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满天心,70年代末女子,上学甚少,读书颇多,浪迹十年,终是幼稚,生活白痴,幻想达人。闲读红楼为趣,倦聆古筝怡情。文风无定,时嗔时喜,烟火与婉约并进,犀利伴温柔同行。2008年开始创作,已出版作品《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一轮圆月耀天心》《长相思不相忘》《总有一首诗,让你相信地老天荒》《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等。
千年烟月在:从唐诗走近大唐23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王建《江馆》
一
如果说王维是唐诗史上一位国画大师的话,王建就是一位素描高手。王维的诗,意境疏朗,清幽精美,含有禅意;王建的诗,则白描人生,处处皆是烟火,字字均是当世的人文风貌写照。
王维是诗性的,空灵的;王建则是俗世的,真实的。
在王建的笔下,大唐天空下,由宫廷到民间,无不被他刻画入微,呈现出一种真实气息,王建首先是时代的记录者,之外才是诗人。
王建不但擅长描述百姓的风俗生活,他还擅长写宫词,在宫词历史上,王建和后蜀贵妃花蕊夫人都是鼻祖式人物。花蕊生活在皇宫里,她的家就是宫里,所以她书写皇宫中的一切,包括情感、生活方式等等,所创作的诗词,绝大部分都是宫词,多描述宫人的情感和生活。王建不同,王建没有富贵的经历,对皇宫里的熟悉程度更比不上花蕊夫人,但是,他的宫词却超越了花蕊夫人,呈现出了更丰富的宫中生活内容。
王建存世宫词百首,有描写宫人情感生活的,如: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有描写宫人娱乐生活的,如:
宫棋布局不依经,黑白分明子数停。
巡拾玉沙天汉晓,犹残织女两三星。
这是写一群无聊的宫女,玩棋子的过程,快乐、专心,投入,连时间都忘记了,一直到凌晨,她们还兴趣不减,没有停止游戏的意思。
王建的宫词题材广泛,而花蕊夫人和前人的宫词,宫怨居多,王建却突破了这一禁忌,他写宫阙楼台、早朝仪式、节日风光,以及君王的行乐游猎,歌伎乐工的歌舞弹唱,宫女的生活和各种宫禁琐事。他不是诗人,他是画家,他也不是画家,他其实是一位史官,用另类的笔法,记录下了大唐的点点滴滴,从而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研究材料。如今,他留下的宫词,已经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史料,题材几乎是包罗万象,比历史书上记录的还要全面和详细。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说到王建的宫词: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
说明他的诗作极其珍贵,是历史和小说都不能比拟的。他的诗也写得好,描述清晰明了,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还原了那个遥远时代的生活场景。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唐王建宫词旧跋》说王建:后世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
仿写王建的人非常多,但是,都仿不到他的精髓。
此外,他亦以写闺怨著称,如: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几乎是白描笔法,没有华丽辞藻,也没有曲折表达,一落笔,便直奔主题,却又简单明了,有趣有味。
但,王建是贫苦之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潦倒的,四十多岁才当了一个小官儿,所以宫词之外,他对底层民众有着体察入微的感受,描写起他们的生活,也就格外的真实形象。如这首《江馆》,描写的便是唐代的夜市风情。
二
诗一开头,便点明环境,是临水的地方。水面上有细细的微风,微波荡漾,行走中,不但可以感受到风细细地吹过脸颊,掀起衣衫,还可以隐隐约约看见水里开着的荷花,一团团的影子,一缕缕的清香,都蔓延到岸上来。这样的居住条件,是生之福利,每时每刻,都是美好点缀。
诗人行走在这微风中,听水与水互相推挤的声音,感受到水波拍岸,静静的,柔柔的,如这夜色般,心情愉悦,连脚步都是轻盈的,美妙的。在这样的夜色里,不仅有水波,有荷花的香,不,绝不仅仅,他就像个不紧不慢讲故事的人,带着听众,向更深远的情节、向更美的风景推进。
风里有清越的歌儿,唱的是《采莲曲》之类的江南小调,委婉、动听、旖旎生香,如纱窗后,绰约的仙子,曲子和歌声都缭绕着,能听见,却不知道出处在哪里。
接下来,诗人终于开始说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水边的街道上,荷香怡人中,隐含着轻歌曼舞?如此恬淡的夜色里,是谁在唱歌?原来这里是诗人做客夜宿的小亭里。不远处,便是灯火明媚,水波也生情的夜市了。他是隔岸观察的,所以,一切都是隐约的,却又是洞明的。他站在小亭里,感受临水夜色,看荷花,听清歌,看人间烟火聚集在那里,把整个夜晚,装点得灯火通明,连水面上,都明晃晃映着人影儿。
他不写夜市上都有什么人,有怎样的买卖风景,或者有什么样的小商贩。他写小亭,写夜色,写微风过水面,写荷香漫漫来,写歌女清亮的歌喉自水面飘过来,如秦淮夜色中旖旎小调,也让人想起大观园里最小资最文艺的那位老太太,借着水面传音儿听戏曲的别致有趣儿的赏心乐事。他似乎什么都没写,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热闹而美丽的画面。画面中,夜色清浅,月色羞藏,小街上灯火全都亮着,人影穿过、穿回,满满都是红男绿女,有卖小吃的,有卖首饰的,也有变戏法的,大家在这样热闹的地方和时刻,感受满满的生之乐趣,悠然自在。笑声歌声传过水面,被对面小亭里投宿的诗人听到见到,感受到,于是,记录下来。他并没有身入其中,这样朦胧的感受,反而更美好。
