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真情一片到永远

2016-10-20 张家鸿 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金说:“我不会在亡友的墓前说假话,我背后已经筑起了一座高坟,为了准备给自己这一生作总结,我在挖这座坟,挖出自己的过去,也挖出了亲友们的遗物。”通常来讲,别人的“遗物”总让人觉得冷寂悚然。可是,用心的读者读过《风雨故人》之后自会发现,这份遗物恰恰是巴金在离开我们十余年之后,被巴老的文字编织并散落于人间的一串串珍珠,里头蕴含着真情,以及真情带来的温暖。


之所以“真”,不仅仅是因为巴金一路走来得到的鼓励与收获的感动,更因为巴金对于提携自己的诸多师友,采取的不是一个仰视的观察角度,而是始终持有一颗平等之心。《怀念鲁迅先生》中,巴金毫不掩盖地讲述了先生曾有的不堪,“有些人同他接近,后来又离开了他;一些‘朋友’或‘学生’,变成了他的仇敌。但是她始终不停脚步地向着真理前进”。巴金没有为贤者讳,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当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大美不言,先生伟岸的形象自会在读者心中悄然树立起来。

《怀念马宗融大哥》中,巴金提到,“我们有一个习惯:写纪念文章总喜欢歌功颂德,仿佛人一死就成为圣人,私人的感情常常遮住作者的眼睛”,可见巴金是不喜这种文章的。巴金对于友人的缺点,也照直写出,“马大哥不是知名学者,著作很少,平时讲话坦率,爱发表议论,得罪过人,因此路越走越窄,生活也不宽裕”。这才是生活化的本真的友人面貌。

回想当初,拥有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友情,生活在友情的包围圈里,巴金的内心是感到知足的。“在青岛他把他那间屋子让给我,我可以安静地写文章、写信,他可以毫无拘束地在樱花林中散步”,“他”是沈从文。对一个人来说,身上最可宝贵的不是名利、财富、地位、权势等因时因地而得到的东西,而是别人牵挂于己的友情。巴金喜用“怀念”二字作为文章的标题,字里行间寄托着他对师友们的真情实意。写到陆蠡,他说:“有一个时期,我们还梦想着第二天早晨他提着一只箱子在外面叩门”,是满脸歉意还是满面春风?对友人的想念竟深止于此,友人离散带来的是入骨入髓的疼痛。

巴金还说,“还有人把文章作为应酬的礼品,或者炫耀文学的技巧,信笔书写,可以无中生有,逢凶化吉,夸死者,也夸自己”。从巴金的文字中可知他对这种文章已经达到反感的程度了。巴金在许多场合里说过,他不是想当文学家的人,他之所以提笔写下这许多的作品,只是因为情感释放不得不倾诉而已。我手写我心的人,又岂会在乎所谓的文学技巧?不管夸奖,还是批评,巴金都守住了真实的原则。他也不夸自己,对待自己的是严苛的自剖与反思。

我想说,像《风雨故人》一书中这样的文章不易写,感情的流水如果控制不住,就会漫溢过多,掩盖了真相。感情的迸发并非不可取,只是要把它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也不能冷冰冰得不流露点滴情意,否则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怀念?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是清代大学者孙星衍撰写的一幅楹联。身处逆境时,倘有故人前来关心与探望,不正是人生的春秋佳日吗?巴金从成都的大家庭里走出,走南闯北,一生经历数不清的磨难与风雨,当他提笔写出这些怀念友人的文字时,当是他一生的美好时光吧?作为巴金的读者,我真心为这个晚年尤为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奔走的老人感到高兴,这些友情不就是对辛劳一生的他最好的慰藉吗?

师友们点滴的光芒洒落在日常的言行中,让人读来没有任何距离感。茅盾“看过采用的每篇稿件都用红笔批改得清清楚楚,而且不让一个笔画难辨的字留下来”,由此,“我才懂得做编辑并不是容易的事”。每次谈及正在兴建的各大博物馆,郑振铎总是那么兴奋。“他多年来的心愿就要成为现实,那样堂皇庄严的建筑将体现一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巴金禁不住慨叹不已,“他为我们民族保存了多少财富”。

“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我决不忘记”。在这些优点面前,巴金有堪称严苛的自剖意识,不仅仅是自知不足,更是常常愧疚自己没有写出心目中的友人,因而愧疚感随心带着,不能轻松卸下。说真话诉真情的巴金,是坦荡如砥的巴金,同时也是一向自省自剖的巴金,“真”不仅是巴金晚年自我设立的道德标准,也是他一生写作的终极目标。令人心中颇有不甘不忍的是,巴金文中传来的接二连三的感伤与叹息:方令孺在文革时的悲惨遭遇与含恨离世;本来已经印好的批判郑振铎的文章在他因公逝世后,才临时抽掉了;老舍“在红卫兵上了街,危机四伏、杀气腾腾的时候,他还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想以市文联主席的身份发动大家积极参加“文化大革命”。他们是现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他们也是会哭会笑的普通人,他们的遭际应当引起后人的深深思考……

巴金经典主题系列——

《风雨故人》《短章》《说真话》

《海的梦》《爱的十字架》《憩园》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中国青年出版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