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大人物志35 | 尹颂:颂歌未负赓华年

编者按:


在师大,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聚于瑶湖之滨;他们钻坚研微,把论文写在赣鄱大地;他们行而不辍,以行动诠释师大精神;他们胸怀“国之大者”,不犹豫,不观望,不畏惧,不躲闪。


予韶华为梦,赋青春以歌。师大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记者将他们书于笔下,呈于眼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聆听那些未完待续的故事……








 焰



“深海呼叫赤焰!深海呼叫赤焰!”


在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匣子剧场里,一场原创红色谍战话剧《赤焰》落下帷幕,现场观众热情高涨,掌声阵阵。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掌声,尹颂从戏台上徐徐走下,弯腰,鞠躬,完成了他为期三天的研究生毕业大戏的谢幕。


时年34岁的尹颂,用一颗仍然如赤焰般纯粹的学生之心,为自己交上了一份美好的答卷,给两年戏剧影视表演的专业课学习划上了句点。





“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充电”   


人生不是既定的轨道

而是一片广袤的原野

“莫问前程几许

只顾风雨兼程”

所以一路走来

尹颂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步履不停,不问西东


2007年尹颂来到江西师范大学,踏上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习之路。他深知播音与主持这个专业实践性强,所以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去锻炼。



尹颂曾说,“当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读的这个艺术专业,它是一个实践类专业,所以说我们不能够只是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而是必须运用在实践当中。”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善于思考,不怕吃苦是他最大的优点。他能收获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他对自己的目标认知,努力有目标,学习有方法,才能学有所成。” 尹颂的导师,音乐学院戏剧影视表演系主任卢伟敏教授这样评价道。


活动场上他过关斩将

捧回满满荣光

学习之时他热爱不休

坚定漫漫奔赴


这一切经历

都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主持功底


大学期间,他担任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副团长和校社联主席,此外身为校通讯社广播站站长的他负责主持学院、学校各项晚会,并主演舞台剧《我是谁》,荣获江西省高校首届心理剧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中国校园戏剧奖。

2010年9月,本科毕业后的他进入江西电视台工作,正式踏足电视节目主持行业。




2019年,他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最终荣获文艺类银奖,他三次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并担任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主会场的主持人

如今,他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招入麾下。


历数过往,“尹颂”二字是星光,是荣誉,却也是标签。很多人发出疑问,为什么选择在事业上升期回到母校继续深造?


他说:

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地充电。


对于主持人在舞台上的表现,尹颂认为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表演的艺术,“在进行表演专业的学习后,能够让自己在主持时的情感表达更自由更丰盈。”


攀登高峰的路上,他的脚步足够稳、足够远。师大的每一处风景,都见证着他的踏实与努力。





 “只有经历过捶打的人,  

内心才会更加坚定” 


以梦为马,坚定初心梦想

以实践为矛,开拓青春成长

闪光履历的背后

是尹颂与自己的无数次暗暗较劲


谈及平衡学业和社团、工作的时间时,尹颂笑着说:“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选择,当你要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平衡好各方关系成为一门必修课,也就意味着要学会制定计划,有所权衡,有所舍弃。”


正如尹颂所言,充分利用好时间必不可少,“时间不是伸手要来的,是挤出来的,这个过程注定要吃苦,但值得。”

回忆起2019到2020这两年,尹颂深感时间紧张,“那时候要参加主持人大赛,我记得每一次比赛基本上我都是最后一个报到,然后我又是比赛后第一个离开,着急赶回南昌。”


来回奔波于北京和南昌的时光对尹颂来说记忆犹新,“因为南昌这边有工作在等着我,但参加了比赛,我又要不断地看书学习、搜集资料,抓紧备赛,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库,赛场上有好的展示。所以那段时间真的是堪称‘魔鬼式’训练。每一场比赛我都会和卢老师共同商量比赛的即时状态,是她给予了我最大的鼓励”


这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历练与成长。


调侃着自己在那段时间掉了不少头发的尹颂直言,“虽然很累,但一切都值得。”

日复一日的来回奔忙

夜以继日的工作备赛

却让他超越自我

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前进的道路从不是一蹴而就

只有奋力划桨

乘风破浪



工作十年后重回校园,对尹颂来说,又是一项莫大的挑战。“离开校园好几年,考研要重新翻起英语,翻起艺术概论,拾起课本,还要准备考试,兼顾工作与家庭,这是一项有难度的事情。”


但他不畏困难,坚定着自己要不断深造的决心,“只有经历过捶打的人,内心才会更加坚定。”


