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形 | 大胆鲜艳的粗犷


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儿童节了。




巧了,小编今天还真有“礼物”要送给大家


那就是天(大)真(胆)无(狂)邪(野),充(简)满(洁)童(粗)趣(犷)的艺术流派——野兽派。


《戴帽子的女人》作者:亨利·马蒂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


《桥景远眺》,作者德兰


《红色的和谐》,作者:亨利·马蒂斯



小编你是不是对儿童节有什么误解.....



先别急着质疑,我们先来看看野兽派到底是怎样一个流派:


野兽派(法语:Les Fauves)是20世纪率先崛起的象征主义画派,该画派以画风强烈、用色大胆鲜艳著称。野兽派也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梵高、高更等后印象派的大胆涂色技法推向极致,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远近比例与明暗法,采用平面化构图、阴影面与物体面的强烈对比,脱离自然的摹仿。野兽派的画风特色,是是使用狂野的色彩来制造强烈的视觉冲击。该画派的作品惯用红、青、绿、黄等醒目的强烈色彩作画。艺术家们在作画时,吸收了非洲、波利尼西亚和中南美洲原始艺术的呈现方式,以单纯的线条、色块表达自己强烈的感受。

野兽派主要由亨利·马蒂斯和号称“古典野兽”的安德烈·德朗所领导,该流派代表画家另有“水彩野兽”劳尔·杜菲、“圣经野兽”乔治·卢奥、“风景野兽”乌拉曼克、马尔肯、贾曼恩等。可惜的是,野兽派的寿命相当的短,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之后的第三年,野兽派便已几乎消失无踪。尽管如此,野兽派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影响仍影响深远。


虽然野兽派的特性为强烈大胆,但也并不代表作品画面会引人不安。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就曾说过:“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野兽派作品中色彩虽靓丽大胆,但整体观感又是协调统一的。以《戴帽子的女人》为例,马蒂斯在作画时,用到了大量的对比色,如红色与绿色,橘色和紫色。而在对比色中,他又巧妙的运用黑色和白色来衔接画面,并协调众多色彩在一起造成的繁杂感。这一方式使画面看起来虽色彩丰富,整体感觉强烈,却又不失和谐,并更突出了画中人物的华丽和优雅。


亨利·马蒂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

(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了像儿童绘画一样,以人性自发本能为出发点的绘画特。他的作品从整体气氛上看,随意的用色和简约的造型,都体现了游戏的乐趣,这些趣味形式的艺术表现方法,都体现了马蒂斯儿童般无忧无虑的天性。马蒂斯亦在《画家笔记》中写道:“为了理解这种公式化的形象需要有一定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是一个画家所绝对需要的。他应当像第一次观看到某种事物那样地去看一切事物。他毕生都应当善于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因为,丧失这种视觉能力,对画家来说,同时也意味着丧失了一切的独创性。”


《舞蹈》,作者:亨利·马蒂斯


其实,野兽派这种以强烈大胆的色彩和简洁粗犷的线条,按照自己的意图去作画,并在最后带给观众强烈视觉冲击,这种纯粹与热烈,何尝不是纯真的一种体现呢。






参考来源:

野兽派,维基百科

薛冬冬,野兽派绘画形式语言的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