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暨南学子,棒棒哒!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亲爱的小萌新们
步入暨南园已经十天啦!
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
是否对暨南又多了一分了解?
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对大学生活或憧憬?或期待?或迷茫?
来听听优秀的学长学姐们
有哪些励志的故事吧
愿你在大学生活中 闪耀暨南
在暨南园
有一群闪耀的星星
他们自立 自强 自信
用暨南精神 照亮自己 激励他人
暨南之星·游凌森
游凌森
(点击下图上下滑动,了解他的故事)
坚守学医初心 始终砥砺前行
对于游凌森而言,他选择走上医学道路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历了困惑与不解,然而心中的信念与理想使他下定了决心,为医学事业不断奋斗。
童年之时,游凌森便已在心中埋下了医学的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为医者的家人以实际行动告诉他,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和职责;学习和实践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心怀利他精神,回报社会,奉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慢慢地,游凌森对于成为一名医学生和医生,也从不解到愈发的向往和坚定。在高考前夕,他便定下了目标,将所有高考志愿都填上临床医学四个大字,并决心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医学事业中。
谈及选择医学的初心,游凌森归结为四个字——治病救人。他想起在实习时,每次遇到患者真情实感的感谢与夸奖,他都会感到莫大的成就感。为患者解除病痛,践行利他原则,是一名医生的职责与守护,也是他选择成为一名医学生的起点。
游凌森(左一)与辅导员老师合影
来到暨大学习医学的五年时间里,游凌森感触很深,感叹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好同学,还有好的平台。学校的鼓励,让他越发追求卓越,相信以自己的努力能一步步向更优秀靠近。本科的五年,他多跟手术、多跟查房、多跟门诊,多去理解和体会病例,以实践来增进所学;常泡在实验室里,看实验技术的方法,理解别人的思路和实验的逻辑;做好每日计划,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时全神贯注。
他在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进行科研训练。对于科研之路的艰辛,游凌森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他这样告诉自己。此后的科研生活中,尽管面临几乎无寒暑假,无周末的生活,无论是寒冷的冬天或者炎热的夏天,他都泡在实验室工作。面对研究了很久的项目没有结果等等的艰辛和困难,面对放弃还是坚持的心理斗争,他始终相信天道酬勤,永不言弃。
游凌森(左一)和临床技能大赛队友合影
游凌森的奋斗目标从刚开始进入大学就已经十分明确,关于如何快速确定自己的目标与方向这个问题,游凌森的答案是从生活中得到的启发。“就像学开车,你只要看着远方走,你就一定是走一条正确的直线。你如果只看着车前那一点点路,那一定会开歪。但只要你看远一点,眼睛在你笔直的那个远方,那你一定就能走直。你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你就想一想你未来10年、20年、30年你要做什么。看远一点,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比如20年、30年过后,游凌森想要做一个能够为患者解决一些临床问题的医生,那么他现在就需要去锻炼这种科研能力,就需要进入实验室,去尝试着解决一些临床问题。他说,这种科研思维的培养机会是很难得的,而暨大提供了这样宝贵的平台。
游凌森的科研道路当然也并非一帆风顺,实验过程经常会遇到很多阻碍。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他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把问题放一下,因为当大脑在疲劳状态恢复过来后,思路会更加清晰,事情更可能就会得到有效解决。或者就是在放空的时候,事情也许能遇到其他的转机。比如说,刚好遇到懂这个问题的师兄师姐,向他们请教讨论,问题就解决了;或者恰逢哪位教授过来做讲座,和这些教授们一讨论,便豁然开朗。游凌森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就是千万不要走进死胡同。很多事情或者问题发生了,千万不要着急,放一放、思考一下,重拾自己的状态,可能在某一刻事情解决的方案就自然形成了。
游凌森正在进行科研工作
为保持学习和生活的平衡,作为医学院足球队成员,游凌森也经常会在忙碌工作的间隙去踢球,在运动中释放压力,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如果约不到球,他就会去跑步,一边跑步一边听英语广播。游凌森有时间也会去健身,他说:“感受身体的变化,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身体好了,也会对自己精力的恢复有帮助。”他也会通过弹吉他、围棋对弈等方式达到减压的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运动锻炼是游凌森的“减压妙招”。
