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鼎全球!这才是520最酷的模样!

祝你奔赴所爱的 暨南大学 2022-05-13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5月12日,2020-2021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20-21)总决赛落下帷幕。在这一全球超算高手的巅峰竞技场上,暨南大学代表队发挥出色,问鼎全球总冠军。清华大学代表队在基准测试、脉冲星搜索优化等多个赛题中都取得优秀成绩,获得亚军。


5月13日晚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报道了本次大赛及暨南大学夺冠的消息


(点击观看《新闻联播》视频报道)


在今天这样一个

为爱奔赴的日子里

学校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表彰会

激励暨南学子无惧无畏 为爱拼搏


(点击观看颁奖现场)


5月20日下午,暨南大学在珠海校区举办2020-2021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获奖团队表彰暨经验分享会。受学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委托,张宏副校长在视频致辞中对团队表示祝贺,校区领导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此后,杨光华教授及获奖团队成员进行了竞赛经验分享。


(大会现场)


到底是怎样的

才能让他们 在一个学科领域

披荆斩棘 不畏艰难

到底是怎样的

才能让他们 在一场巅峰大赛

攻坚克难 问鼎冠军


5·20

一起来看看

这支全球总冠军团队

拼尽全力 奔赴热爱的模样



01

奋战三届,不负心中热爱


暨南大学的这支冠军队伍是由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光华研究员指导并带领的5名本科生文詠濠、谭宇晗、赖梓萌、李嘉明、胡靖组成。


杨光华带领的暨南大学代表队已经连续参加了3届ASC竞赛。2018年第一次组队参赛,获得大赛二等奖;2019年参赛,以初赛第4名首次进入决赛、决赛中获得应用创新奖和一等奖;今年第三次组队参赛,以初赛第2名进入决赛并最终夺得大赛总冠军。


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ASC2020和ASC2021合并举办,我校参赛队伍也遭遇了老队员毕业离校、集中学习与备赛受阻等种种困难。


“2019年我主要负责的是科学计算这一部分工作,但后面由于负责Al赛题的师兄毕业了,2020年我就只能转换工作方向为AI赛题了,当时我还属于初学者,不过幸好有师兄之前的工作铺垫,我上手起来也就好很多了。”队员李嘉明说。


参赛队员们攻坚克难,在初赛的30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与20支国内高校队伍和7支海外高校队伍一道迈入ASC20-21总决赛。


决赛现场


02

状况不断,仍怀抱坚定的爱


ASC总决赛共持续5天。其中正式比赛有4天,前两天是搭建和测试团队的集群,后两天是运行赛题,最后一天是英文答辩环节。


队员们表示,遇到困难其实挺多的,尤其到了现场,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在整个过程中,最惊险的一刻便是决赛前两天搭建集群时预先准备好的系统部署方案到现场之后出现了问题,“在学校使用的和在现场使用的情况不太一样,这时候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也就是说之前设计的方案用不上了,只能从0开始重新做,这部分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比赛前一天中午才终于搞好,还是很惊险的。”队员们如是说。


回顾团队的决赛历程,队员们感慨良多,“还是蛮多这种意外的,非常考验现场应变能力,比赛过程确实很难很累,但收获颇丰。”


队员们在比赛现场


03

技能拉满,只为心中痴爱


冠军团队的成功,离不开队员们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据团队成员介绍,比赛需要的专业技能基本都是靠大家平时自学为主,由于要学习的专业技能实在是太多了,所以队员们的学习基本是见缝插针,像他们所说的“有时间就赶紧学习”。


此外,良好的团队协作少不了沟通交流。虽然队员们平时各自学习,但遇到问题会在线上沟通讨论,杨老师组织的每周汇报开会也为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展、沟通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团队会议现场

队员开会笔记


提到杨光华老师,队员们也纷纷表达感谢。大家认为杨老师是一个“很上心、很负责、很厉害”的老师,一方面督促团队工作进展,指导团队工作方向;一方面为团队争取到充足的资源支持。


04

硕果累累,成就双箭头的爱


“对我们来说,这个奖杯意味着对我们这么长时间付出的努力的一种证明,也意味着我们的大学没有什么遗憾了。”大四的几位队员说道。“学生时代最后的余热”是他们对于拿到这个冠军奖杯的感慨。


而对于刚开始自己的科研比赛之路的大二队员胡靖来说,他认为这不仅是一项荣誉,一次见识世面的机会,更是自己的一根定心针,他相信自己从此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向学长学姐看齐。


大三的队员李嘉明则认为这个结果也如杨光华老师所说,“意味着我们暨大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后续还得继续加油!”


