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德培 | 过年随想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04-15

【往期回读】

家乡的饭局    闲品贺年卡

我的醉酒糗事    好日子慢慢过

重游大瀑布    我的垂钓春秋

上街跺脚    老屋门前留个影

一把干米饭   无所谓

没伞的孩子拼命跑

过年随想

江都   徐德培

【作者简介】徐德培:男,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金犬刚刚下课,八戒粉墨登场。在喜庆的鞭炮声和欢快的锣鼓声中,农历己亥年就要到了。尽管人们常把元旦称为阳历年,把农历年称为阴历年,但在中国真正能被称得上“过大年”的只能是阴历年,阳历年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过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若干年前“革命化的春节”曾经猛烈冲击过年,使年的气氛压抑、淡化。然而,老百姓明白“把根留住”的道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有机会,过年的氛围又浓烈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年不仅意味着有几天休息,吃几顿美餐,穿几件新衣,更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集中体现。


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情结,到“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刷新”现象,从压岁钱、压岁酒等压岁系列,到年夜饭、撞大钟等守岁传统,每个现象背后都隐藏着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镶嵌在厚重的历史画卷中,融化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一代代地流传下来。改革开放以来,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已正常进行,我们应该尊重了解并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但并不意味着把人家的文化盲目移植到中国来。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得扎根于适合的土壤中才能繁荣茂盛,这土壤就是这个民族的人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养一方文化。“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缘于水土之差异也。在国外吃过中国餐的人都知道,中国餐到了国外就不够正宗,总免不了渗进一些洋味。因此一些商家为了创造“节日消费”,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移到中国来,也免不了掺进些许中国的味道,很难替代渗入中国人骨髓的传统节日。

阴历年的时间与二十四气节中“立春”的时间差不多,所以阴历年又叫新春佳节,标志着冬季的结束、春季的开始。因此,除旧迎新是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似乎农村的除旧迎新比较彻底,除夕夜之前要清水缸、清粪缸、清垃圾、清理财务等。大年初一要穿上新衣服、新鞋袜,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初一早上起床看世界,可谓满眼皆新。其实,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新,还是确立新目标、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争取新成就。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最重要的,要有新思维、新理念,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孩子们早就激动地盼望着过年,反映了孩子们的求新求异求成长的心理。老年人过一个新年,就多一份慨叹,叹岁月匆匆,叹往事悠悠,叹青春不再,“白了少年头”。中年人的年总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忘记了激动,也没有来得及慨叹。说到底,年是一个时间单位,过一年,长一岁,在人生的道路上前移了一段,这是谁也赖不掉的。有人说:每当日历撕下一张,青春的花朵就凋落了一瓣。这话听着有点伤感,却也是事实。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珍惜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每一个新年,都是时间老人留下的脚印,他提醒我们,要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用有限的生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