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磨一剑 砺得梅花香 ——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赵锋

2017-08-07 人民法治
点击上方“人民法治”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


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今年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人民法治》杂志社重点打造“砥砺奋进的五年”专题,集中展现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当中涌现出的先进法治人物,大力宣传司法改革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充分展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


宣传好首都法院工作,关键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北京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万明曾在北京市法院院长座谈会上表示: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工作水平。全市法院要着力提高基层司法水平,提高基层法院、人民法庭保障水平,加强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重心下移,把司法体制改革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努力夯实首都司法事业发展根基。


近期,《人民法治》杂志社集中采访了三名北京市法院系统涌现出的优秀基层法官,其中包括海淀区法院中关村法庭庭长陈昶屹、朝阳区法院奥运村法庭庭长刘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赵锋。


在此次专题报道中,记者努力挖掘判决书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努力通过个案展现北京市法院系统的司法改革成就,报道中展现了一个个公正廉明、有大智慧、有情有义的法官,这些法官爱岗敬业、扎根基层,他们做到的就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赵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是我们党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紧接着,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就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等提出明确要求。


目前,司法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取得丰硕成果,人民有目共睹。为更好展现司法改革的成效,人民法治网聚焦一线法官,以期从个体中去管窥司法改革的成效。


今天的主人公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的80后法官赵锋,一个被称为 “技术派”的行政法官。理科生出身的他弃理从文,几经波折,最终选择了钟爱的法官职业。同事眼中的他“认真负责,结案率高,爱专研,有着过硬技术,时时刻刻把民众装在心里”。



理科生出身的法官



无数个工作到深夜的日子里,赵锋就睡在这窄窄的张单人床上



赵锋是理科出身,在校期间,他尤其爱钻研数学。对于常见的数学公式定律,他不仅仅是简单的记下来,还要用公理去加以证明,刨根问底,以求融会贯通。对数学的热爱,也锻炼出了他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事情别人可能点到为止,而赵锋却非要研究个明白。


赵锋于1998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一年之后,这个天生爱钻研的赵锋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如愿来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工作。


很多人好奇,赵锋哪来的勇气放弃工作一年的公安工作返校深造,再次毕业之后又哪来的勇气选择另外一个职业。在第二次报考专业时,赵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诉讼法学专业行政诉讼方向,加之赵锋对于政法工作有着深深的感情,所以毕业后到法院行政庭工作也就是水到渠成了。赵锋说,法官是每一个法律人的终极梦想,对于他来说也不例外。既然选择了学习法律,就要从事法律工作,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追求这一梦想。在赵锋眼中,警察好比大火炒菜,需要炉火很旺盛,办事要快,要有力度;法官则是文火慢炖,求稳求准,做事说话都要三思而后行,写判决,那更得三思,需要多加斟酌。


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工作后,赵锋愈发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他决定攻读博士学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赵锋挤时间去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于2012年9月被录取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并于2015年6月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能够再次进入校园,赵锋有些兴奋, “一个30多岁的人,能够再次回到校园,踏实的坐在宽敞明亮的大学教室里,看着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授课,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不是所有在工作岗位上的人能够轻易获得的机会,校园时光是美好却又是短暂的。”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赵锋并不认为自己是一名学霸,“只不过能够踏下心来钻研事情罢了”。从硕士毕业至今,赵锋已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了10余年。赵锋在学习上展现出的踏实、勤奋、爱“钻牛角尖”,在工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爱钻研的“技术派”


工作中的赵锋被一摞摞厚厚的卷宗包围



同事眼中的赵锋爱钻研,爱走“邪路”。一次开完庭,赵锋低着头走在回办公室的小路上,由于满脑子想的全是案子,没有注意到路旁伸出的蔷薇花,结果被蔷薇花刺划伤了额头,但当时他却并没有察觉。回到办公室,同事发现赵锋的额头有一道鲜红的血印,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赵锋一摸额头才发现自己被划伤了。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不是分内的事情,赵锋都一丝不苟的去对待。一些同事遇到法律的疑难问题会去请教他,他都很耐心的解答。他对案严谨,做事认真,乐于助人,常常受到同事的赞扬与褒奖。


长期勤奋刻苦的学习不但使他拥有扎实的法学功底,也造就了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有些案件比较特殊,涉及到许多专业技术领域,需要下深功夫。赵锋说,如果对案子中的一些专业名词不了解,那么案件很可能会错判。


