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唐诗走近大唐31:妆点末世灿烂的鲜花

丁中广祥 2021-09-06

【往期回读】

蒋勋说唐诗12集全

蒋勋说宋词9集全

康震品读古诗词80集全

《唐之韵》合集20集全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合集

还原真实大唐,演绎一朝百态民生

《千年烟月在·从唐诗走近大唐》

自唐诗中窥探大唐风貌

梳理历史人文脉络

透彻解析大唐风骨

大唐是中国历目前的一倾流觞,唐诗却蜿蜒着中华文脉最大的一枝分流。五千年文明过眼,唐诗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千年历史如烟,大唐始终闪耀着独特的风华。


初唐的朝气满溢,盛唐的风逸丰美,中唐的绮丽华美,晚唐的余韵悠悠。一首首文采斐然的诗作,一众鲜明恣意的诗人。


文字如流水,诗人如落叶,一叶叶飘扬在文字的漩涡中,流淌出独一无二的人生:在政客和文人间摇摆的上官仪;天地一月,孤洁傲视的王绩;半入尘世半出尘的王维;风姿恣意的李白;中规中矩的杜甫;才华飘逸的上官婉儿;霸气天成的武则天;晕染了一个时代如胭脂艳丽的薛涛……


历史的烟云如此厚重,却无法淹没大唐的风景。千年烟月在,风情不曾改。这份课程,是说唐诗,也是说历史。是讲故事,也是在讲情怀。


本课程分别选取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共四十余首唐诗,加以解析和阐释,顺应年代脉络,讲述历史风云,带领当代读者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唐朝,感受那个年代另类的波涛汹涌,还原真实的大唐百态民生。

作者月满天心,70年代末女子,上学甚少,读书颇多,浪迹十年,终是幼稚,生活白痴,幻想达人。闲读红楼为趣,倦聆古筝怡情。文风无定,时嗔时喜,烟火与婉约并进,犀利伴温柔同行。2008年开始创作,已出版作品《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一轮圆月耀天心》《长相思不相忘》《总有一首诗,让你相信地老天荒》《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等。

千年烟月在:从唐诗走近大唐31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吴融《卖花翁》



花对生活和心灵的妆点,没有人不喜欢,尤其是女子。盛开的鲜花就像自己的青春,擎一枝在手,插一朵于鬓,花面人面两娇艳。


唐代已经有了用鲜花妆点居室的习俗,街上,便相应的产生了卖花人这种生意,大多都是老翁,种花、养花,然后用担子挑着,到城市里卖。生活贫寒的人,是不会有闲情逸致在瓶子里供养一枝鲜花的,一是贵,买了不划算,不如买几棵青菜全家还能作为口粮;二是没空欣赏和打理。当贵族公子小姐们百无聊赖,对着瓶中供养的鲜花清愁别恨,或者作诗一首的时候,贫寒人家的儿女,已经拎起锄头或者坐在纺车旁,将自己陷入单调的劳动中。


卖花是有讲究的,鲜花要鲜艳,要嫩,要含苞待放,要水灵,这样供养在鹅颈瓶里,才美丽娇艳,芬芳无限。所以,卖花人都是绝早就剪下花朵,放进担子里,颤巍巍挑进城市叫卖,那花朵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宛如美人的眼泪,剔透着,暗含着清愁。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大早,卖花人就开始在门外叫卖了,爱花的小女子飞跑出去,买一枝带着露水的鲜花,斜斜插在鬓边,云鬓斜簪,鲜花点缀,天然一段风情。在镜子里左照又照,越照越觉得好看,于是跑到丈夫面前,娇嗔着问:喂,你倒是说说,是我好看呢,还是我头上的鲜花好看?


聪明的男人自会回答:当然是花面人面交相映,相得益彰啦!


吴融笔下的卖花翁,没有走街串巷,而是直接将两担鲜花挑到了富人区,为什么呢?因为如今这乱世里,只有富人区生意才好啊,只有他们还有闲情买花,享受生活。


欧阳修《青玉案》也有写担酒买花: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宋代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也讲了卖花人这个行当:


香罗初换裌衣新,除却垂杨不是春。

昨日街头骑马过,眼明犹见卖花人。


可见春天,是卖花人最活跃,生意最好的时候。人们在物质的满足之外,对精神和美的追求就会更近一层。



吴融生活的时代,昭宗在位,黄巢起义,君王无为,百姓受苦,可是统治阶层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长安城弥漫着奢侈的生活习惯,买鲜花点缀居室只是其中之一。诗人截取了这样一个买鲜花供养的侧面,表现贵族们在乱世中维持的奢华生活。


