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4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做个能容得下“两颗纽扣”的妈妈

曾德琨 百年树人 2018-06-29

从两个纽扣谈家庭教育 

本文由百年树人作者 曾德琨 原创,欢迎分享朋友圈,直接转载不用授权,需要开白请后台留言。曾德琨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早上7点在校门口遇到一位母亲,她刚开车把儿子送来学校。她盯着儿子背影的眼睛快要冒出火来了,遇到我关切的问了声:“怎么啦?”她的火就被引燃了。7点钟必须要进教室参加晨读,为了送儿子,母亲也是牺牲睡眠时间的,再加在高架上堵车,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变道抢道,这才准时到了校门。但让她胸闷的事情就发生在儿子将要进校门的那瞬间。


母亲坐在车上,盯着儿子一米八五的背影,照理,他应该急冲冲、跌撞撞地往里跑,但他,停在校门口,系校服领上的扣子,摸索了好久,大概系上了,这才慢悠悠地进门,想到自己在高架上横冲直撞,母亲的委屈转化成愤怒。“等一下!现在的孩子还会仔细到系好最上面的领扣吗?”我好奇这个细节,“对呀,他一直都在意这个细节,每个扣子都要扣好的,天这么热,他也要理整齐。”“这是个好习惯呀……”我不由得赞叹。“问题是,他为什么不边跑边系呢?”母亲还是停在自己的要求上,“进了教室再慢慢整理呢,我给他节约出来的两分钟,他却用来系扣子,那么还是迟到了。真是可恨!”听起来母亲的愤怒减少了些。


“其实为了7点钟的晨读,我们六点不到就要起床,儿子的早饭都是在车上吃的,然后在车上眯缝一会儿,睡眠严重不足。如果是这样的精神状态,这个晨读能起到作用吗?”母亲开始心疼儿子了。“但大声朗读可以让人吐气吸纳,达到提神醒脑作用。这也是好习惯呀。”我很赞成朗诵。“可是,他的成绩那么差,昨晚抽背他两个白天刚学的单词,还是忘记了。他的脑袋到底长什么了!”这才是母亲愤怒的原因——“成绩不好”。如果儿子成绩好,那两个纽扣就不是替罪羔羊了。


“我很急,你却慢慢踱步”,家长觉得这是孩子用行动在与自己对抗。但是,孩子在慢慢系鞋带、系纽扣的时候,他脑袋里也在想什么吧:今天有什么课、中午和谁吃饭、抽空打下篮球、作业都带齐了吧、今天的走班课又会遇到隔壁班的那个女生了……。到了学校,满满的课程,上午5节,下午4节,中午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还要补课。周末勉强睡个懒觉,功课多得让人吃饭都差点咬到舌头。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但是:什么叫虚度呢?快乐不算人生追求吗?满足天性的要求算虚度吗?


木心说:“我发现很多人的失落,是忘却了、违背了自己年少时的立志,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就此变成自己少年时最憎恶的那种人。”父母忘记了自己也曾做过孩子,总想把自己的直接经验灌给孩子,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少受挫折、用父母积累的间接经验直达目的地,就可以超越别人。但是,父母忘记了走走岔路更能激发对神秘人生的探索和创造,那些过程比结果更让人生充实。到树林里用网兜捉知了、到河沟里网蝌蚪、偷摘别人家种的无花果,小时候这些经历就像故事一样精彩,但对自己的孩子,是很不放心他们东奔西跑的,那些蝌蚪、鱼虫都可以买给他们玩。这就如同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自己手心捏出汗地看了90分钟,然后告诉在里间刷题的孩子谁赢了,那就够了吗?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不再像童年期那样深深地依赖父母,孩子的人格要自立,必须离开母亲。自立并不是与母亲毫无关系,而是与母亲之间形成全新的关系。那个母亲因为孩子停下脚步来系纽扣,就愤怒地认为他是故意的、不听自己的话。她不去体会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去系那两颗纽扣,更谈不上欣赏孩子这一良好习惯。由此猜测,母亲平时对孩子的督促、教导填满了孩子的脑袋,那些“嗡嗡”的声音就像熟睡时飞舞在耳边的蚊子,怎么让人定下心来记得住单词呢?曾和好几个跟父母强烈逆反的学生谈心,他们都说到一个相同的场景:本来正准备要去学习、背书的,父母手插着腰,吼道,“快去!”自己便把书一摔:“偏不!”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还没有讲完,于是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在我们的孩子和学生面前,这就好比老师的拖堂、家长的唠叨,产生了负面效果,比之不教育更留下坏的痕迹。


