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在线学习》杂志 记者盛雪云 北京报道

 导读

面对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期,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打造区域学分银行系统, 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 关注基础教育学生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模式改革 ; 响应依法治国战略, 建设重庆市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基地 ; 开展教师培训课程众筹研究, 促进教师培训资源供给侧改革 ; 以教育改革引领继教转型。 如今, 西南大学的网络与继续教育已经从单维度教学转向综合性教学、 研究和社会服务并重。

陈恩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作为全国较早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普通高校之一, 西南大学自 1956 年起兴办成人教育, 2001 年开办网络教育, 2010 年整合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 组建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历经 60 余载发展变革, 早已形成多类别、 多学科、 多形式、 多层次、 多专业的办学格局, 成为中国继教领域特色鲜明的一极。

  

发展布局 :注重差异化和特色化


  多年来,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立足重庆, 面向西南, 服务全国, 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近年, 我们采用多方联动、 协同治理的办法, 以合作交流筑构网络与继续教育平台,以点带面, 建构全国性的教学服务体系。”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恩伦说道。

  在社会服务方面, 学院努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建设系统的中小学在线法治教育微课程资源, 完成对重庆市城乡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全覆盖, 设立“重庆市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基地”。 着力解决重庆市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教材建设滞后、 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深入开展中小学法治教育微课程资源建设, 建设重庆市中小学法治教育门户、 法治教育“三中心”、“两库一平台”, 实现重庆市城乡中小学法治教育“四化” 全覆盖, 为提高重庆市中小学法治教育水平贡献力量。 另外, 学院还承担了重庆市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平台开发项目。

  自 2012 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教育部‘国培计划’ 远程培训国家资质机构” 以来, 学院先后承办了教育部示范项目, 重庆市、 河南省、云南省、 广西省等省市的“国培计划”, 及区县市的多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培训学员达 50 余万人次。 同时, 还开展了教育培训、 农业培训、 信息化培训及其他综合培训等短期集中培训, 共计培训学员 30 余万人次, 目前, 在培学员 7 万余人。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秉承“高质量的培训是给教师提供的最好福利”的理念,集优质的师资、 专业的培训研发力量, 悉心打造一流课程, 构建了多样化的网络研修模式,推动教师将网络研修、 实践行动研究相整合,践行研训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通过搭建“互联网 + 网络研训” 平台, 构建网络研修学习社区, 实施“教研专题化、 科研培训化、培训课程化、 研修一体化” 的工作策略, 促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融合。

  “当前, 继续教育培训业分化越来越细,千篇一律的跟随型培训项目很难立足。 因此,差异化、 特色化发展是摆在继续教育学院面前最重要的课题。” 陈恩伦如是说。

  虽然开展多类别、多学科、 多形式、 多层次、 多专业的培训项目,但学院一贯注重规范管理, 以教育质量塑造网络与继续教育品牌。 目前,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实施, 强化对招生宣传的监控、 严格内部办事流程及规范。 2017 年将全面实现移动学习, 满足智能手机端、 PAD、 PC 多终端学习需求。

  经过数十年的布局发展,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现已拥有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5 门、 学历教育网络课程 788 门、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科资源 141 门、 继续教育课程68 门、 专题 2737 个。 向社会免费开放网络课程 80 多门、 视频学习资源近 40 门, 是开放资源联盟高校中开放资源最多的高校。

  

改革创新 :教育改革引领继教转型


  近年来, 成人教育的发展进入瓶颈期,继续教育开始艰难转型, 为了建成国内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网络与继续教育机构,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第一,打造区域学分银行系统,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2016 年, 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 但早在 2014 年, 西南大学就启动了学分银行的试点, 开展学分银行的探索, 并颁布了《学分银行管理办法》。“学分银行系统是我校在网络与继续教育领域开展的面向各个阶段、 各种学习的综合性教育改革。” 据陈恩伦介绍, 目前, 学院又承担了“重庆市继续教育学分银行” 的前期研发工作, 面向重庆市全体市民, 建设以终身教育学分认定、 累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中心和学习成果转换服务平台, 旨在建立适应重庆市市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第二,关注基础教育学生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模式改革。 基础教育在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比重, 在实施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学院还承接了大型学术研究项目, 以学术成果拓宽影响力。“我们正在攻关教育部 - 中国移动重大研究项目——信息化教学支撑课堂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及实证研究。”

  第三,响应依法治国战略,建设重庆市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基地。 学院按照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 分类设计, 建设系统的中小学在线法治教育微课程资源, 完成对重庆市城乡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全覆盖。

  第四,开展教师培训课程众筹研究,促进教师培训资源供给侧改革。 据陈恩伦介绍,由学院黄越岭博士领衔的课题组采用互联网众筹的资源供给模式, 变革教师在线培训课程, 通过先筹集足够的课程用户, 后建设课程资源, 再让用户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学过程的做法, 再造课程供给的流程和机制,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了教师培训课程的建设过程中, 构建出基于互联网的课程资源供给新模式。

  此外, 他们还开展国际性的网络与继续教育交流活动。

  

经验总结 :规划、管理、创新是关键


  “回望过去几年, 我校网络与继续教育从单维度教学转向综合性教学、 研究和社会服务并重, 其中, 起关键作用的是规划、 管理和创新。” 陈恩伦分享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的三点成功经验 :

  “发展思路上科学规划, 大胆突破。”“规范、 质量、 服务、 创变” 是近年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始终坚持的核心发展理念。 他们将规范办学行为、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 以服务创质量, 以创变求发展。“具体来说我们有四大发展战略。” 第一, 以需求为导向, 推动继续教育从满足学历需求向职业能力提升需求转型 ; 第二, 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 网络教育与传统继续教育共同发展 ; 第三, 融合发展, 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 以学分银行为抓手促进各类继续教育形式融合 ; 第四, 坚守办学主权、 业务引领和标准化管理。

  “为了确保各项规划落地实施, 我院坚持精细化管理, 严格执行规划。” 一是加强规划执行, 保障项目成果。 一方面全力支持所有研究需要的各种条件,  另一方面, 定期检查、 考核, 确保研究的进度和产出。 二是加强经费管理, 杜绝学术腐败。 学院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平台, 定期公布经费使用信息。 加大科研经费的中期检查 52 28319 52 14746 0 0 5035 0 0:00:05 0:00:02 0:00:03 5034 对问题严重的项目追究项目负责人责任, 建立起项目负责人信用档案。 三是推广研究成果, 提升教学质量。 注重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 并为此建立了月检月报制度, 对专业承办学院进行考评, 确保新研究、新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正能量”。

  “我院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及教育教学的成功, 关键还在于协同创新与变革。” 陈恩伦对此作了具体说明。 一是上下协同。 为确保学分银行、 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等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学院积极与教育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信息化联盟, 以及西南大学党委、教务处等单位积极合作, 争取政策资源, 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是横向协同。 整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西民中心、 计算机学院等各学院的优质研究资源, 形成强大的项目研究团队, 保障研究质量和进度。 三是点面协同。以学院为中心, 联络重庆市二十九中学、 遵义第二中学等试验单位, 以及各个教学点、 各个培训项目, 共同致力于将教学、 研究与社会服务做到至善至美。

  回首过往,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 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未来,我们将不断统整网络教育、 成人教育、 自学考试、 培训、 全日制本科在线学习、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服务。 希望到 2020 年, 将学院建成以学习者为中心, 与学校办学质量相匹配, 拥有灵活开放学习制度的办学单位。”


— THE END —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