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息羽听:他为他浴血奋战,他赐他血染剑下

2016-02-05 息羽听 庄子江湖

一个是王,一个是将。王是什么王,将是什么将?王是为大秦帝国打下决定性基础的秦昭王,将是战国名将之首中国古代第一代战神——白起。



秦昭王嬴稷,秦惠王庶长子,生母芈八子(电视剧里叫芈月)。公元前325年生,他14岁在燕国充当质子。公元前307年异母兄秦武王嬴荡猝死,被赵武灵王所派赵将赵固从燕送归秦。芈氏与弟魏冉密谋,举兵叛乱,弑杀异母兄秦季君嬴壮。19岁的嬴稷篡位,即秦昭王(秦始皇曾祖父)。在位五十六年(前306-前251),终年75岁,为其曾孙秦始皇伐灭六国打下决定性基础。



白起,出生年份不详,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著名战役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长平之战。他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


秦昭王是他舅舅魏冉和妈妈芈八子扶持上台的,芈八子也就是宣太后,宣太后掌权四十余年,魏冉权倾朝野,包括白起也是魏冉提拔举荐的。《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写道:“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如果你是秦昭王,你会做何感想?一定是想说了算啊。后来就出现了范 睢。


魏人范睢在魏国被误解,被打的半死,好不容易逃到秦国。他要在秦国施展自己才能,为自己报仇。他见到秦王第一句话就是,秦国只有丞相和太后,没有秦王。秦王此后重用此人,逐魏冉,废太后。《资治通鉴》卷五司马迁说:“遂使秦王绝母子之义,失舅甥之恩。要之,睢真倾危之士哉!”说范叔叔只是想得到丞相的位置,所以予以抢夺,于是,使秦王断绝了母子间的情义,失去了舅甥间的恩义,总之,范睢真是个颠覆他人的能手。后来他为了一己之私挑拨秦昭王和白起的信任度,也就不足为怪。


白起的资料很少,少到他打仗之前的事情,包括他的出生年份,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时代背景,商鞅虽死,秦法未改。自商鞅变法以来,推行耕战之法,并有“二十等爵”,也就是说,全体的秦国人只有种地和战斗才会有出路,其中战斗尤为重要。鲁仲连曾说过:“秦是弃礼仪而尚首功。”《商君书》《新序》也都有记载。


白起就是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这样的趋势下,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于是他顺应时势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讲到:“攻之于城,杀人盈城。攻之于国,杀人盈野。”战争很血腥,但白起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古代打仗讲攻城,而白起是逆向思维,采取的是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人都没了,何以守城? 分散瓦解保卫,而不靠强力攻城。毛主席学到了,主席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白起有才能,时代有机会。《史记》记载:“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左庶长这个官职,在《汉书 百官公卿表》里记载秦爵位二十级位居第十,秦国尚左,春秋时期,秦国的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后来白起的爵位是武安君,是秦国传统爵位的第十六级大良造,是最高爵位中囊括军政实权的实际爵位,其上的四级爵位基本上是虚衔。在秦的历史上,只有卫鞅和白起做了大良造。


白起功高盖主,屡次的建议又不被采纳,最终一直称病,将相不和,秦昭王听信小人谗言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自杀。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白居易是白起的后人,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追忆先祖,这样写道:“后非其罪,赐死于杜邮。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至今存焉。”


本文转载自“hey我在这里”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