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这款来自暨南的手游,老外都说好!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三年长跑
四届学生接力
他们为外国同学打开一扇唐诗大门
让各国留学生利用手机游戏学习汉语
他们说: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是每一届暨大学子的理想与使命。”
坐落在瘦狗岭之上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有着这样一群爱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学。他们是2017级的陈柯环、肖妤、雷思佳,以及2018级的艾亦奇和2019级的郑斯婷。
身为应用语言学系的学生,他们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致力于用趣味化的方式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化。
在华文学院熊玉珍副教授的指导下,他们的项目“千古传诗风,掌中显风流——RPG古诗文化手游设计”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奖”。
原团队成员合影
从左至右依次为:肖妤、雷思佳
赵晟、陈柯环
01
寓教于乐
让外国留学生边玩边学汉语
在华文学院教学楼旁的小竹林里,细长翠绿的竹叶簇拥着一个特别的咖啡屋。已经毕业半年的陈柯环至今还清晰记得,疫情来临之前,每逢下课,咖啡屋边的高脚凳就会坐满各色外国同学,或金发碧眼,或黝黑皮肤,还有裹着头巾的女孩闪烁着晶亮的眸子。“无数种语言在耳边交织回响,让你一时不知道身处何境,仿佛穿越到了异域国度。”
华文学院素来享有“小联合国”之誉,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也感染了17应用系的五位女孩:雷思佳、赵晟、肖妤、陈柯环和王晓琳,她们时常和各国的外国学生交流互动。
来自印尼的Veronica同学偶然提到:她对诗词很感兴趣,但课本中只有寥寥几首古诗,老师的讲授也让她意犹未尽,怎么才能了解更多的古诗文化呢?
听了这话,五人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能否设计一款手游,帮助来自五湖四海的汉语二语学习者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更好地学习中文呢?
经过反复推敲,队员们将项目定位为“一款兼具知识输入输出的剧情向教育辅助类手机游戏”,为了让玩家更快代入游戏角色和熟悉玩法,游戏入口设置了训练场,玩家可以在开启正式剧情前“小试牛刀”,在训练场里提前掌握诗句的读音、生字和句义等。
此外,玩家还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关卡通关的方式享受解决问题的惊险与快感,并在进度条的更新和经验值的积累中得到鼓舞,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动力在闯关中持续迸发。
在游戏的主线部分,玩家要设置个性化的形象和ID,在NPC(书童)的带领下完成“士侠军商”四条主线剧情。不同角色所开启的定制化脚本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乐善好施、舍己为人的仁爱精神;行侠仗义、帮扶弱小的侠义精神;君子一诺、家国大义的精神信仰等。
“古诗文化是我们游戏的核心,我们希望把看似枯燥的诗句数字化和形象化,在游戏中插入了朝廷庙宇、山水田园、大漠烽烟和三峡绝壁等游戏场景。除了四条主线外,还设有五十多个任务和38140字含跳转设计的脚本内容。”肖妤介绍道。
队员们还把《高山流水》《彩蝶舞夏》《梁祝》等传统曲目融入故事情节中,并设计了含有《周易》元素的奖励金币,使诗歌意象化为商店道具,营造古香古色的熏陶氛围。
组员郑斯婷(左)、 艾亦奇(右)和
熊玉珍副教授(中)合影
02
攻克难题
“古诗+科技”的碰撞
对于清一色的“文科专业”队员们来说,游戏制作实属不易。队员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把《唐诗三百首》中的古诗进行分级,方便后续的难度控制。在熊玉珍副教授的指导下,团队科学地运用了HSK词汇等级表,按照1-6级的难度对唐诗进行了逐句分级。
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笃行楼里已悄然无声,但B410的小夜灯依旧亮着,映照在围坐一圈打字的队员们脸上。
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古诗,陈柯环感慨道:“为了保证分级的准确性,我们经过了三轮以上的复检,那段时间看到汉字就条件反射地想,这是几级?难度怎么算?过程当然很枯燥,但对严谨和细致的追求会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唐诗三百首》分级情况示意图
分级问题通过专业知识可以解决,但制作游戏所需的编程、建模技术却是拦路虎。由于缺乏游戏制作的专业经验,许多看似简单的步骤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
