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佛教的区别
佛教初传中国,国人不能接受,乃以老、庄学说诠释佛理,称为「佛道」,因此相似之处不少。但以基本教义而言,道教相信感应,主张修心炼性,佛教主张慈悲,相信明心见性,道教徒希望得道成仙,神仙是道教最高的人格表现,佛教徒希望涅盘成佛,极乐界是佛教向往所在。道教多神论,富强烈民族色彩,无末世论,是积极的宗教,佛教不供神明,不重家庭观念,教信者寻求解脱,有末法论,出世思想浓厚。道教以宫、观、庙、府、殿、坛为道士、女冠祀神阐教之所,乾神称天尊、上帝、大帝、帝君、真君,坤神则称元君、母、后、妃、夫人,护法神称灵官、天君或元帅,瘟部神或保境神多称大王、千岁或王爷。信者以传度或奏职为入教之阶,号称三清弟子,高道则称真人、先生、**子或仙子,神职人员名为**仙官或**仙卿,用法名,但冠以本性,以拱手为礼,仪轨称为斋醮,不尚血食之祭,修者功行圆满时,称为飞升或羽化,家居时应设神位及祖先位。
佛教以寺、庵、精舍、兰若为僧尼礼佛修持之所,礼拜对象为佛、菩萨、罗汉,护法为韦陀或伽蓝,其众以皈依为入教之梯,自称三宝弟子,以合十为礼,其教义称为佛七或法会,出家男众曰比丘,女众曰比丘尼,在家男众曰优婆塞,女众曰优婆夷.出家众用法名,去本姓改姓释,不拜神及祖先,与道教徒同样穿海青,功满则曰圆寂或涅盘。至于道院、道堂或佛院、佛堂两教均有,最好冠以教名,以资识辨。佛、道二教为了保存纯净的宗教文化,不希望民间对佛、道二教有杂揉混同的现象。
相传妈祖是观音的化身,这是没有依据的传说,但妈祖的师父是道士玄通,却是妈祖在世时的事实。妈祖随玄通学了玄微妙法逐能变化莫测,玄妙秘法则系道法而非佛法。妈祖道成而白日飞升,飞升又系道者成道的终极目标。妈祖得道后,历代帝封分别以夫人、天妃、天后、圣母为号,也都是道教的称谓。妈祖的祠宇亦以道教名称「宫」、「庙」为额而不称寺庵,法身不穿僧衣,均足证明妈祖是神非佛,至为明显。
妈祖出身福建沿海之湄州,故成海上保护神,并为福建大部份地区之保境神,台湾先民来自闽海,且海上谋生者众,故妈祖信仰特盛,但妈祖信仰是宗教性的,妈祖系道教神的事实,自不容后人分割,分化而代祂变更宗教教别。
到底道、佛两教有何不同,讲起来道教与佛教,在立论的基础上实有相异之处,而作风上就有大大的不同了。佛就是教人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色亦空,无色亦空:凡物之过程,成住坏空,终归于空,有亦是空,无亦是空,禅宗顿悟,旨在悟空。是故,讲来讲去,总是一个空字了。道教就是教人纯有:天地有道,由无生有,一有永有,无中有有,是谓妙有:道生一,即有一,一生二,即有二,二生三,即有三,三生万物:万物生有,自然因动而生变化,长生长化,而无止尽,有则恒有不会再返于无,天地有灵,灵亦永有:无无为妙有,妙有为无无:道为有根,则有道,道永言有,故有神境,则有天人相发,天人相应,天人相显,天人相通,天人相感,而道成。是故,佛门不言空而悟空,道门不悟有而言有。按我国黄河流域,居民朝出而逢和尚尼姑,必急速回转,盖有落空之兆,若逢老道或道士,必高兴为礼,盖前途光明有望,已见吉祥之徵,但佛教宗派很多,流行中国的十大宗派,照「南湖录忆」的说法,仅「性」「相」两宗,系来自印度,其他诸宗,皆为中国人士所创立。
中国人的学问,一种以儒学为宗,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近景。一种以老庄之学为宗,讲求超物象,移天上于人间的远景。以近景而言,有景可即,以远景而言,亦有景可望。因是中国人所创立之宗派,其难超出一个「有」字,因是虽有佛学之创见,仍未离开道学之基础。道教讲传录(现汇编为道教通诠,华冈出版公司出版)里,对于道教教义及其中心思想说的很多。人家总说佛老之学,都是消极的,这点我们不敢苟同。「空」则自然流入消极,道还可说:「有」则有希望,可以鼓励进取,无为而无不为,你能说有消极的意思吗?就老子的说法,虽有辞尊、居卑、谦退、容忍、不为天下先的说法,是把握着蓄势待发,以退为进的姿态,这哪里有一点消极的意思? 所以中华民族,是道教民族,是讲礼让的民族,先礼后兵的思想,一直贯穿在人民心目中。教义方面既有这么大的出入,而教规、教仪、教派方面,因之也有特殊的不同了。
佛教之三去:去姓、去发、去须。
道教之三留:留姓、留发、留须。
本篇图文全部转载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小编会在最短时间删除。
命运因人而异
预测了解命局,扬长避短,增加好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