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远山:伏羲连山历原理——《伏羲之道》书摘1

2015-10-10 张远山 庄子江湖

点击上方一键关注↑↑↑↑

伏羲连山历原理

——《伏羲之道》书摘1

张远山

张远山:伏羲连山历原理


1、伏羲连山历原理


伏羲族早期历法“连山历”,是七山太阳历。历法原理如下(图1-1)。


左A右B

图1-1、《大荒四经》:七山六谷太阳历(刘宗迪)

图1-1A、B二图,采自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1]。刘宗迪认为,《山海经》的“山经”是记录道里山川的“地书”,“海经”则是用地面坐标记录天文历法的“天书”。

刘宗迪用图1-1A标示《大荒东经》、《大荒西经》记载的“大荒之中”七对东西日月山,东七山是日月所出之山,西七山是日月所入之山。

太阳每年都在南北回归线上空往返,到达南回归线上空,离北半球最远,在最南的东西山之间起落,北半球是冬至。

冬至以后,太阳向北回归,经过一时三月,到达赤道上空,在中间的东西山之间起落,北半球是春分。再经一时三月,太阳到达北回归线上空,离北半球最近,在最北的东西山之间起落,北半球是夏至,上半年结束。

夏至以后,太阳向南折返,经过一时三月,再次到达赤道上空,又在中间的东西山之间起落,北半球是秋分。再经一时三月,太阳又到达南回归线上空,又是冬至,下半年结束。

如此周而复始,永恒循环。

刘宗迪又用图1-1B解释其历法原理,在东七山、西七山之间,画了七条弧线,标明太阳的运行轨道。七条弧线之间,有六个空档,一个空档是一个月。

太阳从下向上、由南往北走完六个空档,是上半年六个月。

太阳从上向下、由北往南走完六个空档,是下半年六个月。

刘宗迪对《山海经》的研究,是揭破千古之谜的杰出研究。不过对于《山海经》记载的七山太阳历,他认为由龙山期的山东东夷族发明,我认为由先仰韶期的甘肃伏羲族发明。时间相差三千年,地点相差三千里,族群归类、文化归属全都不同。下文将用考古新证和文献旧证,系统论证伏羲连山历从甘肃传播到山东的漫漫全程。

伏羲族先用《大荒东经》、《大荒西经》记载的七对东西日月山,建立了一个东西方向的地面坐标,创造了一年的历法。只要看看太阳是在哪一对东西山的连线上,就能明白现在是几月几日。

后来伏羲族又增加了《大荒南经》、《大荒北经》记载的七对南北日月山,建立了一个南北方向的地面坐标,创造了一日的时钟。只要看看太阳是在哪一对南北山的连线上,就能明白现在是什么时辰。

《大荒四经》记载的东西南北各七山,合计二十八山,是一个完整的地面坐标体系,天然、形象、直观,兼有年历、月历、日历、时钟多种功能。

这是伏羲族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创立的最早成熟历法,此前还有 47 32158 47 15232 0 0 1569 0 0:00:20 0:00:09 0:00:11 3319石器时代的漫长积累期。这一用东西南北七连山创立的历法体系,全称是“七连山太阳历”,简称是“连山历”。

连山历的主要内涵是太阳历。太阳是白天东山升,西山落,月亮是晚上东山升,西山落。昼夜的交替,就是日月的交替,所以东西南北各七山,都是“日月山”,因此连山历兼有部分太阴历功能。月亮每月的盈亏、圆缺、朔望,是天然的月历盘。伏羲族不想放弃这一天然月历盘,数千年间持续观测月亮,不断探索其运行规律。但是伏羲族早期历法“连山历”,尚未把太阳年周期与朔望月周期整合为一。直到三千多年以后的龙山期,伏羲族晚期历法“归藏历”,才把太阳年周期与朔望月周期整合为一,升级为阴阳合历。所以伏羲族的历法,分为两大阶段。

伏羲连山历的太阳历原理,后来被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所有中国历法所继承。比如《周髀算经》,虽然采用黄帝族的盖天说,不用伏羲族的浑天说,但其太阳历原理“七衡六间”,仍是伏羲连山历的“七山六谷”,所以《周髀算经》明确承认“伏羲作历度”。

