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住在北上广深,一定要知道的中国经济大趋势

2017-09-15 帮你写公文

  作为普通的中国人,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要看清的,普通人的行为绝对不能逆大势而行。

  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经常有人在论坛上问这样的问题——在深圳觉得生存压力比较大,不想过得太辛苦,想把房子卖了,拿着三四百万的现金回老家,在老家市中心本来就有120平米的大房子,三四百万做个理财,一年也有个20万的收入,日子可以过得很轻松,各位网友怎么看?

 

未来几年中国城市的发展走向

 

  从深圳人均GDP2020年超西欧和日本开始,中国各个地区人均GDP将陆续超过西欧和日本,到2025年中国将有20个以上大城市人均GDP超过西欧和日本。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称之为中国的一线城市。

  中国的一线城市,也即是这四个。为什么刚好是这四个?网上的分析很多了,但是我们还是从最简单直接的指标GDP来看。

  2016年,上海的GDP总量排在第一,是27466亿元;北京排在第二,是24899亿元。可以看出上海和北京是遥遥领先的两个巨型城市,也是仅有的两座GDP超过两万亿人民币的城市,两个城市的人口都超过了2000万。无怪乎你问外国人所知道的中国城市,十有八九能说出来的就是北京和上海。

  上海的经济总量在中国是什么地位呢?

  2016年一个上海的GDP比甘肃省+新疆自治区+青海省+宁夏自治区综合还要多。

  所以,在你的公司里,上海地区销售总监和西北地区销售总监,尽管西北地区听起来是个大区域,而上海听起来只是个城市,两个总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北京和上海下来,就是祖国南边的两个大城市了,广州和深圳。

  广州2016年GDP总量为19610.94亿元,排在第三;深圳GDP总量为19492.60亿元,排在第四。今年两座城市双双突破两万亿人民币肯定没有问题。2016年,广州和深圳的GDP数字已经非常接近了,深圳是广州的99.4%。

  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个印象,那就是深圳肯定是从一路落后逐渐赶超广州的,事实上不然,早在2004年,深圳GDP就达到了广州的96.22%,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深圳超越广州的时代马上要来了,但是没有想到,深圳在搞制造业腾笼换鸟的同时,广州却开始了逆袭,GDP一路上扬,增速超过深圳,到了2010年深圳GDP占广州的总量反而下降到了89.69%,这充分表现了广州这种百年老牌经济强市的韧性。

  从2011年开始,产业结构经过调整的深圳又开始逐渐发力,经济增速又开始逐渐赶超广州,到2016年已经达到广州99.4%,今年上半年,深圳增长8.8%,广州增长了8.2%。所以预计深圳今年或者明年就会超过广州。四个一线城市的经济地位将会改变,广州经济总量将会排在最末。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广州发展慢,而是深圳发展太快。

  所以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GDP遥遥领先短时间不可动摇,而GDP总量稍微落后的广州和深圳都保持着8%上的高增长速度,所以四大一线城市地位是稳固的。

  四大一线城市,深圳势头最强大,在过去的几年,一线城市中都是深圳增速最快,深圳的地位在稳步上升。

  2014年的GDP增长率,北京7.3%,上海7.0%,广州8.6%,深圳8.8%;

  2015年的GDP增长率,北京6.9%,上海6.9%,广州8.4%,深圳8.9%;

  2016年的GDP增长率,北京6.7%,上海6.8%,广州8.2%,而深圳是9%;

  2017年上半年的GDP增长率,北京6.8%,上海6.9%,广州7.9%,深圳8.8%。

  可看出,最近三四年,深圳一直增速最快,当然广州也很快,但是一直在被深圳赶超。

  深圳弱小在哪里呢?在于深圳的面积小,才2000平方公里多点,这限制了深圳人口总量的扩张。不过最近几年,深圳常住人口在快速增加,深圳在补齐人口总量这个短板。

  以上海为例,常住人口近两年在减少,2014年末为2425.68万人,2016年末是2419.7万人,少了6万人。北京2016年常住人口仅仅增加了2万人,达到2173万人,也几乎没有变化。

  而深圳2015年常住人口增长5.56%,2016年增长4.66%,增加了53万人,达到1190.8万人,换句话说,即使深圳市劳动生产率一点不增加,单靠人口增长也能支撑GDP增长4%—5%。

  如果对中国城市之间人口迁徙的数据比较了解的话,就知道深圳一年增加53万人是非常惊人的数字。这代表什么意思呢,中国2016年人口增加为809万人。深圳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是全国增加人口的6.55%。

