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作家专访系列】沧月:不想当建筑师的姑娘  不是个好武侠作家

2016-10-31 浙江行 浙江行


当“互联网+”的风  吹拂“浙江”这片文学热土

本刊记者:郭黎霞

数当今网络文学众多类型的作家,在浙江都有着最为典型的代表,不少甚至都是“开宗立派”级别的顶尖人物。南派三叔的盗墓类,流潋紫领衔的后宫类,沧月领衔的女性武侠和玄幻类,曹昇代表的历史演义类,天蚕土豆、烽火戏诸侯代表的玄幻类,管平潮的仙侠类,陆琪代表的职场和两性情感类……

些拥有数以百万计忠实粉丝基础的网络作家们,通过网络付费阅读、实体书的码洋、影视剧和动漫的改编、同名游戏的上线等全产业链的布局,让自己站到了作家版税排行榜上。举个例子,如果综合小说、影视剧、动漫、游戏和话剧等内容,盗墓类小说的一代“开山鼻祖”南派三叔身上的“IP”估价总值在30亿左右;天蚕土豆身上也有15亿左右的“IP”估值……他们,几乎可以说是“行走的IP”。

那些艰难写作的岁月里,他们都在思考着什么;在年少成名的背后,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些带给读者波谲云诡和天马行空的阅读感的文字,又是怎样从脑海流淌到手指,再轻轻划过键盘的?

《浙江行》带来独家专访,深度解读浙江网络文学的发展模式,更有南派三叔、流潋紫、沧月、天蚕土豆等11名网文圈“大神”级人物的采访。

(本专题感谢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



人物名片


沧月,本名王洋,浙江台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自幼爱写作,学生时代的练笔作品就在同学中广泛传阅。从2001年起,以武侠小说成名网络,后转入奇幻领域写作。1998年,她高中时的旧作,获浙江大学“宝丽杯”迎金庸武侠征文大赛的二等奖;2004年,获得温瑞安设立的首届“神州奇侠”奖。

十多年来,沧月出版作品二十余种,实体小说累积销量达千万册,代表作有《听雪楼》系列、《镜》系列、《羽》系列、《鼎剑阁》系列、《夜船吹笛雨潇潇》、《曼青》、《花镜》、《雪之蝶》和《雪满天山》等,是新武侠作家的代表。



出身高知家庭  从小在书房长大

沧月的父母都是浙大毕业的,妈妈念的是历史、爸爸念的是化工,却都是文学爱好者,所以家里的书房中堆满了各种书。父母是双职工,平时工作很忙,小时候沧月在家里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搬个小凳子、站在书架前找书看。她回忆说,家里的很多古典小说都是繁体字版本的,还有不少线装书,所以对她来说其实繁体字和简体字是一起启蒙的,虽然看繁体字的时候会慢一些,但她觉得有些小说就应该是繁体字的。

关于翻书架找书看,沧月说还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有一次,她在一本《佛学大辞典》里居然翻出了几张百元大钞——想都不用想,这是爸爸精心藏好的私房钱,她笑称“我爸这是何等用心良苦,让我深信‘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让沧月每天背一首诗,她印象最深的是夏天午睡的时候,她和妈妈各睡一头,妈妈提个头,沧月就接着背下去,背着背着就睡着了。就这样,她背完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和清诗三百首。那时候,一本叫《中国历代才女小传》的蓝色封面小书,是沧月小学时代最爱看的书,里面讲述了从刘细君到秋瑾的五、六十位才女的故事,有生平介绍,有她们的诗词著作,那时候她就想“以后,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在这样的熏陶之下,沧月高考时候的古文是满分。同时,家里父母书架的构成,差不多就是沧月基本的文学修养的构成。

 

出道甚早

小学毕业后,沧月就开始看武侠小说,最早看的是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再看温瑞安,再后来就是金庸和古龙,整个初中阶段她就这样集中地看了两、三年,把当时流行的所有的武侠小说几乎都找来看了。

当时的沧月觉得:看武侠小说比那些名著过瘾多了,那么写武侠小说,会不会更过瘾?

开始动笔自己写,沧月说已经记不清到底是初三还是高中了,只记得最开始写的故事字数都不多,情节也简单,就是一男一女在武林中的经历,却成了当时很多同学传阅的课间读物,这也是《听雪楼》系列的雏形。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听雪楼里的《拜月教之战》(后来出版的时候被编辑改成了叫《护花铃》),大约二十万字,那之前多半都是中短篇的故事。

当时,沧月读的高中是省重点,排名在年级前十的她学业压力也变大,就暂时放下了笔。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很牛气地只填了父母的母校——浙江大学的建筑系,顺利入学。

大二的时候,金庸先生到浙大担任文学院的院长,学校就举办了一个武侠小说征文比赛。当时,沧月寝室有同学看过她中学时候写的武侠小说,就鼓励她去参加,沧月心也挺大,并没有重新写,而是把以前的文章翻出来去投稿,结果得了个二等奖回来。当时她心想:原来我还可以再继续写嘛!

