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加速度!2020年暨南大学“十大新闻”揭晓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2020年眨眼已成过往
过去这一年
暨南大学面对机遇与挑战
跑出了暨南加速度
2020年,暨南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力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党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收获了累累硕果。
为回顾一年来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暨南人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2020年暨南大学十大新闻”网络评选活动。经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初选、师生校友网络投票、综合评议、校领导审定等程序,最终评定出2020年暨南大学“十大新闻”。
(点击可查看大图)
01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3批共89人驰援武汉,海内外暨南人携手抗疫。陈祖辉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一批集体和个人获表彰。
自打响“新冠”病毒阻击战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和广东省统一部署,迅速组织附属第一医院9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于农历大年三十夜晚出发,赴武汉开展火线支援。大年初一凌晨,医疗队队员平安抵达武汉,投入抗疫斗争。2月18日,我校再派出第二批15名医护人员增援武汉汉口医院。2月21日,派第三批65人医疗队增援武汉。
木棉花开,英雄归来。4月10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湖北的89位医疗队员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平安归队。78天的时间里,89位医疗队员以接力形式支援武汉抗疫。
陈祖辉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吴义、尹海燕、王昊、黄洁微、许典双、黄卫6人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
疫情期间,我校师生及海内外校友也纷纷以不同形式参与抗“疫”。1.4万暨南校友和校董累计捐赠物资及金额总数超1350万。暨大校董企业捐赠了超19.2亿元现金及物资。
学校还面向疫情严重的友好学校等发出慰问信,捐赠抗疫物资。身在海外的校友积极参与当地抗疫。新华社、CGTN、中新社、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等聚焦暨大学校师生的抗疫故事,在国际舆论场彰显了暨南的使命与担当。
02
我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做好“十四五”规划。我校全年获国家级、省部级党建思政工作立项、表彰共64项。
我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两年来,我校师生、校友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党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新华网、中新网等多家媒体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大两周年办学成绩。
全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广东省委有关会议精神。
我校于今年4月起正式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提高“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学校相关领导、专家、师生与校友凝心聚力、齐思广议,多维度、多视角为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学校全年获国家级、省部级党建思政工作立项、表彰共64项。其中,我校党委统战部获评2020年“中国统一战线宣传先进单位”。项目“以文化素质大讲堂为依托的‘中央厨房’大思政育人模式”入选2020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这是本次评选中广东省高校唯一入选的文化育人项目。
03
新增2个国家级智库平台: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
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于2020年5月被广东省推荐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单位,9月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2月举行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匾牌启用仪式。
该中心整合海内外研究力量,就中华文化在港澳台和海外传承传播的内容、受众与过程、媒介与形式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协同创新研究。
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于2020年3月入选中央统战部、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入选名单,成为我校人文社科国家级研究机构。
7月,该研究基地举行揭牌敦聘仪式。研究院依托我校的特色和优势,重点围绕港澳台同胞与国家认同、海外侨胞与民族认同、海外传播与实践路径等方向开展协同攻关。
04
科研成果攀新高:19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首获一等奖;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兰雨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正刊发文。
教育部公布的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中,我校19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较上届(8项)大幅提升,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18位,全省第2位。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青年成果奖1项。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詹伯慧的著作《汉语方言学大词典》获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奖项的一等奖。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的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名单显示,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涛教授的《视觉修辞学》,文学院刘增合教授的《白银与战争:晚清战时财政运筹研究》2项成果入选,实现了我校在该成果文库上重大突破,入选数并列全国第5。
基础医学院兰雨研究员课题组的合作研究在人类巨噬细胞发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题为“Deciphering Human Macrophage Development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正刊在线发表。基础医学院边志磊博士后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兰雨和我校“珠江学者”讲座教授刘兵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05
国家基金项目获批、基地建设持续取得新突破: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获批数居全国高校第4;2020年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获批数居全国第29;学校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等九部委“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高校等。
我校获批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45项,获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4位,并且位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榜首。这是我校获批数首次突破40项,排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前5。
据统计,2020年全年,我校共有70个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立项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9位。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量已连续两年达到70项。
