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4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一个留美华人的真心话:为什么我们不喜爱彼此

杨杨 百年树人 2018-06-29

作者:杨杨 编辑:百年树人

原标题:杂感录

本文由百年树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杨杨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新自由书(微信号:Xinziyououshu),欢迎大家关注


作者按:寄居美国,冷眼旁观,时有所感,随手记录——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之一)


初到美国时,总以为处处是声色犬马的万丈红尘,没想到最大的所见,竟全然不是繁华,而是空旷:无论城内城外,随处可见大片的树林、草地或湖泊。即使在地价令人咋舌的纽约曼哈顿本岛,也居然保有完全对公众开放的中央公园,面积八百余英亩,相当于八个天安门广场。而一旦出城,开车驶上任何一条高速路,往往数小时内不见高楼,只有树林草甸,甚至是大片荒地。


(公路两边最常见的场景并非高楼大厦)


看着美国的“空”,总令我想起中国的“满”。对自幼生长于长三角地区的我而言,空旷是最大的奢侈。开车自上海去南京,四小时的车程中可以穿越中国最富庶之地,但是,沿路哪里还有一片耕地未经开垦,哪有一处平地未造楼盘,哪有一座山丘无人采石,哪里还有一条河流未被污染。


空与满之间,中国,你何去何从。



(之二)


我也算走过美国不少地方。大城市里,流浪艺人和乞丐并不鲜见,只是,流浪乞讨的儿童,我却从未见过,一次也没有。——美国的法律保护儿童力度之大,社会养育儿童福利之厚,应非虚言。


有时,我会突然想起上海地铁三号线里那些行乞的孩子来。他们不过六七岁大,嬉笑着上得车来,摇摇摆摆走到你面前,双膝熟极而流地一软,就跪倒在地,口中愉快地大唱起来:先生小姐可怜可怜……


这是我所见过的人世间最悲惨的景象之一。而更可骇异的,是民意和政府早已达成默契:只要这些孩子未经拐卖,只要背后操纵行乞的是亲生父母,他们就无需解救。


呜呼,夫复何言。近百年前,翻译家严复曾写到:我在北京道路上,常看见许多孩子,辗转于车轮马足之间,很怕把他们碰死了;又想起三十年后,待这些孩子长大,中国的国民将是怎样的人,不禁满心忧虑,如芒在背。


—— 如今,一百年过去了,我们还是淡然看着孩子们辗转跪拜于地铁车厢间,并且毫不忧虑三十年后,他们将会成为怎样的国民。


 (之三)


说起儿童,又想起一件事。我读书期间,曾收到过一位美国同学群发的求助信,为她的哥嫂募捐律师费用。她的哥哥是军人,嫂子是教师,都是守法记录良好的体面人。有一天,夫妻俩带着一岁的女儿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中发现婴儿头部似有微小血肿,怀疑是外力击打所致。院方立即报警,警方介入,当天就将婴儿交由福利机构托管,禁止父母探视。接下来,夫妻俩面临复杂昂贵的医疗鉴定和官司,除非法院最终判决他们无罪,否则他们就将从此被剥夺抚养权。


这个故事听起来小题大作,不合中国口味。而它的中国版本是这样:南京九岁男童,被养母毒打,司法鉴定为轻伤,而养母仅仅被判监禁六个月。在养母出狱当日,生母要求孩子跪在看守所门前,向养母认错,祈求养母继续收留自己。


想到被侮辱被损害的孩子跪在凶手面前的场景,总让我超越悲伤愤怒,只觉荒谬。鲁迅先生说:有时我觉得,我所呼吸的,并非是人间。——这是这条新闻,最贴切的标题。       


(九岁男童身上的伤痕)


(之四)


中国人常爱取笑美国人施工速度奇慢。——确实,美国的工程往往旷日持久。我家门口公园里要增加一条步行小径,自去年九月开工,直到今日也还没有完工的迹象。对比“一日一层楼,三日一座桥”的中国速度,实在可笑可叹。


只是,中国的楼,盖得快,拆得也快。建成不到十年的“标志建筑”即被一拆了之的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已经算不得新闻。而各地建于90年代的大量老式居民楼,如今都已接近设计使用寿命,其居住体验如何,有心人应不难观察得知。


走在美国街头,常可以看见门楣上镌刻着“建于18XX”的房子,依然庄严挺拔美好,让人不禁对两百年前的建造者,以及两百年来绵延不断的居住者,都心生敬意。


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家庭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倒常想:也许,对待建筑质量的态度,才是衡量一个民族有多爱孩子的标尺,因为它代表了这个民族究竟是否在意,多少给后人留下一些什么。        


(之五)


父母来美小住,不到一周就有两点感慨:第一,美国的人工真是贵。买大件家具家电,只要要求店家送货安装,工费往往就要超过商品价格本身。家中草坪要修剪,买一台割草机不过一二百元,而若要请工人上门割草,一次就要花费四五十美元。


第二点感慨,是美国人真礼貌,真客气。父母在社区里散步,迎面遇见的陌生人几乎都会微笑着打招呼,倒让他们很不适应;在街头展开地图,不到半分钟就有人上来热情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我父母反而差点误以为对方不怀好意……


我和父母说起:其实,也许这两件事互相关联。劳动者能获得有尊严的报酬,失业者能免于恐惧忧愁,这是马路上的陌生人愿意目光交汇、绽放微笑的根本原因。


近几年,中国媒体讨论“戾气社会”议题颇多。我总觉得这些讨论仅仅是隔靴搔痒:我们在街头暴躁易怒,此时,与其倡导压制怒火,不如让我们老实互问一句:我们个个自认爱国,爱十三亿国民,可是究竟为什么,我们似乎并不喜爱彼此?  

百年树人主笔招募,欢迎自荐

无观点·不树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