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0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网友说:丁沟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2016-12-29 张广祥 丁中广祥

喜  报


何仁坤老先生的大作《丁沟的昨天》即将发表于江都日报,本平台特向何老先生表示祝贺,并广大网友报喜!

网友说丁沟

本平台26日发布《一位老先生的文字:丁沟的昨天》(可直接点击阅读)之后,反响之大,实在出乎我的意表。

的确,在历史上,丁沟是商贾云集、贸易散集之宝地,曾有“南有奔牛、北有丁沟”之美誉,繁盛辉煌,声名远播。何老先生的文字一下子让我们穿越历史,回到了以前,重温了过往。有网友也追忆起丁沟的昨天——

@刘立忠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苏南有个奔牛,苏北有个丁沟,丁沟名声大得不得了。

@华灯映月~jiang

打小就好奇丁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今日才明白这样的渊源。丁沟是我血浓于水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若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丁沟对我15年的养育,便是对我最深沉的爱。后来的这几年,因为求学而不得不离开可爱的丁沟,愈走愈远。然而,丁沟依旧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是我梦里时常出现的天堂。虽不知道丁沟的昨日是这样的繁华美丽,但却不妨碍我依旧对其现在的发展感到自豪。小小城镇,寄托了多少人的乡思,长长河水,传递了多少人的乡愁。尤其记得,曾经赶集时的快乐,尤其记得,那座桥上“水是家乡的甜,人是家乡的亲”的标语,尤其记得,放学路上的景色。无论天涯,无论海角,回到丁沟,看到边际田野的那一刻,心都为之沸腾。

@我是山泉

丁沟的得名,是因傍丁泰河而成街为镇。“丁”字的横上为河西(河西亦分南北,南为南市,北为张家街),横下为河东,“丁”字的竖钩把河东分为南北;早年的丁沟有三座桥,亦可称两座桥,一座为“八字桥”,驾设在这个“丁”字的横竖交接处,还有一桥架设在“丁”字竖鈎的中段,为南北通途;而河南河北之居民去往河西,河南的居民只要从“八字桥”的“撇桥”上过去;河北的居民去往河西,则从“八字桥”的“捺桥”上直接过去即可,非常便捷。从空中俯瞰抑或稍有想象力之人,足可想见这“八字桥”之妙之趣之神之活!这八字桥解放初还在。丁沟的得名跟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人工开挖的通渠三洋河没有关系,恰恰是三洋河的开挖,把丁沟的丁字形,变成了工字形,把“丁沟”变成了“工沟”。

@佴万定

据说时任江苏省省长的顾秀莲到江都县考察调研,有关部门责成丁沟呈送早点——丁沟水饺,得到领导褒奖。水饺制作人就是上一辈丁沟胡氏门中人,可惜江苏有名的小吃丁沟水饺现在是见不到了。不知这门手艺有没失传。

@缥缈峰

小时候记得随父母亲来丁沟赶早市,总得去趟老电影院西南角的饭店吃一碗馄饨,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特别香。

@小猪拱白菜二十年前很帅

小时候吃杨门寿(音)的臭干,八子桥北侧的水花饼,大会堂前小狗子的烧饼夹张志国的猪头肉,路口的食品店,桃酥,京果,柿饼,开口笑……朱家的大书,巷子里的康乐棋,丁沟大饭店(四岔路口)的鹊头馄饨,杂色小笼包!无限的怀念啊……

@生js

我舅爹解放前就在丁沟街上开杂货店,我父亲从一解放到公私合营一直在丁沟供销社的农付产品收购站,蚕茧站,直至退休。供销社人都称:老生。小时候大约七十年代吧每到寒暑假都在丁沟街上渡过,记得老收购站门口的河上常有兴化卖菱藕的,和卖鱼的小船,沿河住家从窗口吊个竹篮下去到船上买东西,巧在七八年我又考到丁中读高中,这辈子和丁沟有相当深的感情,七八十年代的丁沟绝不比现今的江南周庄,木渎等小镇稍逊半分,甚至比那些小镇更具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感谢丁沟养育了我,有空一定再回去看看丁沟,看看母校。

@ice tear

我曾听一位大桥的老者提过丁沟往日的辉煌!原来是真的!那位老者说当年为了去丁沟的集市抢占好位置,每天夜里就起床赶路!逢过时过节都不敢回家!可想当时的集市的繁华程度!!希望丁沟的明天越来越强!!!

