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唐诗走近大唐10:清新如风的山水田园情怀(孟浩然)

丁中广祥 2021-09-06

【往期回读】

蒋勋说唐诗12集全

蒋勋说宋词9集全

康震品读古诗词80集全

《唐之韵》合集20集全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合集

还原真实大唐,演绎一朝百态民生

《千年烟月在·从唐诗走近大唐》

自唐诗中窥探大唐风貌

梳理历史人文脉络

透彻解析大唐风骨

大唐是中国历目前的一倾流觞,唐诗却蜿蜒着中华文脉最大的一枝分流。五千年文明过眼,唐诗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千年历史如烟,大唐始终闪耀着独特的风华。


初唐的朝气满溢,盛唐的风逸丰美,中唐的绮丽华美,晚唐的余韵悠悠。一首首文采斐然的诗作,一众鲜明恣意的诗人。


文字如流水,诗人如落叶,一叶叶飘扬在文字的漩涡中,流淌出独一无二的人生:在政客和文人间摇摆的上官仪;天地一月,孤洁傲视的王绩;半入尘世半出尘的王维;风姿恣意的李白;中规中矩的杜甫;才华飘逸的上官婉儿;霸气天成的武则天;晕染了一个时代如胭脂艳丽的薛涛……



历史的烟云如此厚重,却无法淹没大唐的风景。千年烟月在,风情不曾改。这份课程,是说唐诗,也是说历史。是讲故事,也是在讲情怀。


本课程分别选取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共四十余首唐诗,加以解析和阐释,顺应年代脉络,讲述历史风云,带领当代读者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唐朝,感受那个年代另类的波涛汹涌,还原真实的大唐百态民生。


音频目录

朝气初唐︱——霞彩万丈碧空晴

01:上官仪,文人到政客的失败转变

02:隐士与田园诗

03:残酷的人性

04:壮士一去兮,总被历史的长河淹没

05:一世流光,千年繁华

06:孤独是孤独者的墓志铭

07: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08:长歌英雄边塞梦

风逸盛唐︱——骄阳呈艳九州盛

09:千古诗僧入红尘

10:清新如风的山水田园情怀

11:杜甫真正的田园乡村生活

12:最后的都是最好的

13:盛世迷情享不尽

14:送别诗,另类的大唐文化

15:女道士,女性的庇护所

16:当飘然求仙遭遇尘世间的生灵涂炭

17:战乱之下叹民生

绮丽中唐︱——暖阳历历照晴川

18:淡泊与失意之间——柳宗元的渔樵耕读

19:大唐的一抹胭脂红(上)

20:大唐的一抹胭脂红(下)

21:寒食节,从宫廷到民间的森严等级

22:伪隐士情怀,真君子风度

23:唐代的夜市风情

24:唐代的踏歌习俗

25:美玉一出歌者苦

沧桑晚唐︱——斜晖脉脉也动人

26:千秋功罪千秋节

27:晚唐的求仙风气

28:闲做宫妃精妆面

29:末日狂欢

30:兴亡总被荒唐误

31:妆点末世灿烂的鲜花

32:唐代酒文化(尾声)

作者月满天心,70年代末女子,上学甚少,读书颇多,浪迹十年,终是幼稚,生活白痴,幻想达人。闲读红楼为趣,倦聆古筝怡情。文风无定,时嗔时喜,烟火与婉约并进,犀利伴温柔同行。2008年开始创作,已出版作品《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一轮圆月耀天心》《长相思不相忘》《总有一首诗,让你相信地老天荒》《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等。

千年烟月在:从唐诗走近大唐10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不同于隐士。他不抒怀,不惆怅,无愤世嫉俗之心,一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风格清新旷达,却又局限于山水田园,诗名虽有,到底局限狭隘,不曾涉猎田园之外的其他题材。孟浩然开盛唐田园山水之初局,也许因为这样的专一性,他的诗和王维并举,在盛唐占有一席之地。