为人父母者的种种焦虑和不安的根源:认为孩子如瓷器一样脆弱,他们没有足够的智力评估生活中遇到的风险,也无法从错误中学习,所以成年人的责任是保护他们远离一切风险,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但是父母一方面看不起自己孩子,认为他们没有能力,一方面希望孩子成龙成凤。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守护天使,可是,父母的软弱和不足也因了这份陪伴与亲近而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孩子面前。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生活的美好、存在极大不安全感的母亲,还能做什么样的天使?父母到底是在保护他、成全他,还是在参与这个世界对美好的扼杀?前段时间微信公号流出一篇文章“孩子,我宁可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见本期第二篇)这篇文章里有很多的悖论,对家里有读书娃的家长起到严重的干扰性。


第一,强调了人的不公平、不平等。卑微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是那些读中专、技校、职校的。若是扫地的、看门的就更不足为道,是阿猫阿狗吗?可以联想作者在生活中是怎样趾高气扬地看不起那些从事简单工作的体力劳动者,而她的言传身教会给她的女儿带来快乐还是跋扈?人格的缺憾比之高学历的获得,不过是饮鸩止渴。


第二、作者宣扬读书很苦。到底是“读书苦”还是“读不到书苦”。偌大的中国,多少贫困山区的孩童没有书读。作者“读书苦”的论调,只能说明她对女儿灌输的是功利性的读书,一种精明地研读中国教育制度后总结的唯分数论的读书观,是一种只关心结果,而忽视过程中那些美丽的风景的功利性读书。她是否承认终身学习这个观点呢?身为她的女儿的确会感到苦,于是“去看海都是一种人生奢求”。


第三、宣扬从读书中获得巨大价值的狭义人生观,否定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自身的成功是为了奉献社会。作者给女儿的教育是要去“抢占资源”,大城市的医疗比小地方的好,但资源有限,高学历者则拥有凶悍的抢夺能力。家长没有教育孩子成就学业后去创造资源,这样的家长是否会教孩子在地铁、公交车等上抢座位呢?很有可能。这样的家长是不能理解特蕾莎修女那种“贫民圣人”的一生,不能理解扎克伯格捐出450亿美元的举动。


第四、不承认孩子的个体尊严,把孩子私有化。如题“欠一个快乐的少年”,既然是“欠”,你拿什么来“还”呢?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们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父母的这种自恋情结,有着惊人的破坏力。


节选诗人纪伯伦的诗句:


你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你可以给与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你是弓,

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务必稳定的弓。


家长要做那张稳定的弓。但是我们这代人包括上代人,都没有找到立身处世的那种踏实、很坚固的感觉,我们至今还在寻找,所以很难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竞争压力的产生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密切有关,居于社会上层者占尽先机,包赢不输;居于下层者深知自己“上行”无望,就把改变命运的重担压在孩子身上,使得孩子压力山大。我们这代人的孩子,家庭教育几乎是个空白,孩子从我们这里没有得到自然的情感交流,或者说一种天真的乐趣的分享。孩子会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做人方面也不是那么真诚,甚至很虚伪。


我是谁?身为父母的我们,又是谁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是谁?我们能奉献给他们的,又是什么?幸福在于平衡之道。幸福之门是由内向外打开,而非由外向内打开的。以为满足了欲望,甚至到了某个地方就能得到幸福,实在是本末倒置。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天,欣赏他的思想,和孩子一起读书,把每一天都过得自然淡定,大家都试试看,看看这是不是幸福。


ps:看《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你长大后低下头》一文,请到本期第二条,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