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2018-03-12 刘余莉 精神文明导刊

   我们看下面的文章:《哪一个是我》:

那个一进门就成“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做好”的人是儿女;

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会儿说“粥烫了”,一会儿嫌“菜咸了”的人是儿女;

那个哪怕就一点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个整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的人是儿女;

那个累了一整天毫无怨言、洗衣打扫卫生后再陪读的人是父母。

那个动不动就开口要钱、不给就生气的人是儿女;

那个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却从不在教育投资上吝啬的人是父母。

那个记不住家人的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学、朋友聚会的人是儿女;

那个很少记自己生日却用心为家人准备生日礼物的人是父母。

那个早上赖床还不停抱怨家人叫他的人是儿女;

那个深夜入睡、黎明即起准备早点的人是父母。

那个受了一点儿委屈,回家苦水倒个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抚的人是儿女;

那个在外面受了再多气回家后却强作欢笑的人是父母。

那个有牢骚就发、有烦恼就怨把家当做坏情绪“宣泄所”的人是儿女;        

那个把苦埋在心中生怕让自己不良情绪影响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以学业、工作忙为托辞,很少往家里打电话问候的人是儿女;

那个在电话里嘘寒问暖、总为家人牵肠挂肚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开口就将家里的积蓄“借”走,然后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儿女;

那个劳累了一辈子到老还住在破旧小屋里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羡慕人家多么有钱、自己家多么寒酸的人是儿女;

那个退了休还不“安分”,起早摸黑挣钱的人是父母。

那个宁愿把大量闲暇时间放在娱乐和朋友聚会、却不愿回家看看的人是儿女;

那个只要看到儿女哪怕就一会儿都神清气爽的人是父母。

那个娶了媳妇忘了娘、嫁 51 29016 51 14940 0 0 1387 0 0:00:20 0:00:10 0:00:10 2876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儿女;

那个为儿女操了一辈子心、老了还帮儿女带小孩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以自我为中心、从不把家人太当回事的人是儿女;

那个从不把自己当回事,却总以子女为荣四处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喜欢把爱挂在嘴边,却很少付出行动的人是儿女;

那个从不把爱说出口,却将爱播撒于生活每一块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或许,只有等到儿女也成了父母、父母慢慢变老时,我们才会回忆起生活里这些点点滴滴,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爱。



看了这篇文章,很多人就在想我们既是此文中的父母,又是此文中的儿女。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是,我们很多人已经养了儿,又何尝知道父母恩了呢?我们对自己的孩子照顾的是无微不至、有求必应,但是对父母却是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恩德最大、付出最多、最无私无求、无怨无悔的人是谁?是我们的父母。但是我们对谁最冷漠,对谁说话最没有耐心、最不客气、最没有礼貌?也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对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在意。比如说,我们偶尔说了一句话“好久都没有吃什么菜了”,结果下次回家的时候那道自己喜欢吃的菜就被父母端到了桌子上。父母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儿女,但是儿女反馈他们的是什么呢?是不耐烦、是厉声厉气。想一想我们对父母的态度,再想一想儿女对我们的态度,其中的原因就一清二楚了。你看,孩子对父母说话的那一个不耐烦、那一种爱答不理和我们对父母说话的那种不耐烦、爱答不理是不是一模一样?所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古代的人把孝顺父母称为“孝子”,而我们现在的“孝子”成了什么?“孝顺儿子”“孝顺孙子”。有的人说得更好,他说:“有的人哪,他有了儿他就成了儿,有了孙儿他就成了孙儿。”这还能把孩子教导好吗?有了儿之后,自己是做父亲做母亲的。有了孙儿,自己是做爷爷做奶奶的。但是,我们没有走到做爷爷奶奶、做父母的道儿上,而是颠倒了位置。结果,孩子就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所以,“诸事不顺因不孝”,所有的事情不顺利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没有孝心、不知恩报恩所导致的。

图片摄影:王娅君


                                                                  欢迎关注:                                               《精神文明导刊》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