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他们,致敬!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2-05-19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今天上午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

重要讲话中又有哪些金句

快来一起学习!


(点击图片 学习总书记讲话)


在暨南园

有一群无私奉献的老党员们

在特别的日子里

我们向老党员们致敬



 致全校离退休党员同志

“七一”慰问信 


尊敬的离退休党员同志: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谨向全校离退休党员同志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


回顾百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书写了跌宕起伏的民族解放史、荡气回肠的社会主义建设史、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戮力同心,前行路上,全体共产党员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不朽篇章、铸就了百年奋斗的灿烂辉煌。


全体暨南人不会忘记,正是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暨南大学的改革发展才能日新月异。


1996年,学校成为“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2011年成为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政府三方共建大学,2015年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暨南大学视察;2019年,学校成为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政府三方共建大学。如今的暨南大学实力更强,特色更鲜明,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前事不忘,饮水思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衷心感谢您始终如一为党和人民,为国家和学校改革发展辛勤付出!


2021年是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也是学校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展望学校发展的新征程,学校党委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衷心希望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改革发展,为暨南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发光发热!


暨南的昨天感谢有您,暨南的明天我们携手同行。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祝愿我们的党和国家永远兴盛、更加辉煌!


中国共产党暨南大学委员会

2021年6月18日



2021年党中央

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获得纪念章的暨南人共有242位


暨南大学“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颁发党员名单

(点击可查看大图)



优秀党员代表


(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冯淑婷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1948年在国立侨二师毕业。曾在英东教书一年,因学校停办全体教师返回广州。后来由市教育工会推荐到了广州市越秀区小北中心小学任教。1952年评为模范教师,被补送到华南师范学院化学系学习。1955年在师范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分配到华侨补校工作。


党员小故事

“当时高中毕业出来去乡村教书,对我一辈子都是很有用的,因为经过这么艰苦的生活,以后去到哪里都比那个地方好。”


冯淑婷老师高中毕业之际,义务赴乡村成为一名教师,去支教的山路崎岖坎坷,需要三个人携手前行,还得唱着“嚯嘿嚯……嚯嘿嚯……”的号子为彼此加油打气。虽然路途遥远,环境艰苦,冯老师仍坚持了整整一年,直到学校难以开办下去。


一年后,冯老师回到广州,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在小学任教,因表现优异,不到两年便被评为模范教师,并获得保送华南师范学院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冯老师来到华文学院,为归来的华侨、港澳台学生上课,直到退休。


冯老师已是九十一岁高龄,但她仍用爱与温暖点亮生活,给予我们无限启发。


刘人怀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先后在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和暨南大学任教,1981年作为中国首批洪堡学者在西德鲁尔大学留学。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又当选中国工程院管理学部首批院士。


曾任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常委、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和首席咨询专家,教育部高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管理学部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兼任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和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主席等职。



党员小故事

刘人怀,1940年出生于成都市,于1959年3月1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党龄已有62年。


从1962年9月听取叶开沅先生讲授《板壳力学》课开始,他便进入了板壳力学的专业领域。1965年与叶开沅共同创立适于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在他几十年的科研生涯当中,系统创造性的研究了六类典型板壳: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金属板壳、夹层板壳、网格板壳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建立弯曲、稳定和振动的非线性理论,成功应用到我国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航空母舰歼15舰载机等航空航天和精密仪器仪表等工程设计当中。




刘日明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1960年12月9日入党,1961年12月9日转为正式党员。1955年4月12号到广州华侨补校后勤工作,1956年1月份当一名厨房采购员,负责到菜市场购买猪肉、蔬菜等,供应当时一千多名华侨学生的饭菜、包点等。1967年1月份到英德华侨农场,参加四清工作队,1969年1月份在广州文教干校当采购员,1978年回华侨补校后勤厨房工作,1979年—1991年在华侨补校汽车房负责车管工作,需每三个月一次到油厂运送汽油、柴油等,1960年4月被评为中共广州市郊区委员会节约粮食先进工作者,1960年11月被评为中共广州市石牌人民公社委员会、广州东山区石牌人民公社先进工作者,1966年12月被评为英德华侨农场、四清分团五好工作队员,1970年5月出席文教系统双代会。



党员小故事

六十六载光阴路,脚踩的乐土,是他奉献一生的校园。


1952年刘日明就来到了华侨补习学校,厨子、采购员、后勤,刘日明身兼数职,食堂里的那些活儿他都干过。说起当年的工作,刘日明如数家珍,“学生标准的伙食费是每人每月10.85元,三毛半一日,五分钱一顿早餐,一毛半一顿午餐,一毛半一顿晚餐。”民以食为天,刘日明关心学生的饮食,总是换着花样做早饭,馒头、包子、香饼、炸货等等。