A


B

图1-2 A、《周髀算经》七衡六间图 B、至分日道径图

《周髀算经》的“七衡六间图”(图1-2A),就是把伏羲连山历东西七山之间的七条弧线延长,画成七个同心圆。

东汉赵爽注:“内第一(圈),夏至日道也。中第四(圈),春秋分日道也。外第七(圈),冬至日道也。”(图1-2B)[2]

意为中间第一圈是夏至的太阳运行轨道,中间第四圈是春分、秋分的太阳运行轨道,外面第七圈是冬至的太阳运行轨道。历法原理,全盘承袭伏羲连山历。


2、连山历考古实证:河南郑州大河村(前3000,仰韶末)


《尚书·尧典》记载了尧舜时期的历法,由于此篇并非尧舜时期的即时实录,而是战国时期的后人追述,所以关于中国历法的起源时间,争论很大。争论各方,都在尧舜至战国之间选取一个时间点,亦即尧舜、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战国。每方都有文献证据,都不充分,难以定论。其实百年考古的无数证据,足以结束仅凭历史文献的千古争讼。更多证据详见下文,此处仅举一例(图1-3)。


图1-3、河南郑州大河村:七山六谷(1709)

这一彩陶,出土于尧舜以前、夏朝以前一千年,公元前3000年,仰韶末期的河南郑州大河村。

俯视图的十二个太阳,非常醒目,人人皆见,是毋庸置疑的十二月太阳历。但是更为显眼的十二组对顶山,人们大多视而不见,仿佛被魔术师转移了注意力。由于没画的空白才是十二个太阳,真正画的是十二组对顶山,因此十二组对顶山远比十二个太阳重要。十二个太阳仅是标示十二月太阳历,十二组对顶山却是标示十二月太阳历的历法原理。

十二组对顶山,对顶的十二个小红点,正是太阳,是整个陶纹的画龙点睛。这是彩陶胜过素陶的铁证,因为素陶画不了红点。

中轴线那组对顶山,兼用于左右,左右各有七组对顶山,夹着六个太阳,正是“七山六谷”的十二月太阳历。

十二个小红点,标示出山、落山的太阳,属于天文。

十二个大太阳,标示太阳年的十二太阳月,属于历法。

整个陶纹,是伏羲连山历的最佳图解,又不仅仅是天文历法图解,而是日常实用的天文历法图,因为还有数日子的计算器,即口沿部分的阴阳错顶山。它是中古以后长期沿用、见于无数铜镜的重要纹样(图例暂略,详见续著《青铜之道》),我借用《尚书·尧典》的名相,命名为“百揆纹”。揆,从手从癸。癸为十天干之末,即伏羲族发明的十进制计数法。从手,即扳着手指,以十进制计算历数。

公元前3000年的郑州大河村,虽然比尧舜、夏朝早一千年,比周朝早两千年,比战国早近三千年,但是仍非中国历法的起源时地。中国历法的起源时间又比郑州大河村早三千年,起源地点在郑州向西一千五百里——公元前6000年的甘肃天水大地湾一期。

(摘自《伏羲之道》上编《陶器之道,开天辟地》第一章《伏羲连山历》)


伏羲之道,张远山著,岳麓书社2015年8月版,定价68元

老庄之道,张远山著,岳麓书社2015年8月版,定价39元

作者签名本:伏羲之道,90元。老庄之道,60元。

邮购地址:

大客户赠送《伏羲之道》纪念瓷器



《伏羲之道》纪念瓷盘(限量版):伏羲初始卦序分卦值日图



《伏羲之道》纪念茶具(限量版):伏羲卦象生成伏羲太极图



《伏羲之道》纪念屏风(限量版):A面,分卦值日图



《伏羲之道》纪念屏风(限量版):B面,十二辟卦图




— END —




回复“庄子江湖”可查阅往期目录

回复数字可收看往期精华文章

【81】2015年《伏羲之道》《老庄之道》新书签售讲座(下)

【79】2015年《伏羲之道》《老庄之道》新书签售讲座(上)

【77】赖国晖:由技进道,以道御技——三亚与会记之施宏

【76】视频|张远山2013年深圳伏羲学讲座

【75】张禾惠:做一次难民

【74】《老庄之道》、《伏羲之道》书评

【73】陆海刚:“惭愧,惭愧”——三亚“轧神仙”小记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庄子江湖”



编辑:贺马儒

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纸质发表和出版,联系公众号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