也正如卢伟敏教授所言,“每个人身体里的能量光束,在经历挫败和困难后,这束光就会越来越亮,自己也会越来越强大。”



所以学习路上,他目光如炬,负梦前行。


表演毕业大戏,是每一位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同学在课业进修中的重头戏和“硬骨头”,对于尹颂而言也不例外。


他谈到学习与排练的感受时说:“就像卢老师所说,不参与表演不知道,一排大戏就发现那叫一个别扭,真的是路也不会走,话也不会说。”


十来年的主持锻炼,让他无论是走路的姿态,亦或说话的调式,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定肌肉记忆。


但这套范式在话剧表演上,尤其是《赤焰》这部戏里不再适用。彩排训练的过程里,他和同台表演的师弟师妹同吃同练,一起挨导师批评也一同进步。


他坦言,“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导师卢老师和我的同学们。他们很不容易,大家都努力与我磨合,不论是生活中还是作品中,我们相信过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结果是美好的。”


一部戏的诞生背后凝结无数心血和汗水,这个过程在尹颂看来是艺术的创造和再创造,“只有经历百般苦,才会有你最后带给大家的光鲜和耀眼,但背后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青春的印记便在于不断奔跑”    


漫步于春晖中

行走在热爱里

逐梦路上,尹颂步履不辍

笑迎生活,走向心许的远方


与校园阔别的十年间,尹颂表示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那种家一般的美好一如既往,记忆犹新。


他回忆着下课铃响起和同学直奔食堂的百米冲刺,和室友争辩哪个楼层哪家店的面最好吃的嬉笑打闹,和朋友在静湖边倾诉心事。


“那种感觉,是人生中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美好的事。尤其是每天早上我踏入音乐学院的那一刻,我们拼命地跑,从学校那头跑向这一头,我想,这就是青春的记忆。”



青春的故事给了他不断奋斗的底气和力量,阳光积极的他是大家眼中的好兄弟、好学长。


“我们在一起上课,一起排戏,和荧幕上明星般的光鲜亮丽不太一样,生活中他很有亲和力,很照顾我们。”


研究生同班同学魏凡皓更是谈到他的日常。


“以前觉得在电视上看到,距离遥远,但两年的生活与学习里他的亲和打破了我对明星的想象,他对我们就像自家兄弟姐妹,平时我们都喊他颂哥。尤其是后来进入大戏的排练,他全程和我们一起,连搭布景、搬道具、剪布料都是一起动手干,面对卢老师给我们指导时的意见与批评也比我们更虚心接受,给我们树立了好的学习榜样。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和你们在一起,就是一个身份,大师哥!


这位卢伟敏教授眼中的元气阳光大男孩,给大家增添了欢乐与能量。



阳光斑驳,树影摇曳,不觉地在他的身旁投下一圈细碎光晕,诉说着他绚丽明媚的青春时光。从本科到研究生,师大的故事成为尹颂青春印记里难以抹去的一部分。


GRATITUDE


“我想这就叫缘分,我跟江西师大还有我的老师卢伟敏教授都非常有缘分。


她是我本科的表演老师,那时候学校还没有成立表演专业,她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表演课,播音班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她的教学。


我本科阶段跟着卢老师学习获得了许多国家级比赛表演的奖项,这种舞台表演经历对我的主持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研究生选择表演方向的原因。

从本科到研究生,卢老师一直在学业上给我莫大的指引,也总是教导我要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她对我的要求极其严格,比对我的同学、学弟学妹们的要求更高,并时常提醒我作为公众人物一定要当好年轻人的表率。”

尹颂说,他能走到今天,要特别感谢一路以来给予他帮助的每一人,也要感谢一路以来不断奔跑从未放弃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在大学时光,都是青春又美好的阶段,希望大家都能够去珍惜,用心用情去感受跟同学、老师、母校的那份情意,这是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忆的。


   采访时 尹颂和记者合影



十三载镌刻梦之声

十三载跋涉映初心

过往的辗转与努力,终成序章

当下的奋斗与拼搏,皆有盼头

如今的尹颂

仍在用拼搏续写成长

用热爱浇灌梦想

奔赴属于他的星辰大海

……


大通社-新媒体中心

本期策划 | 刘依然 陈俊轩 张栩薇

记者 | 张栩薇 陈锦扬

编辑 | 李思思 何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徐菲 陈俊轩

值班编辑 | 曹涵

责任编辑 | 刘依然

审核 | 刘小明 万森林 钟雪艳

点 “在看” 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