房子住了”。走进还没完全竣工的新房里,杨玉霞东看看,西瞧瞧,很是兴奋。



“求学期间受到学校老师同学、社会人士的关心关怀,希望能在求学路上越走越远,将来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报效社会!”临别时,杨玉霞向小编道出了心声。


编辑|周青帝   审核|吴向海   审签|傅小棠 

             业务合作:0718-7211333


往期回顾

好嗨哟,利川依红依绿!

带着瘫痪妈妈上学的利川女孩,还遇上了一位“好妈妈”!

农民月入过万不是梦!利川人快点看过来…

他们的目光锁定你!利川公开选任人民陪审员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