冠军团队


关于暨大超算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前景,杨光华老师提出自己的期许:“在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算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工具与平台,学院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均与超算密切相关。另外,暨大还有不少专业和学科也都需要超算作为支撑。目前来看,相对于超算领域的传统强校,暨南大学仍需要加快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和校级超算平台建设,为学校学科发展、特别是新工科、医科等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比赛现场


今天

冠军团队C位出道

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领路担当

杨光华

能力指数 : ★★★★★

冠军团队的指导老师是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光华。从2018年第一次带学生组队参赛,到问鼎全球冠军,只用了三届的时间。


谈及参加比赛,杨光华表示,ASC竞赛是最富影响力的国际性大学生超算赛事,通过参赛,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相关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也可以为学院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联网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和相关学科建设提供支持,推动学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提及未来暨大在超算相关学科和专业的的发展,杨光华充满信心。

全能担当

文詠濠

能力指数 : ★★★★★

队长文詠濠是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负责集群环境配置、脉冲星搜索PRESTO和量子计算模拟QuEST两道赛题优化工作,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啥都要懂”。


2019年他看见班群里发了团队招新的通知,又由于本身对于计算机比较感兴趣,于是就鼓起勇气参加。进入团队以后,他越发觉得自己以前的知识储备太少了,有太多太多东西要去学习,于是便全身心投入比赛的准备工作。


两年过去了,成长为队长他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参加比赛,不要轻易被困难打倒,做好努力学习的心理准备,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技术担当

谭宇晗

能力指数 : ★★★★★

谭宇晗是国际能源学院电气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在比赛中负责HPC性能基准测试和英文答辩部分,擅长的部分是对硬件的理解以及Linux与c语言的基本使用。


为了学习更先进的计算机知识,接触更高端的设备,他加入了杨老师的团队。然而比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学习大量新知识、学校缺乏相关课程的情况让他颇感压力,但是凭借着自己满腔的技术热情,他沉下心来,靠着技术文档耐心自学,终于学有所获,被队员称赞为“技术大牛”。

靠谱担当

赖梓萌

能力指数 : ★★★★★

赖梓萌是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负责AI赛题和部分英文答辩,精通Python语言和AI相关深度知识。她在杨光华老师的另一个团队中也在做AI相关的工作,因此也加入了ASC比赛团队,进一步地学习相关知识,贡献自己在AI方面的经验。


在认真备战比赛同时,赖梓萌左右开弓,兼顾其他比赛、实习以及自己的毕业设计,还在疫情期间获得了一个黑客马拉松比赛的前三名。


此外,赖梓萌拥有超稳的心态,不惧与时间赛跑,在决赛最后的五分钟内编写出关键的分布式,“梓萌在关键时刻很可靠。”队友们说道。

潜力担当

李嘉明

能力指数 : ★★★★★

李嘉明是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8级学生,负责AI部分的赛题。


他最初的比赛热情是被师兄师姐们激起的,“我当时觉得能像师兄师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是很厉害的事情,所以就报名试试。” 


李嘉明兴趣广泛,尽力地涉猎自己感兴趣的每个领域,在疫情期间参加了数学建模比赛,在本学期担任学院助教,在团队工作中,也见缝插针地学习专业技能,赢得了队友们“靠谱、全能、潜力股”的评价。

希望担当

胡靖

能力指数 : ★★★★★

胡靖是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2019级学生,是队伍里年龄最小队员,负责presto的优化工作。


刚加入团队时,胡靖跟许多初打比赛同学一样,目标不明确,对比赛也不够重视,“东学学西学学,这边搞点那边搞点,最后却什么也没搞好。”他这样评价初期的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也开始沉下心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学好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实践。


团队成员们对胡靖抱有高度期望,称之为“团队未来的希望”。


在自己热爱的学科领域

因爱而出发 因爱而收获

这样双箭头的爱

你爱了吗?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 THE END -

采写 | 苏烁枫

来源 | 珠海校区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片 | 曾令奇 受访者提供

颁奖视频 | 谢冬香

微信编辑 | 苏烁枫

责编 | 杜明灿 李梅


推荐阅读

1. 520,来解谜!

2. 酷!她是来自宝岛的暨南姑娘

3. 没错!这些冠军都是暨南人!

4. 录取细则新变化!暨南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发布

5.全球总冠军!暨南,真有你的!

6. 听蒋方舟讲述:南半球的顶尖学者,为什么来到暨南?

为奔赴所爱

点亮“在看”“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