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场精华|赖国晖:由技进道,以道御技——三亚与会记之施宏

2015-09-15 赖国晖 庄子江湖

点击上方一键关注↑↑↑↑



由技进道,以道御技

——三亚与会记之施宏

赖国晖

琴中古曲是幽兰,

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

自弹不及听人弹。

(白居易《听幽兰)

用唐朝白居易的《听幽兰》描述,古琴的美妙及演奏者的技艺非凡,恰在诗中。我将要描述的演奏者,勤于学道,能够在闻道之后,借由音乐、古琴之术,进一步悟道、行道,并且懂得以道御技,终有所成。更为难得的是,成道之后乐意传道,正符合张远山先生对学道的描述:闻悟行成,然后传道、弘道。此人是谁?施宏(鸿之)也,有幸在此次三亚聚会中,见识了他的风采。

8月26日晚,初印象

参加三亚聚会的各路人马齐聚在五楼的天台正聊得开,这时候,上来一位道长打扮的“神仙”:匀称身材,穿一身道服,头上扎一个道士发髻,下巴留一缕胡子,脸色白里透红,气定神游,真可谓仙风道骨。他就是鸿之,主办方为他准备了几碟小菜,一壶酒,他落落大方的坐在一旁,边吃边喝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当晚,他和瑜阳,用悠扬美妙的箫声和歌声为大家接风洗尘,大家也积极表演节目应和,三亚与会的故事就此展开。


施宏(鸿之)先生

8月27日晚,学道的闻悟行成传弘

第二天白天坐虎哥的帆船出海游玩,晚上,众人继续在天台集中,这晚的主题是讲解老庄之道,由卜雨主讲,大家自由表达、表演。轮到鸿之了,只见他坐在台前,面前放着一把古琴,他问:“现在各种声音混杂,低声谈话声、风声、海浪声等,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听琴?”我想了一想,答道:“选择性耳聋,听自己想听的声音。”他笑了笑,说:“不要用耳朵听,要用身、心来听琴,关闭耳朵。”我一愣,似乎有所感想,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做。只见他凝神定气,手指轻轻拨动琴弦,“叮……叮……”,大家安静下来,空气中,飘来了婉转曼妙的古琴声音,绵绵不绝,我闭上眼睛,体会用身、心听琴的感觉,美是美,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不懂音乐,不懂古琴也。接下来的,他和瑜阳时而琴箫合奏,时而各自独奏,虎哥、海刚、赵武等也朗诵诗歌助兴,听得大家手舞足蹈。 44 34563 44 15232 0 0 3723 0 0:00:09 0:00:04 0:00:05 3724

是夜,卜雨说庄

夜深了,众人渐渐散去,我抓紧机会坐到鸿之旁边,与秋烟、王业云一起向他请教:“我从小很喜欢音乐,但是没有系统学习,什么乐器都不会,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学乐器不现实,学听算了,你负责弹琴,我负责听,可好?哈哈!先生可以教我如何欣赏古琴吗?除了用身、心来听之外,还有什么奥妙?


鸿之说琴

“四个字:虚、实、开、合”,没想到鸿之马上毫无保留的把他对古琴最核心的理解告诉我,他一字一字的把这四个字的含义解析给我听,一边左手抚琴右手弹弦,给我做具体示范。只见他,长须飘飘,长袖挥舞,手指舞动,好一个清和自在,风度翩翩,正与琴道相和!原来,通过左手按琴弦,右手弹,左手来回滑动引起声音的变化,是古琴最大的器乐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弹琴前,一定要整个人身心俱静下来,琴与心融合了才可以开始弹奏。

我顿时觉得有所领悟,在他的暗示、指引之下,我尝试关闭耳朵发挥想象力,还是如刚才各种各样的“叮……叮……”,但我好像感觉到,空气中,漂浮着一朵朵花,各种各样的花,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开合之间,由近而远,在眼前绕梁飞舞,古琴的美妙,妙不可言,好一个“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鸿之乘兴跟我们讲他的学习经历和成长故事,他在读大学的时候经常逃课,留级了几年,最后还是被开除,他之所以逃课,正是为了学琴,那个时候的他,不喜欢读学校的书本,却对文学、艺术喜欢有加,他的学道也是开始于此。

我知道他现在正在教一些学生,便顺着话题赞叹说:“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边自然而然有收入,顺便解决生活问题,爽啊。”然而他接口说:“学成之后有一段时间觉得用自己喜欢的古琴赚钱,是对古琴的侮辱,不爽,不愿意,就外出打工。后来随着读书的深入、弹琴水平的提高,终于醒悟过来,超越了这个心理障碍,近几年开始收了一些徒弟,正在把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

