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牛!TA是暨南的金牌专业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2-05-05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1946年,暨南大学创办了新闻学系,至今已走过了75年历程,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三家新闻院系之一。如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被誉为华语媒体“黄埔军校”



作为暨大办学115年来历史悠久的学科之一,新闻学专业底蕴深厚,群星璀璨。在2019年中国软学科排行榜中,新闻传播学位列第四名,仅次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同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多年来,该专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新闻传播业界领军人物。

点击可观看视频


有志从事新闻业的学生

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又应如何应对媒体转型?



被称为

“将品牌理念引进中国报业第一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以锦

接受采访

为暨大新闻学专业“代言”


新闻学专业有三大优势

暨大的新闻学专业和国内同类型专业相比,

有哪些优势和亮点?


范以锦:暨大新闻学有三方面优势。


其一,底蕴深厚,历史悠久。1946年,中国第一位新闻学博士冯列山在上海创立暨大新闻系。多年来,我们的新闻专业薪火相传,人才辈出,见证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成长。


其二,具有良好的发展后劲。学院既重视学术又重视教学实践,培养研究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注重提升学生经营新闻的核心能力,同时重视适应媒体转型的应变能力的培养。我们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既有高端学校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师资,也有从业界进入的经验型、应用型师资。两者互相学习、融合,力求每位老师尽量提升学术与应用、科研与教学兼备的能力。


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其三,国际化。暨大新闻学一直面向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招生,与沿线国家开展深度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动国际新闻方向学科的发展,增强侨校特色,培养国际传播人才。



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设有新闻学专业,

会不会导致同质化竞争?


范以锦:中国媒体行业发展很快,很多大学在办新闻学院、新闻系、新闻班,大家的定位应该有所不同。


层次特别高的高校应多培养一些学术型的人才,对大多数学校而言,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分层次办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分别走上不同的岗位。


暨大新闻学专业力求学术型、研究型与应用型兼备。暨大新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搞学术研究,有的走上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的核心岗位,还有的在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各机构泛媒体领域发展。


范以锦


我们明白,我们的新闻专业培养出来的大量是应用型人才,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样的人才视野宽阔、层次高。



善写作善沟通适合学新闻传播

从新闻业务现场到育人一线,

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新闻传播?


范以锦:一般来说,喜欢写作、思维敏捷、性格外向、善于表达、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错的学生适合学新闻。洞察力强、政治敏感度高更是能帮助你学好新闻。


新传学子参与社会实践


进入新闻学专业学习后,

学生应进行哪些能力和品质的锻炼?


范以锦:一是要多读各方面的书,学好基础理论,培养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具有前瞻性思维才有发展后劲;二是要主动参加实践,广泛接触社会,提升职业素养,做到“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这样才能受到业界欢迎。


除理论思辨和动手能力之外,更应胸怀新闻理想和传播道义,要有寻找真相的勇气和服务社会的担当,这是最宝贵的品格。


新传学子与老师的合照


越来越多同学投身大湾区建设

从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

就业和发展前景如何?


范以锦: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


从就业区域看,越来越多的同学毕业后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毕业去向看,他们多选择到媒体或与泛媒体相关的岗位。互联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类机构内的泛媒体岗位,都有我们的毕业生。


无论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无论是媒体机构还是非媒体机构,我们的毕业生进入后大多从事内容生产和传播工作。总之,离不开“媒”和“传播”


一直以来,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承“面向港澳台、面向海外”的办学方针,为海内外培养了6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大量成为业务骨干。


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重要负责人、新闻媒体负责人、著名企业家,有的获评“韬奋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有的成为“主流网红”。


曾担任重要职务的有原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原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孙孔华、原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惠建、广州日报副总编辑关雅文等。


2002届毕业生方夷敏从传统报社的时政新闻记者转型,开创时尚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全平台粉丝数达2000多万。被评为2017-2020微博十大影响力时尚大V、2019年福布斯中国意见领袖50强、2019哈佛商业评论中国新增长创新人物30人,当选为广州市新联会副秘书长。


2002届毕业生方夷敏


外招毕业生也很优秀,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入选2020年“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梁海明


暨大是华侨最高学府,

一直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

新闻学专业怎么培养学生投

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范以锦:新闻学专业通过内外联培,营造了多元共融的文化氛围,鼓励境外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港澳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迄今为止,香港新闻界中有400多人是从暨大毕业的,澳门新闻从业者也有七成在我们学校读过书,他们在华文传媒业界的影响力广泛。这说明,我们的国际新闻方向已成为培养爱国爱港爱澳的华语新闻人才“后花园”


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多所公司建立实习基地


做内容的能力不能丢

学新闻的学生难免有一股书生意气,

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现实,会不会有心理落差?


范以锦:每到毕业季,网络上常出现学生们求推荐、求就业建议的声音。面对传统媒体的转型,他们对就业感到迷茫,不知应在新闻岗位上坚守新闻理想还是干脆转型。


针对这一现象,我曾在微博上开了一个“新闻学生茶座”,让学子、老师和年轻新闻工作者一起讨论,我主动设置议题,即时解答问题。后来,我把当时的一些看法和互动汇总成《新闻“微”茶座》这本书。


在我看来,走出象牙塔外,社会身份的转变难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落差。但在做选择时,别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尊重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才是重要的。


我们经常讲新闻理想,并非在媒体岗位工作才是追求新闻理想。现在是万物皆媒时代,到非媒体机构的泛媒体岗位从事内容生产和传播,只要你有执着的追求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样是在践行新闻理想


不管是学新闻的学生,还是媒体从业者,

都感觉到传媒的融合和转型一直在发生。

您对后辈的新闻人有什么样的期望?


范以锦:无论媒体怎么变,无论学生想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媒体工作,或在各类机构的泛媒体岗位就业,他们在学习中掌握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做内容的能力是永远不能丢的,而且要不断地提升;同时,新一代的新闻人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比如不仅能写出新意,还要有策划能力、连接用户的传播能力


“教学相长”已讲了很多年,现在是全媒体时代,教师和学生一定要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事实上,不少学生的新媒体技术已经比我们厉害多了。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 THE END -

来源 | 广东教育头条

(记者 | 钟哲 吴少敏  摄影/摄像 | 石磊  剪辑 | 许舒智

海报设计 | 潘洁  实习生 | 潘宛晴)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编辑 | 葛俊

责编 | 杜明灿 李梅



推荐阅读

1. 听我说。◕‿◕。

2. 这对双胞胎兄弟,有故事!

3. 夏之初,把暨南穿上身

4. 57秒,看暨南最青春的样子!

5. 今天,暨南青年向总书记报告好消息!

6. 了不起!


逐梦的你,一定“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