夜市是白昼生活的延续,又比白天多一份婉约的风情,世界因朦胧而美,本该安静的世界陡然被热闹的人群和灯光打散,如惊慌的小兽,四散开来,独留一份恬淡在人间。因为这延续、这美好,人们心情愉悦,女子衣着鲜明亮丽,期望在夜色中更凸显出一份情调来。她们唱着歌儿,男子手持竹扇,阔步闲游,不一定买什么,看看,已经是好的。
旅宿是一件寂寞的事儿,却因为在异乡的孤独中突然遇见这样一处小小的夜市,心情跟着活跃起来。他欣然注视着别人的生活,也欣然接受自己的旅途寂寞。他的旅途,不愁眠,亦不思乡。他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也用心灵沉淀一份生之喜悦,所以,字字都落在恬淡处,将千年前江南水乡的夜市风情,远远地,展现在今人面前。
至于这夜市上都有些什么,各人读诗和想象的角度不同,千人间,或许就有了千种风情。
三
说起夜市,所有人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这样的画面:一街的灯火通明,烤串的香气,烟雾缭绕在夜空中,灯光都暧昧朦胧了起来;冰凉的扎啤,焦香的烤肉,各种玲珑廉价的小玩意儿;男人结伴儿去喝醉,女孩子们,淘一些喜欢的小东西,都便宜,并没有消费不起,也满足了心对获得的喜悦。小孩子最喜欢夜市了,旋转的电动玩具,会走路的木马,充气的城堡,闪烁的七彩小玩具灯。在夜市上摆摊的都不是真正的生意人,闲来无事的人或者想体验生活顺便赚一点外快的学生,还有下了班无聊的白领、蓝领,有躲避寂寞专门来凑热闹的人,大家鱼龙混杂,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热闹且世俗的世界,夜市是平民化的,吃和玩,都可尽兴。夜市也是俗气的,像戴着红花穿着绿衣的女子,走在街头,满心里都是欢喜。
夜市始于唐代,唐之前的人们还在遵循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将夜作为安歇的唯一目的。唐代的经济繁荣、发达,自然就衍生出了白昼之外的另外游乐、买卖场所,从而形成夜市的局面。
杜牧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中提到,江淮地区的草市,都设在水路两旁,富室大户,多住在市上。想必,就是王建所描述的这个样子了。想那曾经的大户人家,都流行住在水边上,市场中心,既得生活便利,又全了风水之利。因为古代人觉得,临水而居是最吉利的所在,水就是财,日夜不息,岂不是日夜生财?
夜市的形成,也是围绕着这样的繁华富贵处,就像王建所见所听到的一样,夜市是临水的,是富户人家集聚地,歌声是清越的,大约都是富户人家养来娱乐的歌女了。
他住的旅馆,和这样一处富户区临近,夜色里出来散步,自然远远望见和感受到夜市的风情。
《江馆》不过写了客宿江南之后,对夜市风情的所见所闻,若以之属于意境山水画的话,王建的另两首描写夜市的诗,则像细致入微的工笔画,将唐代的夜市风情,完全刻画了出来。
其一,《寄汴州令狐相公》:
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
机锁恶徒狂寇尽,恩驱老将壮心生。
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秋日梁王池阁好,新歌散入管弦声。
详细描绘了唐代夜市上的风物。通宵买卖店铺是很普遍的,也正切合了夜市都是临水的约定俗成,卖茶的,卖酒的,热热闹闹,灯红酒绿,通宵不眠。
另有一首《夜看扬州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说的是夜市上的灯火通明、直通云霄的景象。茶楼酒肆林立,买东西的,卖东西的,跳舞的,楼台亭阁。酒肆茶楼,商铺,都流行用歌女、舞女,招揽客人,她们彩袖招摇,歌声清越,吸引得顾客流连忘返。酒客、茶客、游客,灯火辉煌,人声鼎沸,通宵不眠,好个热闹的去处。奢靡处,但享人间春色无边。就算是到了家国凌乱的时刻,夜市依然如此热闹招摇,没人想一想国家的未来。
这是王建的忧思,夜市的热闹,凭空又多了些麻木。
唐朝有规定:城、坊、门市必须在日头一落就关闭,城市里面普遍夜禁,连燃烛张灯也有限制,若有违犯,要受到处罚。真正属于市民的夜市很难出现,但是商品经济决定一切,随着唐代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冲破了坊市制度的界限,唐代后期的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夜市。
所以,夜市出现在唐代中晚期,正好是王建生活的这个时期。早先是没有夜市的,制度不允许。
唐代商业繁荣,中唐以来更有进一步发展。不但大都市有繁华的商业区和笙歌彻晓的夜市,连一般州县也设有商市,甚至在州县城以外的交通便利地点也有形形色色的草市、小市。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也写过: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其中也提到夜市卖菱藕。可见夜市里,不但有茶酒彻夜营业,还有丰富的生活用品交易,确实是非常热闹,也很实用。百姓们白天劳作了一天,晚上逛逛夜市解解乏,顺便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什么的,然后回家睡个美美的觉,百姓的生活因为夜市而便利不少,也增添了不少乐趣。富人呢,可以在酒肆间,循着美人的轻歌曼舞而去,或者干脆去乐坊间走一遭,红香脆软胭脂红,姑娘们比春色更柔情,这也是夜市的一部分。
所以说,唐代的夜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夜市,而是带着一丝风情和暧昧气息,出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却,依然可以给旅人带来一丝愉悦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