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意中国10:地震 | 1000年前,古人用这些方法预测地震

诗词世界 丁中广祥 2021-09-06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 | 合集80回全

蒋勋新说红楼梦 | 合集120回全

蒋勋这一代 | 合集7集全

杨雨品诗词 | 合集120集

蒋勋为你读诗 | 合集40集全

重要声明

本文已获诗词世界授权。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更多精品资源,见我号菜单栏“老夫广祥”—“精品资源” 。


作者:叶寒   主播:刘炜


百期经典“诗意中国”百期经典文化传播“诗意中国”系列,由湖北之声与“诗词世界”联合出品。
FM104.6湖北之声《炜炜道来》分享艺术领域有趣的一切。每天13:00--14:00播出。

友情提示:文末有音频


2019年6月17日晚22时55分,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了6.0地震。此后一小时内,共发生了5次地震,四川各地及邻近省市均有强烈震感。距离2008年5.12汶川地震已有11年了,生命的考验再次迅猛袭来。


消息传出,消防队员们也在第一时间带上生命探测仪、热像仪、应急装备等出发前往灾区。而在这次地震中,提前14秒的预警则在生死一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在洪水、泥石流、台风、地震频频爆发的中国古代,古人们在一次次毁灭性的打击中,同样积累了许多防御地震的经验。


从夜观天象到张衡的地动仪;从震前的“震兆六端”到利用巧夺天工的榫卯结构构筑结实的建筑物......在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人类从来不曾丧失信心。


 

1


第一台地震预测报仪器

——地动仪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二年,西周出现地震,三川皆震,这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地震。《史记》记载的三川指的是泾水、洛水、渭水,这次地震甚至使得江河都为之枯竭。


而在《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中也有对这次地震的记载,诗中写到:“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豖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高山崩塌,深谷化为山陵,江河沸腾,电闪雷鸣,足以见出这次地震的破坏力之大。然而在当时古人的眼中,地震却是“阴阳失衡”所致,与人类尤其是帝王的不作为有关。


一位叫伯阳甫的大臣认为,周幽王宠爱褒姒,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这次地震便是上天降下的征兆,预示着周朝不久便将灭亡,用以惩戒世人。


这当然是由于古人的迷信思想,对自然规律缺乏了解。


事实上,自周朝以后,历史上又发生了许多次地震。而古人便依据相关记载,渐渐积累了许多有关地震的经验。



在相关历史记载中,汉代的张衡最为著名,他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地震预测报仪器——地动仪。


范晔的《后汉书 张衡传》记载:“阳嘉元年,(张衡)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意思是说,每当地震之时,哪个龙口掉出来铜丸就说明相应的方位有地震发生。而这种机器是否真的有用,历史很快就给出了答复。


史书上记载:“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曾经有一次,地动仪有铜丸掉出,但是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大地的震动,于是一些学者们就怀疑地动仪的作用。但是数日之后,驿站传来消息,铜丸所掉出的方位陇西果然发生了地震。从此以后,人们都对地震仪的作用深信不疑。



2


地震前的震兆

“震兆六端”


尽管千百年前人们的科技水平并不发达,也没有我们如今先进的检测仪器,但是聪明的古人还是用自己细致的观察,总结了许多地震前夕的震兆。


比如“震兆六端”,指的是分别从井水、池水、风浪、光线、云彩、气温等六个方面预测地震。


“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汁,泥渣上浮,势必地震。”井水本来平静无波,却在片刻间有如浑浊的墨汁般,泥渣都升到上方,就代表将有地震。


“池沼之水,风吹成毂,行藻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势必地震。”池沼之中的水来回波动,有泡沫不断上腾,如同煎茶般,也是地震来临前的征兆。


“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萍溷,此为常情;若风日晴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势必地震。”大海之上,原本风平浪静,却在突然间有汹涌浪潮涌起,就预示着地震将要来临。


“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势必地震。”夜半之时,一片黑暗中突然有光明照耀,如同白日,地震则势必来临。


此外还有如“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时值盛夏,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受冰雪,冷气袭人,肌为之粟,使必地震”,晴朗的日子里突然有黑云蔽空、酷热的日子里突然有袭人冷气,同样是地震前的预兆。


民间还曾流传过这样一段口诀: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3


抗震建筑——故宫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经受600多年的风侵雨蚀而始终屹立不倒,并作为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可谓是一个奇迹。


有历史记载,仅在这几百年间,北京发生过约200多次地震,其中包括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能在这一次次足以令山河变色的震动中巍然屹立,故宫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人们的智慧。


原来,故宫在建造之初,那些能工巧匠们就已经将抗震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进去。而那巧夺天工的榫卯结构,便是将故宫联成稳固一体的“桥梁”。


中国的榫卯架构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就已经出现。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就起到了连接作用。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从而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就在不久前,英国电视台第四频道制作了一部故宫专题纪录片。其中,故宫模型抗震测试成为了焦点。


这个测试中,4级、4.5级、5级、7.5级直至9.5级乃至更高烈度,尽管整个模型由轻微晃动,到大幅晃动,甚至两面墙体都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但整个模型最终还是经受住了考验,稳稳当当地站在了原地。


这一实验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古人们巧夺天工的构想,及与自然灾害永不妥协的抗争精神。


 

地震给人类造成最直接最普通的灾害就是房屋建筑的损坏。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


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在抗震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盘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千余年来,独乐寺曾经历了28次地震,其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8级以上强震,“蓟县城官廨民舍无一幸存,观音阁独不圮。”1976年唐山大地震,整个大木构架仍安然无恙。


独乐寺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斗拱起到了主要作用,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七层木块的相互交织,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


古代建筑凝结了中国古人的抗震智慧。



在古代,并没有有效的地震预测系统,但是古人针对地震早已建立了一套及时的救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这套救灾制度已经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几乎涵盖了救灾工程的各个方面,具有现代救灾工作的雏形,而与救灾相对应的还有严厉的处罚耽误、妨碍救灾官员的制度。


而从唐宋以后,民间力量就开始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尤其是明清时期,不管是官员还是富商,都主动捐款赈灾,救助灾民生活,“阖省大小各官,捐银与在城贫民盖房。”


在灾难面前,邻里抱团,共渡难关,这种“众志成城”也是古代所提倡的。康熙十八年七月一次地震后,康熙便号召灾区老百姓互相帮助,“两邻十家户,有互相存恤之义,可协助修理”,以尽快恢复家园。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从宜宾地震到11年前的汶川地震,再到1976年震撼世界的唐山大地震,霎时间山河破碎,悲恸至今难消。


虽然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就无能为力。一路回溯至古代几千年里有历史或无历史记载的地震,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从来不曾停息。千百年来,我们由最初的总结经验、用粗糙的工具试图预测灾害的来临,再到如今运用发达的科技手段,在与灾害的一次次交手中不断成长。在应对自然灾害中,总结经验、增长智慧,把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灾害无情,但人可更有为。我们艰难而执着地与灾害抗争,在灾难中凝聚不屈的力量,书写下人类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关乎苦难,关乎奋斗,关乎永不止息的人类的抗争。

【好消息】《红楼梦全本有声剧》120回已经更新结束,如需购买请与我(微信jddzzgx)联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