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4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扯个关于体制的闲淡

2017-06-25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扯个关于体制的闲淡

 作者:小女巫惠惠 编辑:百年树人

百年树人(bnsr100)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昨天转了一篇文章叫《要永远保持离开体制的能力》,看到小裁缝扯得蛮好,于是也想扯一扯。

 

平心而论,一个历尽艰辛挤进体制的人,初始总是难免有点儿小庆幸的,倒不见得是沾沾自喜,可能许多时候只是对努力终有回报的一种自我认可。

 

窃以为尤其是在内陆二三线城市谋生的人,能否跻身于体制内谋得一碗饭,那真是冰火两重天,它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堪比核爆。即使在看脸时代,那些纵有国色天香的女子,若不能端得一碗"公家的饭",断难逃出在婚姻市场上如闲鱼般被世俗法则挑来捡去迅速边缘化的命运,其中甘苦,不身在其中的人难以体味。

 

我的一个颇有思想,大学期间就沉湎于研读老庄的师兄,多年前甘愿放弃市重点中学的光荣教职,千方百计地考了公务员,从此开始了据说是许多人垂涎的灰色人生,而最终只能在饭局会议和麻将桌上继续践行自己的老庄思想和过盛的智慧。每次见他,都对体制忿忿不平,却也丝毫没有要跳出来的意思。


 

公众号当红作家周冲自爆自己多年前离开体制,辞职北上,还晒出了辞职信,多篇文章都拿这个作噱头,而我想的却是,一些人如果没有走红,许多黑历史大概的确是永远不会被公之于众的。淌不过去的河,还有必要宣称自己从未湿鞋吗?

 

一位据说是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人成了作家,"小学三年级"就成了卖点,噱头,关键词,身份标识和撬动地球的杠杆;一个半文盲恰逢改革之初的乱局浑水摸鱼歪打正着成了腰缠万贯的暴发户,"半文盲"便成了"读书无用论"的最好注脚,如此作态不一而足。

 

其实我打心眼里讨厌这些人有意洗白和夸大自己的黑历史,小人物人微言轻,不足轻重,但公众人物说话不当,容易混淆视听,误导年轻人。不过反过来讲,人家说的就是自己的天才成长之路,你若就此生搬硬套,认为自己也可以像韩寒一样不上大学只为成为意见领袖少年偶像而生,如此这般,最终被人带沟里,那只能说明自己智商欠安,似也怪不得别人。

 

一个相识于论坛最终相知于现实的朋友——法务工作者和写作者倾城,在衙门混事儿多年,当年曾看到某位我敬仰的先生在文中为他写下"衙门好行善"的劝诫,而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大概是行善不易吧,闻之颇觉黯然。之后又看到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说,“趁我们还有勇气离开”,才知并非放逐,而是自觉的不惑之选,于是甚感安慰,祝福他,前路走好。

 

可能是因为人们扯什么"当下的苟且"和"诗与远方"的话题扯得臭大街了,于是看到了这样一则网上消息——名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四个孩子四辆自行车,一路向西,最大的12岁,弹尽粮绝之后,迷路了,然后——就被带到了派出所。

 

其实稍有心智的人都知道,生活许多时候并非只是"苟且"与"远方"的两元对立这么简单,因为并非所有远方都是"诗"的,也有可能是另一种"苟且"。被拐卖不也是"远方"吗?

 

然而,明知如此,许多人还是不会拒绝上路,因为,没有在通往远方的道路上苟且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只有在路上,才知道究竟是"苟且"还是"诗"。"诗"过,"苟且"过,且"诗"且"苟且",证明我来过,我活过,我追寻过,甚至迷失过,如此而已。


 

比"远方"的"苟且"更可怕的,其实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无所不在的厌倦感,于婚姻,于人生,于个体,都是如此。那些年陆续爆出诗人余地等等自杀的消息,我始终不信他们是死于贫穷,诗人是今天才穷的吗?诗人还怕穷吗?我想他们一定是死于绝望——那种一眼望到头却永远也耗不到边的灰色人生,想来就颓废丧气乃至不寒而栗。这样,我们就应该最大限度地理解,为何三四十岁被称为"倦怠期","危险期",至于是否要考虑重新洗牌,理性如中年者,那当然是综合评估的结果。

 

裁缝说得公允:“永远保持离开体制的能力,并不是叫你马上离开体制",大意就是说,要保持对生活的热忱,居安思危吧。

 

常见有一种论调说,这个社会完蛋了,因为精英都被体制收编了。我觉得这更是扯卵淡,真正的精英岂止是体制可以收编的?一个借以栖身的外壳,怎么可以安放得下一颗天生爱自由的不羁灵魂?西方那么多宫廷御用艺术家,“吃皇粮”当真对他们的艺术成就有所削弱吗?如果说中国本质上就是个依附型的社会,那么,纵然暂时跳出体制之外,也终究跳不出五行之外,因此想想,还是歇了吧。

 

我的一个愤青女性朋友张口闭口喜欢说,“你们这些体制内的人”,其中的睥睨不言而喻,言下之意我们都是“体制内寄生虫”,后来我学到一个词儿,叫“体制内正能量”,并列举了好些极富正义感的学者大咖。然后又有言论说,体制内没有正能量。搞得当时的我好像做了贼,生怕自己稍不留神就成了过街老鼠。

 

之后就开始纳闷儿,为何自己十数载寒窗苦读谋得的这一碗饭,到头来却像时刻亏欠了谁一样?都说封建社会的科举制不好,而那时候若中了头彩,可是光宗耀祖普大喜奔人人艳羡的大好事儿啊。

 

想想,这真是十分奇妙的尴尬体验。

看到一个公众号文章说,《不要因为法国总统娶了大自己24岁的老师就过分夸大师生恋》,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温和,公允,实事求是,负责任,去情绪化的言论,可能是年龄和阅历的缘故,我希望把它解释为"成熟"而不是"衰老"。

 

世上没有完美的活法,因为没有绝对的自由,人人都得练平衡木,这是生存的必修课。


 

看到我们的老阿哥——导师李俊国先生的一条好玩的微信,特摘录如下:

 

叫了个滴滴车,来了一宝马,司机膀大腰圆,挂一个大金链子,一路和我聊人生。他说:“我是拆迁户,4套房子,5000万存款,股票丫爱怎么跌就怎么跌,因为老子不买!我有车有房,有自己的生意,自己当老板,要多自由有多自由。除了我爹谁也命令不了我”。我说:“前面左拐。”他说:“好的。”

莞尔。

 

如今的我,睡着美容觉,吹着英吉利的海风,徜徉在温莎公园看松鼠在树上作揖的同时在想,如果没有老帕,我将如何生活?

 

说实话,这对于好歹冒充了多年的"女权"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心理不适,好像我的一生可以总结为:前半生,没花过男人的钱(我爸的除外);后半生,没花过自己的钱,That's all?

 

我们去快递公司寄东西,老板娘说:你老公真好,每次都抢着付钱,你不知道我一个客户,她的白人老公载她来寄个快递都很不情愿呢,什么都要AA,不符合咱们的中国国情。

 

我笑而不答,其实心里想说的是,这好像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呐。

 

于是决定——搞!事!情!套用倾城先生的一句话——

趁我们还有能力践行的时候。



推荐阅读


百年树人(ID:bnsr100)关于家庭教育智慧的平台,主要内容发表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精髓的文章、故事等,为了让各位家长朋友们能够真正接触和了解家庭教育的核心,也为了您孩子的成长记忆有个更美好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