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文简称“指南”)构建了一个相当清晰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框架,小飞飞将“指南”中的文字转化为一张流程图,可能有些小伙伴在小飞飞之前发的文章中见过这张图哈,没关系,多看几次也没啥坏处——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流程示意图
大家从这张图就可以发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很多内容,都需要GIS技术来支撑,例如底图底数处理、双评价、空间格局分析、各种要素配置的分析决策以及数据的整理入库等,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相关教程:《解决空间规划中的ArcGIS疑难杂症》、《没有数据如何完成“双评价”》、《ArcGIS在空间规划的重要应用技术进阶》。
这次,我们来讲一个近期在本平台曝光率比较高的话题——
城镇集中建设区划定的GIS技术应用
这,还要从“指南”中的“城镇集中建设区”划定流程说起......
大家把“指南”翻到后面就可以发现,其中有关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详细说明:
城镇开发边界内可分为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城市、建制镇应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其实关于“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的说明,比较容易理解,至于“城镇集中建设区”的划定,大家看完之后,就有点满眼雾水。
为什么呢,先来看看“指南”对“城镇集中建设区”的划定是如何说明的——结合城镇发展定位和空间格局,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规划集中连片、规模较大、形态规整的地域确定为城镇集中建设区。现状建成区,规划集中连片的城镇建设区和城中村、城边村,依法合规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国家、省、市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等应划入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建设和发展应避让地质灾害风险区、蓄泄洪区等不适宜建设区域,不得违法违规侵占河道、湖面、滩地。市级总规在市辖区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内,划入城镇集中建设区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一般不少于市辖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的80%。县级总规按照市级总规提出的区县指引要求划定县(区)域的全部城镇开发边界后,以县(区)为统计单元,划入城镇集中建设区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一般应不少于县(区)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的90%。特别注意加粗的那几个词——“集中连片、规模较大、形态规整”,别小看这12个字,虽然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也会读,但如何来分析界定“集中连片、规模较大、形态规整”呢,总不会是拍脑袋、凭感觉吧!当然不是!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会告诉你,能分析就不要凭感觉!
“集中连片、规模较大”可以换一个专业术语,叫“地块集中度”,这可不是我乱叫的哦,这个术语来自“双评价指南”——在“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中是“地块集中度”,在“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中是“地块连片度”,在“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中是“斑块集中度”,虽然名字不同,其使用的技术都是——聚合面!(文末有教程链接),在聚合之后,有相对应的分类标准,例如:
“形态规整”又该如何分析界定呢?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换一个“双评价”中的术语——“地块形状指数”:当然,只有这个“地块形状指数”还不行,最好再分析一下它的“离心倍数”,问题又来了,啥是“离心倍数”?
离心距离是连片地块内格网到其几何中心的距离。计算连片地块内离心距离对平均离心距离的倍数。采用几何断点法对离心距离倍数由低到高分为5级,离心倍数为5级的外围区域地块连片度降两级,离心倍数为4级的外围区域地块连片度降一级。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先要计算连片地块内的“离心距离”,这个“离心距离”对平均离心距离的倍数就是“离心倍数”,这个“离心倍数”可以表示地块形态的规整程度。这些有关“地块连片度”“地块形状指数、离心倍数”等技术操作,我们在“双评价”教程中系统地讲解过,需要深入学习的同学可以了解下: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GIS实战:基础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分析评价—成果表达全流程实操讲解。
教程链接——
https://ke.qq.com/course/2996218?tuin=3c7ba1c9
(直接识别二维码即可)
配有交流答疑群,和更多大佬进行交流探讨
部分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