孟浩然的诗,题材单一狭隘,却又得益于这样的单一,诗心和人生是一样的,一个专字会错失许多沿路的好风景,一个专字,又会让人领略到巅峰之上的别样风景。


孟浩然的局限,并不是一意孤行去攀高峰,他是受到人生经历的影响,人生的格局,便也是诗文的格局。孟浩然一生没有做官。仕途几乎无路可走,所以布衣终生,居于田园,家门临水,背依青山。他唯一的经历就是游历山水,这些足迹,为他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也局限了他的视野,人情世情官情,他皆不懂不通,眼界所及,环境所致。所以,他不抒发人生等感慨,亦无怨怼之言,不曾身处其境,反倒安然自在;心地也单纯,不太懂得人情世故,阿谀奉承那一套更是无缘,甚至,他连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中国官场人际间最简单的道理,都是不懂的。


据说孟浩然四十之后参加科举失利,王维想帮他引荐,以文采求个官做。在玄宗面前,他竟作诗道: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玄宗一听就生气了:你个老头,你从不曾求仕,怎知我不爱才从而弃你?


《唐摭言》记述玄宗听完这首诗的反应: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


唯一的机会,孟浩然错过了,他平生少有的抱怨之作,偏偏展示在玄宗面前。玄宗将他放还家乡,没再起重用的心思。


从此,孟浩然做官的梦彻底碎了,他也不抱希望了,生活、作诗,虽无包罗之才,但他笔下佳句、经典颇多。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如: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清新明朗,如风入过竹梢,燕掠浮水面,一丝丝,清凉生动,一点点,晕开一片清波。


李白似乎和孟浩然很合拍,不止一次赞他,比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可见,孟浩然虽然没有功名,名声却不小,是几乎名动天下的人物。


孟浩然经历简单如白纸,前半生居家读书,落笔成诗,清茶淡酒。下半生游历山水,遍访名山。也许,李白喜欢的,正是这种简单清静。官场上的虚伪太多,华丽太多,落魄文人的抱怨和清愁也多,唯有孟夫子,摒弃浮华,沉入田园。用一颗心,透彻且认真地对待身边之物,没有抱怨,亦不愤世嫉俗,实在是清静得很。


不止李白,当时的大诗人王维、张九龄,都跟孟浩然私交甚好,一方面是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一方面,亦是对他泰然处之世事的肯定。


孟浩然诗作淡雅清新,扑面如杨柳之风,但是他人却好美食,后来,更是死在暴食上。


命运不顺,美食是甜蜜的弥补,只可惜,身体的抗拒更盛大,公元740年,孟浩然纵情美食宴饮,诱发旧疾身亡。


死于享乐,并不淡泊,亦不光彩。



辛大大概是孟浩然的朋友,千年流光即逝,不知其人,因这样一首诗,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


夏天的傍晚,夕阳落下,暑热好像突然就沉落下去了,一轮月缓缓东升。忽与渐两字,恰似两极,一快一慢,亦是心情的影响。盛夏,天气炎热,眼看着夕阳落下去,有爽快之感。素月上升,是在愉悦的享受中,怀了淡然、美好的情绪,但见月亮一点点,移上天空,银灰遍洒。


诗人心情疏朗,清风渐起,散开头发,在大开的窗户边闲卧,一边乘凉,一边欣赏月色。他居住的住所太美了,难怪心情这样明快美好。不远处有荷花,有青竹,此刻,微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静夜里,可以听见露珠滴落在竹叶上的响动。这样的时光,美得让人心碎,必要琴音来配才不负良辰。只是,琴音起了,却无人赏,天大地大,是为一大遗憾。


这是孟浩然和王维的不同之处,王维是属于内心的,喜欢独白,可以对着月弹琴,对着山弹琴,对着林弹琴,他是孤独的,这孤独又是一种成全;孟浩然是热闹的,俗世的,他需要知音,需要陪伴来感知、分享美好,驱散孤独。


所以,王维对山水弹琴,和自己对话,孟浩然对月影清荷修竹弹琴,依然想念一个朋友,来分享此时的雅意良辰。他的诗是静的,心却是热闹的。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样的句子,本身就带着香气,爽爽朗朗的,看着都凉快,夏日消暑,无比适宜。