2001年的时候,国内最火的文学网站是“榕树下”,当时这里已经有最早的一批网络写手开始红火起来,比如安妮宝贝、宁财神和李寻欢等,沧月便跑去写武侠小说。只不过,那个时候写类型文学的人还很少,沧月就“转战”去了一个更小但更专业、叫做“清韵论坛”的地方写作。那个地方人气没有“榕树下”高,但有着一大批在海外留学的人在写,沧月到现在还说“那里的人写起来很厉害的!”当然,当时和她一起写的是江南和今何在等人,如今同样是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

 

写作之路辛苦又孤独  却真心喜欢

算起来,沧月也写了10多年了,除了最近两年出书的数量有点减少,前些年一直属于“多产”的作家。她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写作其实很辛苦,却真实地改变了她的人生。大学的专业,是父母给的建议,当时1718岁的她并不知道选择什么职业最合适,觉得建筑业也不错。所以,如果没有写作,她现在可能是一个二、三流的建筑师,生活大概会比现在平淡不少。现在她的生活,就是:一边钢筋水泥,在现实世界构筑的东西;一边是用笔和电脑,在另外一个虚拟世界里构筑我自己的世界,颇为满意。不过,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唯一坏处,就是实在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当别的女孩在逛街、淘宝、度假的时候,她都在写作。这十几年,应该是女孩最好的年华了,沧月几乎都奉献给了写作和读者了。

相比其他网络作家,沧月写得不算很快,但却持之以恒。她的小说都是以系列为主、单行本比较少,她坦言,动辄百万字的写作,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烦,但她想着那么多信任自己的读者在等着,也只能逼自己一把。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就放过自己,或者“另起炉灶”,不会太勉强自己。她知道,很多读者都是跟随她10多年了,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还记得10多年前的《听雪楼》系列在更新的时候,因为签了出版合同、怕被盗版,所以不能在网上公开更新完,她就跟读者约好:留下邮箱,她发接下来的部分,条件就是不许传到网上。就这样,沧月发了上万份,真的没有人发到网上去,这份相互守护的默契,也是她笔耕不辍的动力之一。

她说,写了这么多,没觉得自己是“大神”级人物,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叙述者,就像“一千零一夜”里面讲故事的人,而“国王”就是读者们。

 

能靠一、两个画面的灵感来写整部小说

写《七夜雪》的时候,是因为有两个画面最先在沧月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就是薛紫夜和霍展白在梅树下喝酒;一个是两人擦肩而过,终至于此生不能生逢的瞬间。很多人觉得靠一、两个的灵感就能支撑出一部上百万字的系列作品,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沧月说,这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就好比在大海边漫步,忽然捡到了一颗非常美丽的珠子,就会把它紧握在手心。接着就会一心想要找到足以和它相配的其他珍珠,然后用丝线穿成一条珠链,就是同样的道理。

看沧月的小说,总会有很强的画面感,且多是一些浪漫唯美的场景,这应该跟她自幼喜欢古典诗词和曾经追过一段时间的日漫有不少关系,但她却说她的审美其实比较中性化,所以写作风格上不能算唯美,相比之下,她更喜欢用“瑰丽”来形容,就是在宏大的背景下描述人物的感情,写出人性的软弱和局限性,所以她写的“侠”,也不是那种胸怀国家的“大侠”,而是能够坚守做人做事准则的人,用她的话说,就是“倾向于一般人心中的武侠,这种小人物的坚守,更不容易。”

作为一名作家,总是容易被问笔下的人物会有几分像自己。沧月说,多少都会有些影子存在。比如《听雪楼》里的阿靖像少年时候的她;《镜》里面的那笙花痴兮兮,也有一点像她;还有《镜》里面有个王妃,她身上的优柔寡断,在她自己身上也有体现。但写作毕竟是件超我的事情,可以说每个角色上都有自己的影子和侧面,但肯定不会是全部,大概就是一个“塑造你我、你中有我”的过程。

 

休息好了  更好地再出发

在大IP的改编热潮下,沧月最受欢迎的《镜》系列小说,也将被搬上大荧幕,由小说改编的电影《镜·双城》计划将于2017年制作完成。跟很多人不同的是,沧月没有担任编剧,她说她倾向于把自己的时间用在继续进行新的创作上,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处理。另外,手拿多部作品的版权快10年了,从去年开始陆续出售,以电影为主,电视剧为辅。当然,在作品的影视化过程中,如果需要的话,她也会尽自己的力量,毕竟是自己的作品。

平日里,沧月基本都是一头黑长直发的形象,穿衣风格也比较中式古典,给人感觉就是妥妥的温婉细腻,但写起东西来却由于情节太过虐心,而被读者称为“后妈”风格。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小说发展需要?在本次采访中,特地向沧月求证了这个问题。她说,其实并没有想过刻意追寻或者保持某种风格,只是在每个人不同时间阶段的写作过程里,总会凭着直觉趋向于本人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自我,她也是如此。不过最近几年,心随境转,她慢慢地也没有那么“后妈”和“虐心”了,比如打算在年底杀青的新作《朱颜》,就会很甜。(此处高能预警:沧月即将有新作哦!)

在平时生活中,沧月的观察力很强,她说常年写作的人,如果拿电脑做比喻的话,接收端的敏锐程度比一般人要起码大上一、两倍,那么相应的痛苦和快乐也会比平常人更强烈,对自己心性造成的损耗也更大。所以,这就是最近新作少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她笑称自己最近都是“半退休”状态,回家就是看书、听音乐,她最喜欢看的还是小说类,古今中外都看,近阶段比较偏爱推理,也会看古代一些笔记类志怪类的东西,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也会看。

对于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沧月觉得挺好:既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用为谋生而焦虑,已经算是很幸福,很知足了。虽然每天上班打卡,有点困扰。

明日预告

《蒋胜男:爱写历史上“大女人”的“小女人”》


   主管: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承办:浙江省对外传播中心

   运营:《浙江行》杂志编辑部

   邮箱:zhejiangxing1998@soh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