有一个案子,原告因为家具质量问题,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出的中国环保产品认证及其所依据的《家具环保认证规则》提出质疑,进而向国家认监委投诉,要求对违规认证行为进行处理,责令停止实施并重新修订《家具环保认证规则》。在这个案件中涉及到非常多的专业术语,如何攻克下这一个个技术难题,是办案的关键。


办案期间,赵锋翻阅了大量关于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律规定、技术规范、学术论文以及关于实木家具的教科书。他从网上搜相关资料,去图书馆找教科书和报纸杂志。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就联系还在学校工作的同学、朋友,利用大学图书馆的资源查阅。于此同时,赵锋还在审理案件中认真听取原告、被告的陈词,从他们的话语中搜集与案件相关的资料线索、案例。只要有一点线索他都不会放过。在一次审理与环保相关的案件时,赵锋几经周转让上清华大学的同学帮忙找到了相关专业的老师,对该案中的一个专业问题进行解析。


至于为什么会被称为“技术派”?赵锋谦虚的说,“所有审理涉及技术类案件的法官,只要他认真负责,最后都会成为‘技术派’。”


独特高效的工作方法


办公室里堆积着厚厚的材料



办案不仅需要“技术”就够了,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案件量“暴涨”。赵锋说,“以前,庭里结案最多的法官一年办理100多件案子,现在庭里人均结案将要达到200件,数量是翻番的。”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想要快速结案不光靠勤奋,还得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工作方法。


由于赵锋做事认真勤奋,井井有条,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日常,他不仅要办案,还承担着不少普法宣传、调研、授课等工作。


赵锋所在的行政审判庭原本仅有20多人,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队伍已壮大到50多人,即便这样他们的工作节奏依然很紧张。众所周知,法官加班加点已是常态。一天晚上,赵锋开完会回到单位,助理说还有7个案件需要写裁判文书,他看了看时间,点了点头,啥也没说。助理以为裁判文书要迟交了,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赵锋便告知助理已经完成7个裁判文书的撰写。这件事给助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他也更加佩服身边的这位法官了。


即便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赵锋仍旧有条不紊。工作中他都严格按照程序审理,工作之余又能及时做好群众工作。面对上百人规模的群体诉讼,赵锋依旧不慌不乱,庭审之后和当事人交流,给当事人释法, 46 33606 46 15534 0 0 2565 0 0:00:13 0:00:06 0:00:07 2895解对法律的理解。


民警的工作经历对他做群众工作有大帮助,他愿意与当事人交流,去挖掘一些案件背后的故事。很多时候,当事人带着情绪或夹杂着地方口音,赵锋都能仔细倾听,耐心揣度,用心沟通。经过沟通了解之后,赵锋发现很多案件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家庭纠纷与个人恩怨,这些才是案件产生的根源。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有针对性的去做一些协调工作,往往能取得奇效。


在开庭之前,赵锋经常特意了解涉案当事人所在区域的一些详细情况。这样在开庭时,就能与当事人详谈这些区域的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此举往往能瞬间拉近了与当时人之间的距离,让当事人消除内心隔阂,悉心接受法官的指导。



会议室里挂着锦旗


改革下无奈的诉讼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势不可挡的今天,无数的企业拆分重组乃至于消失,重污染企业、产能落后的企业大多渐渐没落被关停。接下来要讲这个案子,就是这种情况。


对赵锋来说,专业性很强的疑难案子都是“有趣”的案子。他独特的办案方法和较真、肯钻研的工作态度使他经办过的很多涉矿案件,都能漂亮的结案。领导也因此将更多的矿业方面的案件交给他,“谁都不能精通所有专业,我对这方面比较了解,领导就有意识的锻炼锻炼我。”


一家曾经是行业领头羊的老牌企业,由于产业结构落后、技术老旧和缺乏骨干人才等原因,逐渐落后于行业水准线。为了自救,其向银行贷款一千多万,光是每年的利息就是一大笔钱,该企业已经频临破产,被银行告上法庭,要求清还贷款。该企业无力偿还,其后双方在法庭上达成一致,该企业将所有资产给银行,由银行处理企业资产抵债。在处理该企业资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引进了资金雄厚、技术过硬的第三方企业,以变更为名将被告企业的水泥生产证转让给了第三方企业。这样一来,政府不仅能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减少生产污染;银行也能收回债务;第三方企业也有了生产许可。在一个多赢的局面下,只有一方的利益被忽略,那就是原厂的大部分职工没有得到合理安置。多方努力无果之后,这家企业将颁发许可证的行政机关告上法庭,要求撤销许可证。