那些年他不到天亮就起床准备早餐,等学生吃完早餐又忙着采购食材,“一千多的学生要吃饭,一千多斤的菜才够饱,这一千多斤就由我和工友手拿回来。”


危险的工作别人不愿做,他却争着做。记起自己在车间工作的经历,刘日明说学校一个季度要用几吨汽油,而运汽油很危险,其他人都不愿意去,但他愿意。“我负责申请汽油、运输汽油、安排入库、职工用车,还要维修车辆……小汽车我也开过,当时有归侨老人要去福建厦门,那时去了九天,我就开了九天的车。”


在华文学院退休的他,为华侨教育事业的后勤保障工作辛苦一生。“这是我的工作,我会尽量做好它,我没有什么怨言。”以负责的态度把本职工作做好,再加那么点奉献的念头,心口如一,没有怨言,也成了一种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品格。


沈英森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沈英森,男,广东潮州人。1941年11月出生,1970年6月2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第三至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参与创办中医系并首任中医学系主任。沈英森同志入党50多年以来,对党忠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心发展中医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卫生健康事业服务,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党员小故事

沈英森年少时,目睹作为党员的亲人为大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于是,党员的崇高形象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志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青年时期,沈英森投身中医事业,为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奉献终身。1968年8月,沈英森同志毕业之后服从国家分配到广东南雄县白云公社栏河卫生所当中医生。在当地他每天翻山越岭,用所学为乡村百姓解除病痛。在此期间,他用中医针灸技术治疗一位坐骨神经痛的病人并使其痊愈,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在1970年6月25日,沈英森同志在白云公社栏河党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他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自己作为党员的使命与担当,扎根基层,用中医中药为当地百姓治疗疾病,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服务。在南雄期间,沈英森同志用中医药成功抢救一位亚急性肝昏迷患儿,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当地病人的欢迎。在南雄县工作的十多年中,沈英森同志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学毛著积极分子。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是沈英森同志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沈英森同志立志发扬中医事业,不仅热爱中医,实践中医,而且积极投身中医教育事业。1978年9月,沈英森同志被调到暨南大学医学院工作。1988年暨南大学成立了医学院中医针灸培训中心,沈英森同志先后担任该中心副主任、主任。期间,他贯彻落实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的办学方针,中心加强与美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及东南亚等国家合作开展中医针灸国际培训项目,曾培训境外中医针灸人才500余人。


为培养中医接班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1990年沈英森同志向暨南大学提出创建中医学系。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沈英森同志带头开展历时九年的调研、资料收集与整理、可行性与必要性论证、创建筹备等艰苦工作,过程虽历经挫折然建系育人初衷不弃,终于1999年建立中医学系,学校任命沈英森同志为首任中医学系主任。当年中医学本科专业招生并开课,首届中医学专业学生中港澳学生占比超过70%。此后,在他的努力推动下,香港中医药委员会认定暨南大学中医学专业符合申请香港中医执业试资格。目前,暨南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生香港中医执业试通过率据全国中医院校之首。中医学系的创建为侨校中医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沈英森同志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国际化和海外中医药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兢兢业业做好中医教学与临床工作,沈英森同志还致力于中医理论发展。岭南,从地域上来说,包括广东、海南两省及广西部分地区,过去称为岭表、岭外,在文化与医学方面具有独特风格。沈教授出生于岭南文化底蕴丰厚的潮州中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他对于岭南中医药文化有较深的认识。沈英森教授提出从历史角度来看,岭南医学主要是指岭南中医。他认为岭南中医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源于中原医学,具有区域性、务实性、包容性、受温病学派影响较大等特点。沈英森同志通过吸收历代岭南医家的学术思想,分析古代岭南医案,总结出岭南中医特色,并于2001年主编了《岭南中医》,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有史记载以来岭南中医药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并且首次明确提出了“岭南中医”这一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概念。之后又先后出版《沈英森临证经验辑要》《沈英森验方验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发挥》等著作中,从临床医案的角度将岭南中医学术特点及治疗特色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于岭南中医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沈英森同志致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特别重视中医人才培养。他从医53年和从教43年,始终注重发掘和培养中医人才,至今已桃李芬芳。自2007年退休后至今,沈英森同志始终坚持的教学和临床第一线。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培养了孙升云、李恩庆等60余名优秀的中医人才,其中广东省名中医1人。


除了培养祖国的中医人才外,沈英森同志还致力于将中医优秀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推动中医事业国际化发展,培养了包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在内的数十名外籍进修人员,曾多次受邀到印尼、泰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及香港地区讲学。作为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工作者,沈英森同志在2001年获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获得“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先后被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专家”,2020年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授予“资深老专家特殊奉献奖”称号。