@沈治涛

据祖辈讲起,若非倭寇当年在侵华战争中作恶多端,对丁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并放火烧了七天七夜,现如今江南古镇周庄根本无法与丁沟媲美。

回忆起来,心头不能不升起无限的自豪、满满的骄傲,甚至连非正宗的丁沟人也为丁沟点赞。

@亚州河豚文化研会徐权

何老先生笔下丁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真实写照,六十年代先生所说名处盛处本人都见过,感谢您。

@花文兰

身为丁中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我深感自豪。为何老先生点赞,为张老师点赞!

“美不美,故乡水。”此中情味,离乡越远,体会越深。一篇短文,更是勾起了了很多游子的思乡之情。

@华敏

何老先生。我家的邻居。丁沟黄廈。是丁沟镇的镇长哦。很佩服老先生的文采。我们作为70后。对丁沟的文化也蛮了解的。虽然不透彻。老先生写的一样样我们都有印象。何老先生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以前的丁沟。谢谢老先生。我们人在异乡。更加想念家乡。外面再好。没有丁沟好哦,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老街……想家了。

@蓉蓉

古老文明的丁沟,永不忘记生我养我的好地方。

@张月云

我爷爷开的顺泰米行就是南市街十家米行中的一家,听家长提及过,当时菜市场就在南市街,见了此文,才知道家里人说的都是真的。感谢丁沟老人,让我们离开丁沟的人做了一回有根的人。

然而,昨天所有的辉煌,已经变成遥远的回忆。因此,不少网友将目光聚焦今天,反思丁沟的今天。

@我是山泉

丁沟从六十年代起,兴起了江都县较早的作坊式的乡镇企业,到了七十年代有了在“丁”字横右角上的臭名昭著的化工厂,久禁不止,丁沟慢慢成了臭水沟,祸害百姓,遗臭百年!

@铁鸽之王

丁沟老街的今天着实没了往日的生气。所谓的城镇化建设将镇中心东移后,毫无规划,胡乱搭建,街不是街,巷不是巷的,不伦不类那叫一个乱子了得。唯有中学初具规模了些,有了苏北乡镇学校的雏形,但理应保留些史上留下的旧的建筑痕迹才好,便于我们返校时还能够找到些许回忆,哪怕留些梧桐树的树桩也行。

@谢安林

作为土生土长的丁沟人,我为丁沟过去的繁荣而骄傲,过去有着“穷宜陵,富丁沟,小小的樊川赛扬州”的说法。而现在丁沟表面虽繁荣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从我上学到参加工作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回到老家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只有看到拆的乱七八糟的景象,拥挤的人群、破旧的街道。希望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再现丁沟的繁荣!

随风而逝的昨天,带走了昨天的辉煌;悄然来临的今天,也许已经落伍,令人痛惜。但,我们大可不必哀叹,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丁沟的明天必将美好!让我们建设今天的丁沟的,祝福明天的丁沟吧——

@向日葵

丁沟永远繁荣富强,丁沟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森林

过去的繁华,不代表今天的辉煌!改革开放后丁沟的发展滞后了,望丁沟能借发展空港新城的机遇,再创辉煌!

@小鱼儿

期待明天的丁沟更美好!

@何根林

读了此文,让我们好象回到了昨日的丁沟。作为一名丁沟人,我引以为豪,相信明天的丁沟一定更好!

@田广庆

期待丁沟的明天也象丁沟的昨天!

@远征

父辈们写的是昨天,我们写的是今天,明天是留给晚辈们去写的。

@华灯映月~jiang

愿丁沟,永远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愿丁沟,永远都在发展,永远美丽繁华。


【往期选读】

一位老先生的文字:丁沟的昨天

我的高中老师——求学事儿追忆之一

我的小学初中高中——求学事儿追忆之二

我的高考——求学事儿追忆之三

我的高中同学——求学事儿追忆之四

本公众号非官方性质,乃老夫我个人主办。主要发布老夫我的个人动态、丁沟中学及周边的资讯、教育教学以及其他有意义或有意思的文章。敬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