负责游戏设计的雷思佳同学提到,为铺设故事性的游戏情节和满足多样化学习的功能要求,团队最终锁定橙光作为游戏DEMO线的制作平台。按照队员们的最初设想,要开发一款兼具视、听、读、写多渠道输入与输出的游戏。但囿于技术问题和设计成本,成员只能放弃部分原有想法,侧重于剧情的完成度和视听呈现。
不能最大程度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这让项目成员士气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
被称作“熊妈”的熊玉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事游戏化教学的她给同学们推荐了大量与游戏制作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并总是送上最暖心的支持:“学习重在过程,你们已经是我的荣耀了。希望大家明白,教育技术,教育永远是最首要的,技术总有办法解决。”
游戏界面示意图
一语点醒梦中人,成员们开始专注于内容的研发,在项目推进的两年时间里,她们精心打磨框架和脚本。跳转逻辑推翻了又重来,故事情节“被毙”后又更新,疫情的阻隔使成员们无法相见,她们每周仍会上线汇报进度。
待到答辩的那一天,除了结项报告书,团队还提交了古诗分级数据库游戏情节概述、脚本内容、古诗分析、框架设计、游戏元素及DEMO线演示等十几份材料,摞起来的厚度堪比一本牛津词典,让答辩老师啧啧称赞。
王茂林教授评价道:“这款游戏不仅能推动对外汉语教学,还能填补以往中文国际教育游戏市场的空缺,对于汉语学习二语者和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都颇有吸引力,极具落地前景。”
03
寻求突破
VR让沉浸成为可能
古诗手游的项目设计得到了认可,但成员们并没有止步于此。游戏的生命在于互动与体验,科幻作家郝景芳就构想了一个美好的场景:“我的梦想是让孩子在家就可以进入一个全息投影世界,跟着AI虚拟人学习。”
在老师们的“牵线搭桥”下,团队先后和广州智伴人工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逆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接触洽谈,并尝试在游戏中接入支持连接HTC Vive及一体机的交互式VR设备,以进一步增强游戏的情景性和玩家的沉浸式体验感。
游戏训练场导入部分例图
据公司负责人房泽龙先生介绍,逆渡已具备整套VR产品设计的研发流程,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包括Unity & UE4引擎技术、眩晕解决方案技术、惯性动捕、TANGO及光学定位、360°视角、平台硬件配适技术等,发展已成规模体系。
“千古传诗风”的互动游戏依托逆渡VR书画课堂,让玩家置身虚拟世界,身临其境地跟着诗仙李白挥动手中“毛笔”,体会唐诗中每个汉字在一笔一划、一撇一捺中逐步成型的乐趣。
即便远隔山海,也可以瞬间穿越至中国“舞文弄墨”,这种交互式VR游戏玩法是教育类游戏的升级与突破,更为“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方式。
来自法国的Arthur Ah-sou同学试玩后表示,在跟着NPC商人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他更加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也特别享受在江湖中行侠仗义的感觉。游戏里的许多元素他都是第一次接触,充满了新奇感。
来自泰国的罗文君同学也表示,虽然游戏中的古诗字词有些难度,但英文翻译可以很好地帮助她理解,和古诗相结合的音乐也激发了她极大的兴趣。
队员就游戏方面对外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从2019年立项至今,千古传诗风团队历经了第九届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大赛、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多项大型比赛,从最初2017级的五位成员发展到横跨四个年级的融合团队,从懵懂无知的小白升级为可以独立编程、设计动画、包揽海报与宣传视频的全能选手,或许成员的面孔不再如旧,但初心与使命从未改变。
赓续传承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种子,已经播撒在每位团队成员心中,成为他们矢志前进的不竭动力和永恒灯火。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现场图
“山外青山楼外楼,
中华文化久传播。
今日与君同玩味,
掌中诗句显风流。”
成员们将继续推进项目落地
让中国优秀古诗通过手游的形式
散发魅力
入驻五湖四海的万千心灵之中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采写 | 梁善茵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梁善茵
责编 | 苏倩怡 杜明灿
审核 | 苏运生
推荐阅读
为优秀的团队,留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