张志英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1934年7月生,1950年1月入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暨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离休第一党支部书记,离休协会会长,解放战争老战士,离休干部。幼年时期经历日军侵略、父亲牺牲的苦难,1951年在华南防空军,中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部战科工作,后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毕业后任教暨南大学经济系,62岁高龄还担任班主任,杰出校友马有恒、叶惠全等都是她的学生。


党员小故事

87岁张志英同志,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参加八路军,血战抗日战场,为国捐躯,那时的张志英年仅5岁。


母亲是老共产党员,她耿直坚强的性格、克勤克俭的品德,始终是张志英做人做事效仿的榜样。这个家庭在革命炮火中淬炼而出的赤诚报国、披荆斩棘的精神鞭策着张志英一生一往直前;也正因如此,张志英的心里从小便深深埋下了一颗入党报国的种子。1951年,本是继续读书的年纪,身为党员的张志英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入伍参军。1955年,组织上让张志英转业,她做出继续求学的决定,在紧张备考后成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1962年,张志英进入教育行业,在暨南大学任教。她始终不忘初心,坚定信仰,躬耕于三尺讲台,把科学弘扬播撒,让理想在桃李中发芽,以身作则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暨南经院学子,始终坚持用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学识品德感染学生、引领学生 。现在,即便在离休后,她也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坚持做讲座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离岗不离党,离休不褪色,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关心和支持学校和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张春磷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1937年3月生,1959年5月入党,暨南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核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


从1983年开始,他主要从事核电站环境安全分析与核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国内领先,达国际水平”。曾获国务院颁发的科研工作特殊津贴,被授予“暨南大学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优秀教师”“中共广大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奖励。


党员小故事

84岁的张春磷同志出生于广东省紫金县凤安镇放塘村。父母是忠厚老实农民,他们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为人正直坚强、做事认真周密,这些品质影响着张春磷的一生。


张春磷从小读书非常刻苦,18岁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物理系反应堆工程专业,22岁留校任教,23岁被委派前往清华大学物理系进修研修班学习。1982年,张春磷接中央组织部的调令后,义无反顾的来到广州支持暨南大学的建设。


从1983年开始,他专注于核电站环境安全分析和核技术产业应用研究,是水生放射生态学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张春磷先后完成省、部级重点课题8个,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并出版教科书五部,翻译专著3本,为大亚湾核电站、台山核电站以及阳江核电站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退休后,他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学校教学科研当中,继续服务暨大近20年,一直到82岁高龄才正式离开工作岗位。


张德昌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省高教系统关工委原副主任,离休干部。1930年10月生,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6月入党, 1960年转业到暨南大学,为暨南大学教育事业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997年离休后,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念章等荣誉奖励。


党员小故事

91岁的张德昌同志1948年1月参加革命,195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德昌同志参军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而后随军一路南下,投身解放中国的革命洪流。


全国解放后,张德昌同志调入中南军区政治部秘书处工作,负责文秘工作。1960年,张德昌同志转业到暨南大学,为暨南大学教育事业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张德昌同志到暨南大学后,将自己保家卫国的忠诚转化成为来自五湖四海师生服务的热情,并把扬正气、讲理想、强信念作为其践行一生的信条。担任学校原党委书记以来,张德昌同志始终关心教职员工,爱护学生,一心一意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将学生们的思想教育视为重中之重。


张德昌同志1997年离休后,甘于奉献,将一位老党员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关心、关注的热情化作为青少年服务丹心,化成一片最亮丽的夕阳红。20多年来,张德昌同志长年如一日,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充分弘扬了“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勤勉工作,在其担任广东省高教系统关工委副主任、顾问和暨南大学关工委主任、顾问期间,坚持奋斗,做了大量工作,在新时代舞台上,成绩显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饶芃子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1935年2月生,1961年12月入党,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原副校长,现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领衔建立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点,拓展了新的学术空间,在国内首创比较文艺学研究方向。几十年来,在文艺学、比较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在海内外华文文学界、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学术成果曾先后七次获省部级奖。曾获广东省劳动模范、首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奖励。


党员小故事

86岁的饶芃子同志出生于广东潮州一个书香门第,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之后留在中大任教一年。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她是首批从中大调来暨大的老师之一。当时她只有23岁,是最年轻的教师之一。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师资队伍的重建面临许多困难。饶芃子教授于是二话不说回到了暨大,迎接复办后的第一批学生。虽然百废待兴,但复办之后的暨南大学一派勃勃生机,让饶芃子看到了希望。


由于教研工作突出,1984年被任命为中文系系主任,1987年被任命为暨南大学副校长。饶芃子研究领域横跨文艺学、比较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建树颇多,迄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三百多篇,出版著作十三部(含合著),主编著作九部,主编学术丛书六套。从教五十多年来,饶芃子培养了数十位硕士和数十位博士,桃李满天下。