我校2020年共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3项,其中集中受理期项目287项,立项数位居全国第29位,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30,首次位列广东省第4。立项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0项,获批直接经费1.323亿元,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
学校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等九部委“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高校、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试点高校。
06
叶文才获全国创新争先奖、高昊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学校多位教师获国家级、省级荣誉,人才队伍建设再创佳绩。
叶文才教授被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该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
高昊教授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该奖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人。
尹良红教授荣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甘于恩教授获“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程京武教授、刘增合教授入选中宣部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汤景泰教授、郑焕钊副教授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07
我校新增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总数达12个,居广东第2。学校在QS、软科等国内外大学排行榜排名提升,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3月,我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7月,社会科学总论学科入选。9月,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入选。至此,我校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前1%。
其他9个学科分别为临床医学、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
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2021年亚洲大学排名显示,我校位列亚洲第138位,国内第34位。相较于去年的亚洲第148名,我校此次排名上升10位,是亚洲高校中进步幅度较大的学校。
在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公布的“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共有37个学科上榜,并列排名全国第22位。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2个学科跻身全国前5%。
08
我校27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门“金课”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牵头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开放1643门在线课程。
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我校经济学等1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等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显示,我校27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广东省第1名,全国第20名。我校本次入选的27门本科课程,包括8门线上一流课程、8门线下一流课程、7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和1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疫情期间,我校牵头的大湾区课程联盟集聚了1643门课程支持会员高校开展在线教学,受益教师超20万余人次,累计5.7万学生选学跨校课程。联盟会员高校今年增加19所,现有82所,其中港澳高校7所,高职院校13所。
09
办学空间进一步优化:着眼三地五校区均衡协调发展,谋划实施“番禺校区整体提升计划”,启动与珠海市共建“暨南大学科技创新园二期”,持续推进深圳校区扩容升级;布局首个海外校园日本学院;启动“更卓越、更国际、更美好的暨南”行动倡议。
学校加速推进番禺校区建设,制定并推进《番禺校区整体提升计划》。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大楼完成封顶,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启动。
推动珠海校区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珠海校区生物医药实验楼、生物医药转化等项目建设工作;计划与珠海市共建“暨南大学科技创新园二期”。
继续推动深圳校区扩容升级,积极争取深圳市政府继续加大对深圳校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我校与日本千代田教育集团合作共建暨南大学日本学院。该学院获中央统战部批准筹建,是我校积极参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海外布局的第一所海外校园。
在我校建校114周年纪念会议暨115周年校庆年启动仪式上,启动了“更卓越、更国际、更美好的暨南”筹款行动倡议。筹款行动方案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校庆期间,暨南大学共收到“行动计划”首批集体捐赠,捐赠金额共计1.22亿元。
10
我校学子在全国创新创业年会获奖数位列全国第一、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摘金。学校与深圳前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湾区港澳台侨人才培养。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入选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在教育部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我校6个项目入选,4个项目分别获得“我最喜爱项目奖”和“最佳创意项目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一。这是我校连续第8次登上全国年会最高领奖台。
在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七部委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布的获奖名单中,我校“基层‘融媒体’传播体系构建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金奖,这是我校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获得金奖。
我校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在前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港澳台侨青年实习实践、创新创业、交往交流、教育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港澳台侨大学生青年实习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交往交流平台、教育研究平台。
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入选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周期为3年。目前空间建设已遍及暨大三地四校区,孵化创新创业团队90余个、注册公司40多家。
这些暨南的重要时刻
你是否也一起参与见证?
2021
让我们继续期待
更卓越、更国际、更美好的暨南
网络评选活动
抽奖小程序获奖名单
(滑动查看)
请在参与投票的50位中奖者及时在抽奖小助手中填写姓名、联系方式和邮寄地址。
网络评选活动
留言区前10名获奖名单
(滑动查看)
请留言区前10名的获奖者在后台回复您的姓名、联系地址和邮寄地址。
以上60位中奖者若为石牌校区的师生,亦可在工作日上班时间到行政楼936自取奖品。
恭喜以上中奖者
感谢热情参与评选活动的
每一位暨南人
2020的暨南很精彩
2021我们再创佳绩
-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出品-
- THE END -
来源 | 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素材整理 | 李伟苗 苏倩怡
图片 | 暨南大学新闻网
微信编辑 | 温宇康 杜明灿
责编 | 李伟苗 苏倩怡
推荐阅读
祝福暨南 2021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