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是一道光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她就像一株小小的向日葵
一路感受光、追寻光、传递光
直到最后自己成为光
去温暖、照亮更多的生命
2022年1月,正在中医院急诊科实习的黄欢娜,第一次见到了那个病重的小姑娘。
小女孩只有初中年纪,却没有办法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坐在教室里读书,只能被母亲一路背着做检查、换尿管。黄欢娜有些难过地发现,原来每个人背后都有不同的辛酸,她想:“医生不仅需要治疗身体上的病痛,更需要疗愈患者内心的伤口。”
也许正因为自己经历过贫困艰难的生活,这个2018级中医学专业的姑娘,总能怀揣着最大的温柔去对待身边的人。
感受光 :
化荆棘为杜鹃
黄欢娜的家庭条件并不优渥,母亲的腰伤、祖母的淋巴瘤、她和弟弟的求学……五口人的生活全部压在了早已不年轻的父亲身上。
生活的艰辛让黄欢娜更能体谅家人的不易,假期一至她便开始“打工人”的生活。高考结束后,黄欢娜只短暂地休憩了半个月,就告别了相约旅游、聚会的朋友们,独自应聘教育机构初高中生的家教老师。
“机构会拿走学生一半还多的学费,我记得当时好像是80块钱两个小时。”这份收入不多的工作,却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她能够勤工俭学、攒出一学期生活费的唯一途径。类似的兼职一做就是四年。
(黄欢娜寒暑假参加兼职活动)
即便只有粗茶淡饭,这个小家依旧是温暖的。黄欢娜的父母虽不善言辞,却常常牵挂着独自求学的女儿。在他们心中,医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但没有什么比得过女儿的健康和快乐。
为此,妈妈常常给黄欢娜打电话,嘱咐女儿学习累了千万不要一个人偷偷难过,一定要多和朋友们出去走走。正是父母简单的话语和朴实的期待,陪伴黄欢娜熬过了一个个漫长的复习夜晚,啃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医学教材。
在父母的爱和尊重中长大的黄欢娜,总能对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常持感恩之心。高中时她曾接受过部队战士们的资助,如今四年过去,她还保持着定期发短信问候的习惯。
大学里她品学兼优,常常获得学校各类助学金支持。回忆起这些经历,她感激地笑着说:“我曾经获得过学校医学部的莉莉助学金,这个助学金希望我们以后有能力时,能够回到基金会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这就像是给了我一个方向,让我时刻铭记人要懂得感恩,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
“双脚磨破,干脆就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生活的困苦没法让这个姑娘停止脚步,她将来自家人的温暖和他人的支持转化为帮助他人、投身公益的无限动力,在感受到光后便再未停止追寻光的脚步。
追寻光 :
将公益变成习惯
优秀抗疫志愿者、暨南大学优秀志愿者、广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暨南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四年间,黄欢娜将每个周末和暑假的空余时间都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去,这一份份荣誉便是她在公益中追寻光的足印。
大一刚刚入学,黄欢娜就投入到中医学院每周筹备的义诊中,为养老院、暨大附小等地的病人提供检查和帮助。刚刚进入中医专业的黄欢娜只能从事贴耳穴、量血压等简单的工作。可即便如此,当时她还是偶尔会因为经验不足、环境嘈杂而操作失误,成为养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调侃“嫌弃”的对象。
黄欢娜因此不断苦学知识,如今不仅操作娴熟,还能随时和看诊的阿姨们聊聊天、侃侃大山。四年过去,每周末的义诊活动早已成为黄欢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大笑着说道:“义诊是快乐的事情,哪个周末我要是不去,都可能感觉有点虚无。”
2020年3月,新冠疫情情势愈发严峻,黄欢娜主动报名担任村委会卫生防控的志愿者,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我是医学生,我的专业就是我的优势。”她在人流最大的村口登记人员出入情况、检测体温,在冷风中一站就是十余个小时。
(疫情期间,黄欢娜担任街道抗疫志愿者)