姚新生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兼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所名誉所长。1949年,15岁的姚新生就树立了“相信共产党、跟党干革命”的信念并加入青年先锋队,跟着党参加建立工会、学生会等基层的工作;1950年,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年仅16岁的他离开上海的家,怀着满腔豪情奔赴沈阳;1954年,姚新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党龄已有67年;1996年,已过花甲的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姚新生在中国药学会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以“药学教育家及天然药物化学家”名义被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授予“特殊贡献奖”;2021年,姚新生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为中药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海外传播劳苦奔波。


从沈阳药科大学(原东北药学院)到暨南大学药学院,姚新生院士辛勤耕耘60余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姚院士始终牢记报国初心,致力于国家中药的振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姚院士已培养了100余位药学博士。


党员小故事

听党指挥干学药,一干就是60年。


1950年,16岁的姚新生响应党和政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决定参军。1955年7月,刚毕业的他服从军委分配脱下军装,留校任助教,开始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文革期间,姚新生有7年都待在辽宁乡下——参加下乡拉练、整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深耕修坝、合作医疗、参加农村医疗队送医送药。“一进大李沟,步步都石头,一天三顿饭,炖的糊涂粥,拉屎没厕所,就得上河沟。”朗朗上口的歌谣是当时苦日子的真实写照。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消磨掉姚新生对生活的热情,相反,在这段时间里,他沉下心来,走村串队、吃百家饭、解百家病,集中精力采集研究草药。他说:“原来我不了解农村情况,但真正看到农村缺医少药状况,从内心里就认可了知识分子应该下乡去接受教育。”农村的广阔天地给了姚新生实践的机会,那段时间,他先后从事了中药人参、线麻叶、淫羊藿、板兰根等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研制开发了治疗肠梗阻的线麻叶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心神宁片及治疗肝炎的板兰根注射液等,后均获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投产。


郭忠


滑动可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1945年在香港参与中共地下组织工运工作,1946年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参军,1969年,历任惠阳地委委员、惠阳军分区直属党委常委、博罗县武装部政委、博罗县县委第一书记。1978年,转业到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任副校长,1984年在暨大华文学院离休。


党员小故事

革命的火种,熊熊燃烧了两代人。


郭忠出生于1925年,于1946年投身解放战争入党,迄今已有75年。郭忠曾写过一篇回忆录,名为《我和我父亲郭荣璋革命的一生》,详细讲述了他们陪伴党走过风雨飘摇的百年经历。


父亲郭荣璋是郭忠的领路人,1901年出生的郭荣璋自1921年建党初便自发投身工人运动,亲历省港大罢工,也因国民党发动政变而入狱,牢狱十年后因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契机被释放,这些经历已然为这个家庭打下了深刻的革命烙印,从小成长在这种环境中的郭忠,自然也不例外。


“父亲的战友杨绩同志,知道我有追求真理、思想进步的倾向,亲切地向我不断灌输革命的道理,使我更喜欢阅读红色书刊……指导我学习毛泽东著作,如《新民主主义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人物》等等。”终于,1946年郭忠在香港被吸纳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准备了许久。


1948年归国,参加粤中纵队,解放战争后期,郭忠十几个人为向导,为共产党军队带路,绞杀南逃欲渡至海南省的国民军,而后几年不断奔波,剿灭广东本地的土匪,至此,才还了这片土地一份澄净。战争的余温尚未散去,剿匪途中,郭忠与韦业环因缘际会,相识相知。两人于1953年成婚,这一对革命伉俪便开始了他们为党为民的后半生。


1978年,郭忠转业至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任副校长,1984年离休。任职期间,以慈父般的温暖呵护学生,以战斗的饱满热情投身补校建设。在补校搬迁至瘦狗岭的开创期,高瞻远瞩,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对侨政策,将瘦狗岭华侨学生补校建设成为归侨子弟温馨的第二故乡。



光荣在党50年

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们

在不同时期 为暨南园的建设

做出了杰出贡献

向你们致敬!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内容来源 | 党委组织部 离退休工作处

制图 | 汤君妍

编辑 | 汤君妍 蔡雨耘

责编 | 李梅 何寒子

审核 | 麦尚文 陈莹 苏运生 陈龙



推荐阅读

1.10559!来暨南,值得!

2.投票啦!暨大庆祝建党百年文艺展演,精彩节目等你来!

3.放榜啦!志愿怎么填?小程序怎么用?报考暨南大学全攻略来了!

4.暨续精彩!2021年暨南毕业典礼现场直击

5.震撼首发!毕业MV《暨南人 向远方》送给亲爱的你们


光荣在党50年,向你们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