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 | 第17个记者节感怀:总有一种责任,让我们砥砺前行!

2016-11-08 人民法治
点击上方“人民法治”可以订阅哦!


总有一种责任,让我们砥砺前行——第17个记者节感怀人民法治记者 李强 郭涛
感动《人民法治》,2015年1月1日正式创刊。从那时起,她带着油墨的芬芳,载着法律的尊严,承载着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盼,飞向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天山脚下。从试刊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二千多个日夜,我们日日夜夜与她相守相伴,在案头,在枕边,在飞驰的列车,在万米高空,在破浪的油轮,行李箱里一定有她安然的相守;无论是在喧嚣的建筑工地,还是在庄严肃穆的法庭,还是在躁乱的强拆现场,她都会和我们一起出现,出现在新闻的第一现场;她总会与我们一起聆听,聆听法治走来的铿锵足音;她总会与我们一起记载,记载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
第17个记者节来临之际,回顾与《人民法治》朝夕相伴的日子,对《人民法治》的历史位,以及作为法治记者的操守良知、权力职责,有了一些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感慨。
 《人民法治》的诞生,顺应了人民的需求,顺应了时代的需求,顺应了党和国家依法治国 的需求,注定她在中国法治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民法治》创刊以前,国家新闻主管部门在维持报刊总量不变的动态管理下,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冠以“人民”的报刊,《人民法治》是三十年第一家,《人民法治》,是人民之法治,其含义涵盖的不仅是中国之人民,还囊括了全世界各民族之人民,心怀天下,情忧环寰,其责如是,其魄如斯。

《人民法治》正式创刊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会会之后,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落脚于依法治国,以此作为全会主题,在中共党史上尚属首次,选择这一主题反映出执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政策考量,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必然要求,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顺应人民的需求,顺应时代的需求,踏着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历史节拍,《人民法治》应运而生。

《人民法治》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是一本综合性法治类刊物,她面向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以法学研究和法律实施为研究主导,以“决策者的工具”为内容定位,为国家高层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丰富的法律资源和优质的法律服务。《人民法治》充分利用中国法学会、中国行为法学会所聚合的权威专家资源,致力于为具有研究性、思想性、前瞻性、可读性的研究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推动法学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创新,促进法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从而为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充分的理论论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实实在在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人民法治》有自己鲜明的旗帜,她这样为自己定位:为良法善治发声,为公平正义张目,为法治中国建言,为中华复兴鼎力。《人民法治》,忠诚地书写着中华法治进步史,她也必将留下自己光彩的一笔,历史的记录者,与历史同辉,永不磨灭。

《人民法治》记者,是法律实施一线的见证者,是捍卫法律尊严的卫士,是直面现实拔开迷雾还原真相的发现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终保障者。 

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作说明时说: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因此,全会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如何保障司法公正?因此,有了笔者作为人民法治记者的论断:新闻监督是确保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新闻,是上层建筑,是国家机器,是确保一个国家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政治工具。新闻审判,是独立于公、检、法之外的“第四权力”,法院庭审,主审是法官,而新闻审判的主审是全国人民,人民的力量绝胜于个别法官被权力左右、被私欲控制下的枉法审判权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吃了原告吃被告”,等等。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笔者认为,改革诸如此类不完善、不科学、不健全的过程,就是《人民法治》凸显历史作用、名垂青史的过程,也是人民法治记者秉笔直书、建功立业的过程,历史使命,已然在肩,人民法治记者应勇于担当,敢于挑战,不再囿于“负面新闻”之累,只要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俯观所谓“负”,实为一域之“负”、一人之“负”、小团体之“负”,而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言,这正是新闻记者追求的“正”。

更令法治记者感动和欣喜的是,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公开表示,欢迎记者监督法院的工作,摒弃了之前的全国各级法院在审案件不接受记者采访的规定。他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机制,积极构建司法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共同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司法和媒体有着共同的追求,承担着共同的责任。司法机关与新闻媒体加强合作,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将有效促进各自作用的发挥,共同奏响依法治国的主旋律,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要为新闻媒体深入基层创造条件,有效运用新闻发布会、案例通气会、组织集体采访等形式,不断提高人民法院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服务媒体的水平,共同传播法治好声音,树立人民法院公开、公正、民主、开放的良好形象。

《人民法治》的记者,是法律实施一线的见证者,是捍卫法律尊严的卫士,是直面现实拔开迷雾还原真相的发现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终保障者。这个社会阶段,不是《人民法治》记者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最有利的历史时期吗?

《人民法治》与人民在一起,我们与《人民法治》在一起,我们,在路上。总有一种责任,让我们砥砺前行。 

《人民法治》成立不长的时间,锦旗、奖牌就挂满了会议室和大厅的墙壁,这是人民的拥戴,这是民心所向,老百姓知道《人民法治》为他们说真话、办实事,知道她是“人民”的媒体,这是最高的奖赏。群众的口碑,胜于任何来自于上级机关表彰、嘉奖,群众口口相传,《人民法治》“服务于人民”的效应迅速生成,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加持下,《人民法治》得以壮大,人民法治网、人民法治公众号、人民法治论坛、人民法治手机版、依法治国地方实践丛书出版等平台应运而生。《人民法治》一众平台的成功运行,吸引了有志于新闻事业的人才加盟,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共同组成了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大家庭。

我们自豪,我们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人民法治》是摇篮,我们是襁褓里需要呵护的婴儿;《人民法治》是引导社会理性前进的航船,我们是站在船头的了望者;《人民法治》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阵地,我们是坚贞不屈的捍卫者;《人民法治》是医疗社会病痛的手术室,我们是手执手术刀的医生;《人民法治》是国家走向法治轨道的引导者,我们是那一根根无言的枕木……

我们与《人民法治》,我们,在一起,我们,在路上。

总有一种责任,让我们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康烁辰
推荐阅读
 重要人事变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民政部的头儿都换了!

吴法天VS吴虹飞“你这是道歉吗?继续申请加入失信人黑名单!”

浙江温州鹿城区葡萄村:征地拆迁遭质疑

请长按二维码进行关注人民法治
为良法善治发声
为公平正义张目为法治中国建言为中华复兴鼎力

觉得不错 请点赞并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