鲜花是美的词儿,而美是享受,是安静生活的点缀。如果家里常有鲜花点缀,女子鬓边总能插枝时令鲜花,亦会花赠人面。但是,当一个社会只有一个阶层可以享受到这样美的待遇,另一部分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时,就不正常了。


这也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贵族和富人们,可以每天用鲜花妆点生活,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美好,普通民众却生活在饥寒交迫中。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说卖花翁并没有沿街叫卖,而是直接将鲜花送入了大户人家,说明他们已经形成了长期的买卖关系,说明这些人家,是买花大户。


烟和露,说明鲜花的鲜嫩,挂着露珠,水灵可爱,品质上乘,数量巨大,而这样品质的鲜花,价值也是不菲的。


许氏和史氏,并不是实指,而是说明,这是富贵到顶的人家。许姓和史姓,都是汉宣帝时的外戚,真正的皇亲国戚,皇后的亲戚,封侯列爵,当世显贵,跺一跺,京城里都要颤几颤的人家。后来,史家和许家,就被特指为豪门巨贾之家,和皇家关系密切。而和皇家关系密切的人,都是统治阶级。


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这世上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比如春光,比如碧绿的小草和春天鲜艳的花朵。可是如今,这一切,都被贵族豪门据为己有,他们需要大量的鲜花,插瓶、插鬓,将生活妆点得春意盎然、五彩缤纷。于是,越来越多的卖花人,将春天鲜嫩的花朵采摘下来,挂着露珠,一车车送到豪宅里去。


豪宅锁住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的财富,锁住了底层的命运,现在,他们又锁住了本该属于春天的鲜花。


没有了鲜花的春天,如此寂寥、无趣,像天空失去了蓝色,也像河水失去了青碧。


于是诗人感叹说:你们啊你们,你们聚敛了人间财富,你们集中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你们还想将整个春天的花朵都锁在这深宅大院吗?


这无力的诘问,无妄的感叹,似春风,其实是诗人对社会的绝望,通过鲜花这样一个横切面,真切体现出一个不平等社会所带来的一切社会隐患。


吴融是唐昭宗时代的诗人,目睹社会之荒唐颓废,上层的奢华生活和下层的贫苦对比,文人的责任感和无力感,让他生出了深深的憾恨。但是却,惆怅东风无处说。



在唐代长安城就盛行室内供养鲜花的风气。


白居易亦有《买花》诗,真实地反映了这种流行风气,只是,白居易说得更深刻,对底层也更悯恤一些: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春天来了,整个长安城车马喧腾,热闹非常,牡丹花盛开,花团锦簇,犹如人间天上。这样雍容美丽的鲜花,是落入凡间的仙子,美不胜收。各大户人家争相买花,希望将最美的花朵收入自己家的园子里。花的价钱不一、品种不一,品相好的,自然贵,品相差一些的,就便宜些,生意人和买花人,都懂得性价比。但是这里的牡丹花,实在是品种上乘,花朵鲜艳,连叶子都翠绿可爱。它们是美好的象征,也是财富的象征,主人十分珍惜这些花儿,用篱笆精心将它们围起来,还给花遮上了帷幕,将它们一束束扎起来,等待买家。那小小的一束花就是五捆白绢的价格,怎能不精心对待。


唐代的白绢布匹,流通于市,和金银等值,所以五捆白绢,价值不菲。


买花的人和卖花的人,从来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之处,仿佛生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富人需要鲜艳的牡丹花,表达爱情,供养居室,或者送给女主人插鬓,唐代的女子都雍容华贵,牡丹花最衬她们的娇颜。


牡丹们被精心呵护着,买家喜欢,五捆绢出得心甘情愿,养花人需要钱,甘愿精心照顾牡丹。


诗的转机来自一个路过的老农,他无意中来到这买花种花的地方,见牡丹被娇养得比人还精贵,见买花人一掷五捆珍贵的白绢买一束鲜花,不禁感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了。


一句点睛,说明贵族人家对一束鲜花的需要,抵得上十户穷人家的赋税了,原来,重税之下,权贵们拿了农民的钱,都用来享受奢华的生活了。


买花、赏花、爱花,是很正常的情绪和需要,鲜花本来就是世界的点缀。只是,用本该用于国家建设人民保障的赋税来享受权贵人家自己的奢华人生,就有些过分了。


花是无罪的,有罪的是人。无论什么样的世道,鲜花自美,不同的是,统治阶层在麻木和责任之间转换。


写《卖花翁》的吴融,和写《买花》的白居易,还有那些用无数鲜花妆点了生活的贵族阶层,他们统统都没有想到,这每一朵鲜艳欲滴的鲜花,都是对末日繁华的最后妆点了。

【音频,请收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