  所以凡是有想卖掉深圳房子回老家的,非常简单,回老家可以,深圳的房子千万不要卖,把深圳的房子租出去,带着存下的现金回老家就可以了,深圳的未来十年将会继续快速发展,地位将会持续上升,深圳的房子将给你带来超过你在老家收入的财富。

  以人均GDP为例子,2016年深圳为2.52万美元,远远高于广州的2.1万美元,北京的1.73万美元和上海的1.71万美元,而深圳在四个一线城市中经济增速最快。

  中国一线城市的人均GDP什么时候赶超发达国家?可能让我们意想不到,也就是四五年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快。而且,一线城市要赶超的是中上水平的发达国家,也就是人均四万美元。

  人均四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远远超过了韩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发达国家。

  2016年日本人均GDP3.89万美元,德国人均GDP4.19万美元,法国人均GDP3.69万美元,英国人均GDP3.99万美元,美国人均GDP5.75万美元。所以四万美元就已经超过了日本、英国、法国,离西方大国中最高水平的美国和德国还有点距离。

  那么一线城市的人均GDP什么时候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的四万美元呢?我们以人均的排头兵深圳为例,在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长15%的情况下,2016年深圳人均名义GDP比2010年增长了77.5%,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但是由于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大大增加了53万人,增幅达到4.66%,达到了1190.8万人。因此2016年深圳人均GDP名义增幅只有5.96%,我们就低不就高,按照6%的人均GDP名义增幅计算,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到2020年,深圳人均GDP将达到3.5万美元,到2023年将达到4.16万美元,也就是还有6年时间超过西欧和日本。

  这是非常保守的算法,因为深圳的人口统计数字不可能一直像去年那样保持4%–5%的超高速增长。也就是人均GDP名义值增长不会一直才6%;未来四、五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有可能高于10%,因为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是6.6423的低点。

  所以,如果乐观一点,2020年深圳人均GDP就将超过日本、英国和法国。到2025年,广州、北京、上海人均GDP也都会陆续超过日本、英国和法国。

  以上海为例,2016年虽然经济实际增长只有6.8%,但是名义值增长更快啊,加上常住人口数量下降,人均GDP名义增速为9.3%以上。

  很明显,在2025年超过西欧和日本之后,中国四大一线城市的增速还是会比他们快,所以之后会大幅的超越他们。

  又有人说,“你这是报喜不报忧,四大一线城市就算超过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了,总共加起来才7200万人口,占中国人口比例才5%多一点,其他95%的中国人被你忽略了,这才是中国的主流”。

  事实上,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一线城市之所以是一线城市,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总量排在中国前四位,说白了还是人多,要是看人均,除了深圳明显领先以外,其他三个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并没有距离。

  以2016年的人均GDP为例,华北地区的天津就比北京高;在华东地区,不要说南京、杭州人均比上海高,连江苏苏州、常州、无锡、镇江都比上海高;广东的珠海人均也接近广州和深圳的水平。

  你以为就完了吗,中部的武汉、长沙人均GDP都比北京和上海要高。另外青岛、烟台、威海、中山、宁波、佛山这些城市人均GDP都和北京上海差不多。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感觉这些城市和北京上海发展差距很大呢?

  首先,人口是很大一个因素。举个例子,大连、长沙人均GDP都和北京上海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这两个城市常住人口都只有700万左右,只有北京上海的30%甚至不到。再比如说武汉,中部大城市是吧,人口1076.6万人,只有北京上海的40%左右。我们都知道一线城市居民的收入和资产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房价上涨和房租,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其次,产业结构差异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以大连、武汉为例,人均GDP虽然高,但是直到今天重工业仍然占很大比例,北京和上海早就第三产业主导了。另外北京和上海还占了总部经济的便宜,大公司全国总部,北京和上海天然占优势。不同的产业对收入分配的差距很大。

  所以到2025年,不只是四个一线城市,2025年二线的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天津、珠海、长沙、武汉等大约20个城市人均GDP也将超过日本、英国、法国。

  就以苏州为例,2016年人口1061.6万人,人均GDP2.2万美元。苏州2017年上半年GDP总量名义增速为9.7%,而常住人口变化不大,即使汇率不变,苏州2025年人均破4万美元毫无压力,更不要说人民币对美元还在升值,苏州2025年的人均GDP是奔着五万美元去的。

  有人会问,难道发达国家不会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增速一直停留在1.5%左右的水平,2010年—2016年这7年,西方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是美国,平均增速也只有1.9%。像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这些国家甚至还是负增长。