“那么,弹琴是你最喜欢做的事情喽。”我说。

“它是我的生命。”鸿之自豪的纠正我的说法。

啊,原来他已经把弹琴上升到了生命的层面,用庄子的形容,进道了,恰似闲庭信步,游刃有余。眼前的鸿之,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一边修道一边弹琴,经历闻悟行成阶段后,着手收徒弟教琴、传道。以我的理解,道的提升有助于琴技的提升,琴技的提升也有助于道的提升,要懂得琴,要弹好琴,做到以道御技,段位得有一定的高度,鸿之需要对生活有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有丰富的体验,对中国文化有很好的理解,文、史、哲的学问有一定的功底,等等,果然,接下来的话题,印证了我的猜测。

我们越谈越投机,不知怎么谈到金庸小说,我兴奋的说全看完了,以为很了不起,谁知道他告诉我:“是看了十几遍,你随便挑一本书,挑一个段落、故事,很多段落我都能几乎背出来。”他举例《侠客行》最后的篇章,岛上,刻在石壁上的武功秘诀,写得很精彩贴切,有深度,其他人看不懂这本绝世武功,是因为没有入道,停留在一个一个字组成的文章,钻到文章的含义上面苦思冥想找不到北,但是石破天由于没被尘世污染,天道无损,把文字看成一幅一幅的画,身体的气流随着笔画流动,从而解开了奥秘。看来,悟道不悟道,差别可大了。

这时候,一直在旁边和资先生、卜雨聊天的张远山先生加入了话题,说他最喜欢《天龙八部》,对号入座段誉,其次《笑傲江湖》的令狐冲。看来,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有对号入座的情形,都是一个求道之旅啊。这激发了我一个存在了很久的疑问:金庸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是《鹿鼎记》,为什么呢?于是,我赶紧向鸿之请教。鸿之的见解一言中的:《天龙八部》是幻想出来的世界,天马行空的想象,如仙境一般,引导读者联想翩翩,而《鹿鼎记》让人从梦想中回到凡间,写现实中的各种各样的人性,韦小宝是怎么因应外境的,怎么一步一步爬上去的,怎么看他的成功,怎么看他的为人,怎么看当时的社会,等等。

我联想起张远山庄子工程答问录中,先生回答王业云提出的问题说到,因应外界是最难的:形下之小难,在挬道外境,则成至难,更难于形上之大难。以境界论,形上难于形下;以践行论,形下难于形上……“既其文”的闻道、悟道之后,其难在于“既其实”的行道、成道。而鸿之,闻道、悟道之后,真正做到了以心解琴趣,以生命修心,与古琴融为一体,分不清谁是鸿之谁是古琴,做到身体力行,逍遥于弹琴行道、传道的“既其实”当中……


不知东方之暨白

这夜,我们几个,谈古论今,探讨老庄之道的方方面面,几乎到天明。

8月28-29日晚,继续学道

白天的帆船出海、大海游泳、吃饭聊天、村庄码头散步等自由活动,大家处于一种放松、活跃、提升的状态,相聚的各人互相之间更加了解、熟悉了,接下来的两个晚上,大家继续海阔天空,论道不停,老江胡子主讲建筑之道,张远山先生主讲伏羲之道等,轮番上演,精彩纷呈……


扬帆出海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庄子·养生主》

庖丁和鸿之,都是好道之人,一个由解牛进道,一个由弹琴进道,是由技进道、以道御技的典型,“活到老,学到老”,大家可以参考应用,各展所长,借由不同的技、术学道,然后运用道回过来提升技术,如:画画、设计、帆船、科学、文学、哲学等等。闻道、悟道、行道、成道,然后传道、弘道,这正是远山庄学之友、远山道场的愿景所在。


本文作者(很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5年9月8日第三稿





伏羲之道,张远山著,岳麓书社2015年8月版,定价68元

老庄之道,张远山著,岳麓书社2015年8月版,定价39元

作者签名本:伏羲之道,90元。老庄之道,60元。

邮购地址:

大客户赠送《伏羲之道》纪念瓷器



《伏羲之道》纪念瓷盘(限量版):伏羲初始卦序分卦值日图


《伏羲之道》纪念茶具(限量版):伏羲卦象生成伏羲太极图



《伏羲之道》纪念屏风(限量版):A面,分卦值日图



《伏羲之道》纪念屏风(限量版):B面,十二辟卦图




— END —




回复“庄子江湖”可查阅往期目录

回复数字可收看往期精华文章

【76】视频|张远山2013年深圳伏羲学讲座

【75】张禾惠:做一次难民

【74】《老庄之道》、《伏羲之道》书评

【73】陆海刚:“惭愧,惭愧”——三亚“轧神仙”小记

【72】《伏羲之道》、《老庄之道》上海签售会报道

【69】张远山庄子工程答问录:由庄溯老,由老溯易(6)

【64】张远山庄子工程答问录:由庄溯老,由老溯易(4-5)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庄子江湖”



编辑:旦暮之遇

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纸质发表和出版,联系公众号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