事实上,水泥生产证的所有者只能变更,不能转让。涉案的生产许可证以变更为名转让给第三方企业,属于违法操作。面对此案件,赵锋最先想到的是调解。在大量详实的调查后,他做了很多工作,地方政府、银行都能接受水泥生产许可证依法属于原告企业的事实,但现持有水泥生产许可证的第三方企业坚决不接受。针对这一问题,赵锋讲法律、摆事实、说道理,努力做第三方企业的工作。


“水泥生产许可证的转让是违法的,不具有任何法律效益,法律的红线绝不能触碰。”赵锋说,“无论你们拿到这个生产许可证是不是合理,但是不合法就是不合法。你们有生产水泥的意愿和资本,就该把被原告企业的问题妥善的解决,收购也好兼并也好重组也好,两家合并为一家,才能合理合法的拥有水泥生产许可证。”最后,由于第三方企业与原告暂时未能达成协议,赵锋依法判决撤销了涉案生产许可证。判决后,双方当事人表示会按照法院提出的法律意见,进一步进行协商,争取达成一致,再重新依法办理许可证变更。


“任何破坏法律获得的利益都是短期利益,它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任何人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要保持‘法律思维’,用适当的方式去解决,这样才能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赵锋语重心长的说。


为拆迁村民争取合法利益

下无奈的诉讼



每年赵锋要审理200多个案件,类似水泥生产许可证纠纷这样的专业性强的案件不胜枚举,但最令赵锋印象最深刻的案件,却是一件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案件。


白家兄妹的父母居住在北京市房山区某地,父母去世后给兄妹二人留下了几百平米宅基地和二十几间房屋。前些年,当地政府要进行征收,因认为政策不合理,白家兄妹坚决反对拆迁不惜以死相搏。


当时房山的拆迁政策是:按人均四十平米进行房屋安置,但是白家兄妹中哥哥进城工作,已将农村户口迁出,不能得到补偿。只有未婚的妹妹可以得到补偿,但只有40平米的补偿安置房和有限的补偿款,几百平米的宅基地却只能换来40平米的安置房,白家兄妹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样的补偿条件。


房山住建委的态度也非常坚决,“政策就是政策,开了这一先例,以后的工作就不好做了”。矛盾由此激化,双方无论如何都无法达成一致的认知,白家兄妹一纸诉状将房山住建委告上了法庭。


在了解了案子的细节之后,赵锋决定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两兄妹争取到应得的补偿。为这个案子,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后去北京市门头沟区、昌平区和延庆区进行调研。时隔多年,赵锋仍然记得很清楚,“有的区制定两套拆迁补偿方案供村民选择:一是按人口进行补偿,二是按房屋面积进行补偿,村民按得利多的方案进行选择,这样更为合理,也更能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充分的调研后,赵锋心里有了底,多次赴房山区住建委和拆迁方做工作。说起当时和拆迁方的争执,这位沉稳的法官仍显得有些激动,“一处几百米的宅子,二十几间房,就给别人四十平米的房子,到底公不公平合不合理?”赵锋显出了行政庭法官的犀利,“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类人群,考虑利益的平衡,不能让任何一个老百姓掉队。”


这个案子花费了赵锋非常多的精力,最后取得了圆满成功。因为考虑到白家两兄妹成家后的居住问题,为其争取到了两套两居室的安置房和更多补偿款。两兄妹撤诉后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给赵锋,真挚感人,赵锋想起他们感激的样子微微笑了,“再苦再累也值了!”。


作为一名行政法官,赵锋问心无愧,对他来说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长是常态,而且更多的时候他要工作到深夜。面对同事跳槽,同学拿高薪……赵锋不为所动,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仍然秉持着自己这份法官的梦想。“在这个岗位上,能够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些实事,挺好!”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法官的大义。(作者/焦建丽 王雪 康烁辰)



责任编辑:南方

推荐阅读

河南省政法委原书记吴天君受贿1100万 判11年


广电总局:上星节目要以央视节目为标杆


环保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大气督查:多地现虚报


请长按二维码进行关注人民法治为良法善治发声
为公平正义张目为法治中国建言为中华复兴鼎力
觉得不错 请点赞并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