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童谣,在水乡 #漫寻古劳#

古劳水乡 2021-06-02


有支歌仔唔好教比人

得来睇牛打盖睡

久久唱响好精神

久久唱响好精神

……

一听见这纯正的古劳方言童谣

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童年的时光

除了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外

古劳水乡还有其他脍炙人口的童谣吗

文末有惊喜!!!不要错过哦~


小河的古劳寻谣之旅

这一次,江门华侨城邀请音乐人小河走进

「寻谣计划」的新一站

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古劳水乡

寻访酒肆茶楼、村头巷尾聆听到这方水土所生长出的陌生又熟悉的、独特的歌词和旋律以音乐为切口

感受这个地方的生命力和美好

就如小河所说,“寻就是生,不寻就是死”

那些藏在水乡老宅中、藏在古劳老人记忆里

本以为再没有机会被倾诉、被听见的动人故事也得以传颂出来


本期#漫寻古劳#嘉宾·小河——「寻谣计划」发起人以全国地域为目标对不同文化区域的老童谣进行挖掘与新编
“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音乐只是声音”「寻谣计划」已走北京、长沙、杭州、上海等城市采访了200多位老人采集民间歌谣资料300余份并完成了十余个童谣现场听他们唱起记忆中的童谣和他们坐下来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听童谣背后的时代故事寻找一种共性的爱、一种独特的美连结一个地方的过去与未来,连接你我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小河漫寻古劳所遇到的故事吧


跨越七十载的记忆



茶楼,是古劳的老人老人之间,见面交流聊天的一个地方

“一盅两件”,看看报纸,聊聊天

可能一晃就是半日时光

在茶楼偶遇的冯校长分享了一首
在他六岁时,妈妈唱给他听的童谣
承载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与回忆
从歌谣开始带孩子们认知这个世界
三句旋律,跨越七十多年
充满了本地气息
被我们所遇见,是不能想象的幸运


儿时的水乡童谣



拜访李校长的时候,寻到一首叫“干氹仔”的童谣

这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他唱起这个童谣的时候

表情忽然像一个孩子一样在笑

打起鼓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孩在敲鼓

你就能感觉到生活在这里的孩子,跟这方水土紧紧连结的童年

就是那份把泥巴都糊在身上,两个孩子在抓鱼的快乐
这份快乐不是只属于天真
而是跟古劳的泥巴、水乡的鱼塘息息相关的

跟这个地方在一起的一种快乐

哪怕久经岁月的洗礼,依旧如新


凤凰花树下的采茶歌



很多老人其实是特别可爱,他们还会保留着年轻时期的个性

他们身上有那个孩子的那种天真,时候也会有小脾气什么的

不太像年轻人和中年人那么的世故

那天,我们采访客家张奶奶的时候她可能看人多,一开始比较紧张后面,来到村中一棵凤凰花树下本来还有些羞涩的奶奶突然放开了唱起采茶歌,跳起舞来

她其实真的是喜欢唱歌,而且喜欢在人前表演的一个老人

那一刻也特别美因为她很自信,很陶醉,她自己也很兴奋所以我觉得特别的美


盛夏里的摇篮曲



第一次与鹤山首任博物馆馆长冯爷爷接触
他没有想起什么童谣
然而第二天,他主动联系了我们
说想到了一首曾经的摇篮曲
那天他就站在村口大太阳下等着我们许久……
一蹬一蹬地骑着车给我们带路
那首摇篮曲很质朴动人
爷爷愿意与我们积极互动的热度更加动人
感受到了那一代人的奉献与力量
时至今日依然对现在的人,一帮孩子做的事情,一帮新人
以及今天的社会给予的一种支持


老榕下的歌谣祭



老人们被邀请来到三姓堂榕树下
和乐队一起,演绎多首珍贵的歌谣
教唱给水乡的孩子们
夏日午后,树荫底下
所有人仿佛共同经历了一个美妙的暑假
今天,这些孩子们也许不明所以,只是感受到了歌唱的快乐
若干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们
也许正在逐渐遗忘这段经历
但是,当他们再次听到这一首首儿时唱过的歌谣时
深藏的这份记忆再次浮现
他们的心也会一下子被当时的自己触动


古劳动听时刻

点开视频,快来为小河老师的古劳寻谣之旅打call吧!




下面再来听一首古劳童谣吧~

嗳猪仔,嗳猪乖

嗳大猪仔去后街

后街有乜卖

有鱼有肉买

仲有鲜花戴

任你戴,戴不晒

放落床头老鼠拉

一拉拉咗去大街


生活的喧嚣中,歌谣始终在场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它的存在

但是,它为你记录了昨日的时光

今年10.1国庆

华侨城·古劳水乡约定你

一起来倾听那些正在被时光逐渐遗忘的动人旋律以及鲜活故事~


明天将有重磅福利公布

想知道的小伙伴

记得关注我们最新的推送啦


~TO BE CONTINUE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