清旷,自然,不辽阔。男儿来说,确实不够浑健,却足够秀逸。


孟浩然壮怀的诗不多,只一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颇震撼壮丽。其余大多是这样清新之作,干净得就像天池里的水,碧波荡漾,湛蓝潋滟。


孟浩然对平淡乡居生活,是融入的,自然一体的,所以人诗一体,开盛唐田园山水之先河,纯为山水,只述田园。清淡质朴,极富生活气息,而不是走马观花。


如他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邻居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他去吃饭。诗人欣然而去,友人居住的地方简单质朴,是普通的农家小院,村子外绿树环抱,远处小山青翠,窗外就是菜畦和田地,两个人就在这样的院子里喝一碗老酒,吃一只烧鸡,聊一些闲散的话儿,都是关于春种秋收一类的话题,有一搭没一搭的。友情如水,也如酒,完全无需刻意。又约下了下一次见面喝酒的日子,九月重阳节,就着满院的菊花,想必也很美好。


没有诗书雅意,却韵致天成,很自然的农家画。


淡然却有味道,浑然却又分明,如清丽的女子,斜挽鬓发,插一枝梅花银簪,着一身素裙,行走在早晨的晨曦中,一派甜美静谧,就这么慢慢地走着,走着,意境浑然。


他不求境界,不拼见识,不讲道理,一味清美恬静。无官无权势无名利,倒也无困扰,乐得自在。反倒对生活之美有更专注的感情。


田园诗也好,隐士诗也好,他们都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感知来写田园,不融入,不深入,都是表面。这样的田园,是用来欣赏的,而不是用来生活的。真正的生活没有这么美,劳动,辛苦,粗茶淡饭,农人没工夫欣赏荷香,也不会闲卧窗边,听风赏景。


说到底,田园诗对于真正的田园,还是刻意了。



孟浩然开盛唐山水之先河,却始终居于王维之下,论才气清雅,俩人都不相上下,究人品,王维因在安史之乱中的转投,尚不及孟一生布衣,虽然无禄,却并无瑕。


说到底,孟浩然还是输在见识和境界。他一生简单,诗也简单。虽然情至,到底不含世情。王维宦海沉浮,历尽周折,对官情世情人情,都有颇多感慨和体悟,这些经历沉淀于心,自然成诗,格局境界深度,自然就有了。孟浩然的眼界见识,却只在田园,只在平淡人生之间,没波浪,无曲折,岁不顺意,亦无甚挫折。所以,纯粹山水田园的意趣,清远之外,王维比孟浩然多一些对生命与人生的洞悉,便高了一筹,因此,王孟未曾并举,孟一直居于王后。


文字最初,拼的是博学多才,中期,拼的是见识境界,最后拼的便是人品!王维和孟浩然之间,只拼到了第二层,胜负已分。


田园诗起于陶渊明,山水则起于谢灵运,到了盛唐,山水田园秉承一脉,互相依附。不仅仅是隐逸之作,盛唐诗人对山水田园的审美秉承之后,又高于魏晋,表象与意象合一,浑然天成。


盛唐天下安定,物质丰饶,文人的精神生活亦是丰富,文化复兴,庄园兴起,禅佛流行,老庄盛行,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充满了自由的风。文人们不再局促和没有安全感,身心都是自由的,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像孟浩然,虽然未能入仕,却甘于田园,毫无怨尤。他们入仕可大展宏图,出仕可栖身田园,心灵舒展自由。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句子,几乎是神来之笔,清旷疏朗,月入心怀。


另一首《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鸿雁南飞,客居思乡。但见孤帆远影,自己却无法登舟而去,是何等惆怅。想回乡归隐,又想寻个机会做官,虽然诗人纠结无比,依然写下清旷孤清之句: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可见,孟浩然的田园,是他骨子里的一个情节。仕途不顺,不懂诗情,恰好绝了他的念头,给自己下了真正的决心。于是,日后的孟浩然,便成了那个“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的闲散诗人,居住在“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地方,花香竹影,滴水可闻,夏夜有风却无声,宛如天籁人间,行云归流水,田园自在心头。这,是孟浩然的造化,心与身合一。这,也是后人的造化,得此佳句,读来,亦爽心清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音频,请收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