 

人口决定城市的未来

 

  2025年现有的四大一线城市格局将会被一个城市打破,中国经济将会形成四个超强大区,极大增加中国的经济战略安全。

  北上广深作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线城市已经十几二十年了,这个格局到今天为止一直没有被打破。但是,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强者,强弱之势改变往往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一线城市是中国的经济四强,要打破一线城市的铜墙铁壁,必须是经济总量上的超越,人均的超越并没有太大意义。

  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人口都在1200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深圳是1190万,但是人均GDP极高),广州1400万,北京和上海都是2000万人口级别城市。深圳的人口也在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很可能也追上广州的水平,接近1400万。所以我们把一线城市人口的底线定在1400万人。

  要想在经济总量上赶超一线城市,跻身列强行列,必须要有强大的人口体量,这个至少要以1000万人口为底线。那么中国除了四大一线城市,还有哪些城市2016年常住人口过了1000万呢?

  天津1562.12万,苏州1061.6万,成都1591.8万,武汉1060.77万,哈尔滨1063.6万,重庆3016.6万人,总共六个潜在的挑战者。

  我们看下这六个人口过一千万的潜在挑战者,谁有能力打破四大一线的壁垒?

  处于1000-1100万人之间的哈尔滨、苏州和武汉,他们的人口还是太少,仅仅1000万多一点的人口体量,不可能在未来十年成为一线城市的挑战者。

  剩下的天津、成都和重庆,人口都在1500万以上,论人口体量可以和四大一线城市相提并论,那么三者之中谁最有可能呢?

  成都虽然有1592万人,但是2016年的GDP总量只有1.22万亿元,距离四大一线最低的深圳1.95万亿元差距太大,未来十年不可能赶超。

  剩下的仅有两个挑战者天津和重庆,2016年GDP分别为1.789万亿元和1.756万亿元,非常接近广州和深圳的1.96万亿和1.95万亿。事实上,天津和重庆的GDP总量,在2016年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6位,刚好就在四大一线城市后面。

  如果保持目前的态势,2025年重庆的经济总量很可能会突入全国四强。再加上另外一个1500万人口级别的大型城市成都,两座城市2016年的经济总量分别是全国第6位和全国第8位,川渝地区是中国沿海地区以外唯一拥有两个全国GDP十强城市的地区,重庆和成都一起构成中国经济的第四极,也是唯一不在沿海地区的一极,这将极大的保证中国经济的战略安全。

  更进一步,目前中国的转移支付输出地区还是沿海的三个大区,四川和重庆目前都是接受中央转移支付的重点地区,到2025年,川渝地区如果能够实现逐步摆脱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也将是对中国其他落后地区发展的最大支持。

  从中国城市的竞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人口对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影响力有多大。这放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同样适用。我们都知道,中国在未来十年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几乎毫无悬念,而且超过之后还会进一步大幅超越,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有13.8亿人。

  如果中国只有3.8亿人,那么和美国3亿人竞争,我们能不能赢就不好说了。

  2025年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年份,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将拥有大批人均GDP超过西欧和日本的地区。韩国、新加坡、日本都通过三四十年的高速增长迈入发达行列,中国大陆目前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将近40年,我们已经临近迈入发达国家门槛,这个时间点离我们已经不远。

  在过去的十年,实际上已经有一个趋势在逐渐发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东部沿海,内地的成都、重庆、西安、武汉、郑州、合肥、贵阳等都发展迅速。像成都、重庆、武汉这样的城市,2017年月入过万自主申报个税的人数都突破了20万人,且增速惊人,成都申报人数增长了80%,武汉申报人数增长更是超过100%,就是中国内陆迎来经济复兴的表现之一。

  不要轻易完全撤离一线城市,短期内一线城市地位不可撼动,不过就算撤离了,在很多二线城市,同样可以找到很好的未来。(摘自:新华网思客)

推荐文章:

收藏:习近平治国理政100个金句

经常开会,才知道会议记录应该这样写

让领导最认可的七种工作方式

机关人员编写信息 “四不要”

在机关工作要少说这“五句话”

公文写作的误区(超级实用)

总书记办公室主任谈秘书工作

写材料可引用的40个历史故事

在机关工作要少说这“五句话”

公文写作观点提炼汇总

机关不可不知的八大“暗语”

在机关工作必须掌握的40个常识

年轻干部与领导互动的宜与忌

怎么样写好领导调研的文字材料

机关党员干部为人处事的8个要点

办公室常见事务文书写法(20种)

所有公文写作模板一网打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