今年是游凌森的“丰收之年”,拿到众多保研 offer 时,游凌森的内心自信而平静。他认为,拿到 offer 在意料之中,是自己经过多年努力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让他感慨的不是结果本身,而是这一路走来的过程。“结果只是一小部分,过程中遇到的人和风景,才是人生这条路上最华丽的乐章。感谢我大学期间遇到的每一个人,这将永远是我人生路上最美好的回忆。”游凌森如是说。
游凌森(右一)与科研导师、搭档合影
在确定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进行心血管病方向的深造学习后,游凌森也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未来愿景。他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心血管病是如今我国乃至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病种之一。他坦言,希望在复旦读博期间,能在心血管病领域进行完整深入的学习,并通过努力在未来做出一些具有转化意义的科研成果,用自己的想法去改进现有的治疗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努力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从而为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未来的心血管科医生,游凌森心中一直对未来有着期待——期待全世界更多人能够健康且高质量地活着,期待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拥有一颗健康跳动的心脏!
自强之星·马学良
马学良
(点击下图上下滑动,了解他的故事)
自强源于自我突破。
我眼中的自强,
是不断自我提高的奋斗过程;
我眼中的自强者,
是通过独立自强,
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人。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父亲早逝,家境穷困,马学良自小就有着与寻常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面对苦难,马学良“越磨砺,越坚强”。
在排除万难考入暨南大学之后,高速的学习、生活节奏令马学良逐渐认识到:贫困的不止是他的家庭,还有他的家乡。如何利用所学建设家乡,成了马学良心头难解的一道题。
恰逢部队在大学招收义务兵,少年时代的参军理想未曾熄灭,在一番思索后,马学良做出了应征入伍的决定。
2016年9月,马学良奔赴新疆昆仑山深处,携笔从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服役两年以来,他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高原部队“嘉奖”、“优秀义务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新训“训练标兵”等共四项团级嘉奖,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转变为一名不懈奋斗的战士。
退役以后,他仍然心系部队,自愿为有意向参军的同学线上解答疑问,线下做思想工作。至今,他已帮助两名少数民族暨南学子开启了他们的军旅生活。
马学良与参加广东省新疆籍少数民族骨干
大学生培训活动同学的合影(左二)
两年的部队生活让马学良明白,报效祖国不仅需要坚定的意志,还需要用知识和实践经验武装头脑。
2018年继续学业之后,马学良积极参加暨南大学第七届“5A卓越引领计划”评选活动,成绩虽不尽人意,但他从未放弃。
仔细反思后,他认识到自己存在学习成绩不理想、实践能力弱等短板。受“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句话的激励,他立志要超越自我,全面实现自强。
在学习上,从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到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全力备战期末,经过两年的坚持与努力,马学良的绩点得到了快速提升,并获得了2019-2020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马学良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力求提高自己的组织与领导能力。2018年9月至今,他担任院级、校级朋辈分享会主讲人7次,与会人数达260余人次,他的民族团结、军旅生活故事感染和激励了许多学弟学妹们。在广东省新疆籍少数民族骨干大学生培训活动上,他用行动展现了暨南学子的优秀品质,受到赞扬。
从2018年刚刚继续学业时的迷茫,到2021年身兼多职且游刃有余,马学良“三年磨一剑”,在勤奋与实践中实现了他全面自强的目标。
他是不懈奋斗的战士,
他是努力拼搏的暨南人,
他在不停的在实践中
完成了对自强的最好诠释
领袖之星·魏中煜
魏中煜
(点击下图上下滑动,了解他的故事)
在奉献中 实现自我价值
魏中煜的父亲是一位人民警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始终鼓舞着他。这样的言传身教使他自小就在心中暗暗坚定:“我要成为一名党员,为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做点事情。”
大一丰富忙碌的校园生活为魏中煜日后的学生工作打下基础。大二,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学期伊始,他担任国际学院的新生助教,同时也在学院中承担学生工作。这一年,魏中煜作为青年代表受邀参与“TED x Guangzhou Adventure”活动,认识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突出的领袖气质,让魏中煜不断进行自我审视,不断完善自己。
