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象七闸桥

杨佳兮 丁中广祥 2019-04-16

【往期回读】

扬州的“喊魂”    绍兴游

父亲和酒    阴阳损

我的一段爱情故事:挑酒糟

无法替换的经典记忆

印象七闸桥

江都  杨佳兮

男友是外地人,第一次来江都时,带他到七闸桥上走了走,说说那些年那么多可爱的人、有趣的事。


上幼儿园的时候,家从老街搬到河西去,一直到我升初中,整整七年,在桥上每天来来回回。那时候的七闸桥还是老桥,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经是斑斑驳驳,掺杂了大粒石子的粗制水泥的灰色模样。常听大人说起它的传奇身世:桥那么长,坡度那么大,是为了战备时军舰能通行的需要。在幼时的我眼里,它俨然是民国时穿灰色长袍的旧式文人,岁月沉淀后泰然处之的气质。如果说印象中的七闸桥是一张经典的黑白老照片,那么记忆里桥上的一整个童年,就是一部缤纷如画的微电影。


住在河西的人大多工作学习在桥东,每天伴着太阳升起过桥去,黄昏时分过桥回来。小学时的我背着大大的书包,早晨时间紧张就要在桥上狂奔,一边跑一边背过手抱紧书包。中午比较悠闲,可以站在桥头等约好的小伙伴一起慢慢悠悠晃去学校,或把同学喊到家里看完12点半江都台的动画片,再买根五毛一块的冷饮或棒棒糖,边吃边走。除了同学,在桥上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都是同一时段上学放学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混熟了,一路上叽叽喳喳、嘻嘻闹闹。老朋友也结交了不少,清晨都有在桥上健身的老人,每天遇见打声招呼:“爷爷好!奶奶好!”有位老爷爷总喜欢把礼物握在手心,然后轻轻放在我手上,都是些柳树的叶子、松树的松针,草长出来的种子什么的。


七闸桥不能通行机动车,正是如此,给桥两边的人们提供了一段干净、安静又安全充满乐趣的路程。一度时期,桥上增添了另一方风景,小商小贩摆起了各类地摊,卖水果的、杂货的,应有尽有。妈妈在桥上给我买过漂亮的红色小皮鞋,爸爸的老师在摆摊卖小松鼠,他送了我一只。白天是商贩的地盘,晚上成了纳凉的胜地,铺张凉席,河风吹过,摇着蒲扇消磨燥热漫长的夏夜。最糗的一次是爸爸喝醉酒回家,在桥上放声高歌,碰到一群纳凉的小孩在游戏,他竟然喊起口号来:立正!稍息!齐步走!121!最可笑的是那些小孩真跟着他排起队操练起来。


桥上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象更是精彩。下雾天,两边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前方的道路依稀可辨,仿佛就要飘飘欲仙;到了下雨天,孩子们疯掉了,许多蜗牛开始在桥墩上出没,缓缓挪动,留下银色的轨迹,小朋友们就一边观察着这小精灵,一边踩着水花闹啊笑啊;下雪天,连大人都疯了,那几年下了很大的雪,雪越积越多,在整个桥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大人小孩你牵着我、我搀着你,谁摔倒了,不管认不认识都扶上一把,下坡时有人坐在地上慢慢往下滑,路是难走的,人们却在狂欢呼喊。神奇的是,七闸桥上还会下树叶!桥身的水泥缝中长出很多小花小草,竟然还长出了一棵高大繁茂的榆钱树。一到深秋,风一吹,有的已完全变成浅粉色的圆圆叶片一阵阵飘落,树下的桥面铺了一层,梦幻极了。这一切,使得远离市区喧嚣的河西小区更像一个童话小镇,七闸桥成了通往现实生活的七彩桥。

小学毕业后,我家搬到了新区,也就告别了七闸桥。读高中的时候,听说七闸桥因为撞船事故而被爆破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它承载了我整个欢乐的童年,陪伴我长大。新桥建成后,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看、走了走。先进的双塔混合梁斜拉桥,漂亮的路灯,可通机动车,还保留着七闸桥的名称。看到匆匆过往的人们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我一下子释然了。


夕阳西下,桥上留下了我和男友幸福的合影。

来自江都日报,分享仅供学习,版权归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