担任学校“国际厨王争霸赛”活动的负责人,对于魏中煜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这次比赛经历了近半年的筹备,场地协调、水电安全、人员管理,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妥善安排。但他的行为准则就是,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自己始终都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将任务圆满地完成。
(魏中煜参与TED活动)
(“厨王争霸赛”参赛人员及工作人员合影)
除了各类校园活动,魏中煜也在努力地走向社会,尝试做到自己所坚持的:“我从群众中来,我更要到群众中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魏中煜原本的计划。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他决定驻留在自己的家乡——鄂西南山区的长阳县大花田村,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魏中煜深知“恐惧来源于错误的认知”。因此,他积极响应村委会号召,投身到防疫工作中。凭借自身的专业认知,魏中煜把艰涩的科学知识加以解释说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村民们进行宣传普及。同时,他也参与到一些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中去,如相关人数统计、协助老人进行健康登记等。
疫情期间,魏中煜还负责国际学院外国学生的宣传、登记工作。由于经常在微信群中发布通知,督促同学们进行健康信息填报,魏中煜常被留学生们误认为是老师。虽然经过他的解释,留学生们明白了他的身份,但“teacher”这个称呼依然保留了下来。在他的心里,这个称呼意味着同学们对他工作的肯定,是一种极高的赞誉。
“在不惑里求知,做普罗米修斯”,这是魏中煜十分喜爱的歌词。普罗米修斯盗取天上的火种,将温暖与希望带到人间,而自己却要承受日复一日的痛苦。这种英雄情怀与自我牺牲精神,让魏中煜十分动容。
提到“领袖之星”这份荣誉,魏中煜认为,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已经是对他最大的奖赏,“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会更加坚定,不怕困难,努力奋斗,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术之星·杨雨露
杨雨露
(点击下图上下滑动,了解她的故事)
勇于尝试 不惧挫折
“我一直都不觉得自己大学期间做了什么特别厉害的事情,只是各方面都想尝试一下。”在杨雨露看来,大学的试错成本并不高,勇于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大一暑假期间,杨雨露选择留校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尽管第一次参与数模国赛未能获奖,但失败的尝试却激发了她的学术兴趣,并鼓励着她去组建适合自己的团队,重振旗鼓后,再次报名参加比赛。
“组建团队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队员,让每人各司其职,有人打代码,有人建模,有人写论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团队的活力。”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杨雨露和队友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为了转专业考试,杨雨露在自习室一遍遍地做着课后习题;为了完成各种比赛项目,除上课和休息时间,杨雨露几乎都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即使在学术道路上遭遇挫折,她始终不轻言放弃。在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时,计量研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但相关数据因涉密而难以获取。主责模型和数据的杨雨露,深感压力与焦虑。但团队绝不轻易放弃。在申请延期的基础上,她转换思维、转变方法,把原本的定量研究转向成定性研究,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学习相关内容。最终,杨雨露的团队得以完成项目相关论文。
杨雨露坚信,坚持和付出总会有好成果。正因为对学术梦想的坚持,让她获得了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保研夏令营的优秀营员,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保研机会,以及武汉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的保研夏令营入营面试机会。
在杨雨露的大学生活里,学习、社团、学术项目、实习、考证等一样都不曾落下。因为参加社团的尝试,让杨雨露在辩论中锻炼了思维,对“5A卓越引领计划”的评选流程有更多了解;因为新课题的尝试,她达到了对学习各方面的理解和检验,最终产出了不少学术成果。同时,杨雨露也通过实习寻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考证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的雅思和六级停考,杨雨露无法获得英语成绩的相关评定,成为她获得保研夏令营入营资格的一大障碍。在6月份之前,她仍处于零入营的状态。面对重重打击,她仍在努力和坚持。
最终,她的表现获得了老师们的认可,并成功报送至南大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学习之星·蒋亚文
蒋亚文
(点击下图上下滑动,了解他的故事)
认真专注 张弛有度
保研,是检验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重要标准,因为这需要的,是数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持。
蒋亚文坦言:“在学习中,我会认真对待修读的每一门课程,争取掌握我所接触到的每一点知识。我会尽量在每次新课前做好预习,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课后能及时总结所学的内容,同时尽可能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学习。”
正是这样的态度,让他以专业第一,平均绩点4.29的优秀成绩顺利保研暨南大学。
蒋亚文的日常规划表
而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只有认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会调节。
蒋亚文说:“当被繁杂枯燥的任务所扰时,我的专业知识就能及时地给我指点。”所谓健康第一。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调节性情这两点非常重要。疲惫之时需抽出时间好好休息,郁闷之时需疏泄,兴奋之时需内敛,枯燥之时需转移注意力去做些简单的工作。他举例:久视伤目,那就闭目养神;久坐伤肉,那就出去散步、做运动。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这位“学习之星”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两手抓。
暨南大学学生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团委、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学生会、暨南大学医疗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这些社团和组织中均有蒋亚文忙碌的身影。
他曾两次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两次与团队获暨南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先锋团队”荣誉称号,两次将中医学院中医临床技能大赛的一等奖收入囊中。
他的生活,处处精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瞬间
累了就放松,放松后不留恋沉迷,以更加饱满专注的精神再来应对重要任务。这就是蒋亚文分享给我们的学习良方。
“我能保研成功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有两颗心。一颗是热心,另一颗是责任心。”蒋亚文表示:“端正态度,知道自己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孙思邈曾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作为医者,尽量掌握好医学知识、提高医疗水平,才能提高治愈疾病的把握,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这种想要帮助别人的热心和对待每一位病人的责任心,让他在学习过程中丝毫不敢马虎。
除此之外,蒋亚文作为师兄,也在努力为自己对点的学弟学妹们负责。“我入学时,我的师兄师姐们助我良多,现在我想将这份热心传递下去。”他说,因为会担心新生们的学习状态,会想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料,这样的牵挂反而督促了他自身去好好学习。
至今他已经整理了至少45份资料,而即将大五的那些学弟学妹中似乎也有人可以保研了。蒋亚文说:“我为他们学有所成感到骄傲。”
蒋亚文整理的学习资料
不忘质疑、学以致用、耐心钻研,是蒋亚文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除此之外,他还分享了些许细节给我们:
1、去努力。天分可以是起跑线、可以是成就的高度,但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前行的唯一法宝;
2、实事求是地制定学习方案。不要一味模仿他人,不要对他人满满的行程焦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保持健康。健康是一切的基石、少熬夜,避免让清醒灵敏的头脑反应迟钝;
4、不忘感恩。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会使我们收获良多。
蒋亚文本科毕业照
最后,蒋亚文还想告诉大家:“在这个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对自己负责。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不要忘记努力奋斗。面对他人的出色,无需心慕手追,只学习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就好。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保证健康,为国家做贡献,让人生充满价值和意义,让生活过得自在幸福,就很不错了。“
暨南学子们
尽情闪耀吧!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采写 | 陈霖 魏永桦 潘学杰 王仪
冯畅 陈倩茹 何伊琪
图片 | 受访者本人提供
微信编辑 | 陈霖 潘学杰
责编 | 李梅
审核 | 苏运生
推荐阅读
为优秀的暨南学子,留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