某天,广东的温差和长时间站立的疲惫让黄欢娜陷入了低烧中,这是黄欢娜疫情以来第一次如此恐惧。她不敢确定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只能一遍遍测量体温、不敢入睡,全家人都做好了去医院隔离的准备。所幸第二天一早,她的体温恢复了正常,确认无常后,她便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担任学校青协中医学院分会负责人、完成万字制度化管理手册、做好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疫情期间线上线下同时调研成都的中药药材市场,为线下销售者提供营销建议;独自一人换乘多次巴士,花费六七小时深入偏僻的河源村落与队友汇合,为村民提供义诊、讲座和急救培训课;积极投身抗疫,抗疫公益时长超60小时……公益服务已经成为黄欢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拓印着她追寻光的每一个足迹、每一滴汗水。
(暑期“三下乡”活动)
传递光 :
点燃身边人的心灯
四年间,黄欢娜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末,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志愿活动中去,总公益时长长达270小时。在她看来,除却热爱,自己的党员身份也让志愿活动变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黄欢娜的公益时长)
大一时黄欢娜作为团支书需要管理团务和志愿服务行动,亲身参与党团活动的经历也让黄欢娜不断坚定信仰,她萌生了入党的念头。在一次广州起义的参观活动中,黄欢娜看着战士们堪比儿童床大小的床铺时,内心很是触动。她问自己:“战士们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还能不断坚持、奋斗,那我们呢?我们能做到吗?”黄欢娜渐渐意识到,作为团支书,她理应承担动员同学的责任。
她所在的班级由20位内招生和60余位港澳台侨同学组成。黄欢娜会不断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建党100周年、国庆节、参观烈士陵园等团日活动中去。
(班级团日活动)
在某次观看了介绍内地科技的纪录片后,黄欢娜听到了外招生同学们的惊叹和称赞,她很是骄傲。而这也让她越发肯定,搭建内、外招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增进外招生同学对祖国的了解,应当成为她学生工作生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想带他们多多去了解我们的祖国,一起去看看先辈们为了祖国的统一贡献和牺牲了多少。”
滴水汇入河海,亦可成为波涛。作为院团委第一副书记和班级团支书,她带领自己所在的团委支部获得暨南大学五四红旗团委和五四红旗团支部的荣誉称号,并荣获2020年广东省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千入围”项目,所在支部i志愿注册率达100%,人均志愿时更是高达165.83小时。就在动员身边人的过程中,黄欢娜也不断坚定自身的信仰,悄然间点亮了一盏盏灯火。
成为光 :
将中医作为毕生理想
即便学生活动如此繁重,黄欢娜却从未耽误学习。乘车路上、活动间隙,只要有时间她就背单词、复习知识,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充实自己。在她看来,医学是“一个骗不了人的专业”,没有充分的中医知识就没有办法帮助更多的患者。
可谁能想到,正是这样一位将中医作为毕生理想的小学霸,最初却对中医充满怀疑。
2018年9月,黄欢娜欢天喜地地来到第一志愿暨南大学,却意料之外地进入了中医专业。同很多人一样,黄欢娜初时也认为中医是个“玄而又玄”的学科。老师在讲台上讲解五行学说,她便在讲台下撇着嘴悄悄嘟囔:“这到底是真的假的啊?”
黄欢娜真正对中医改观,是在《伤寒杂病论》课上。每到秋天,她都会因为支气管炎而干哑失声。老师专门为她开了一个《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子,结果那一年黄欢娜的支气管炎果然没有复发,这也让她终于认可了自己所在的专业。提起这段经历时,她惊喜而满足地说道:“中医真的很神奇!只是很多以前的理论缺乏现代科学的语言表述,这些神奇之处还没有被全部发现罢了。”
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她不断发掘着中医的更多可能:她曾在“三下乡”时亲眼看到上午还脸色蜡黄、因带状疱疹疼痛而身不着衫的老伯,经过老师的火针治疗后,下午便能穿着衣服、提着王老吉前来道谢;她也曾在中医院见习,看到中医是如何利用手法复位治疗骨折、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等,突破人们认为中医只能调养、无法急诊的常规认知……
(黄欢娜参加河源“三下乡”活动义诊活动)
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黄欢娜突破了自己设定的边界,真正将中医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大三时课业繁重,她常常背书到深夜,实在疲惫难忍时也会悄悄掉眼泪,转眼就擦干泪水、再战学海。
努力终有成效。她获得过博雅卓越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暨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大学期间平均绩点4.0,平均综测更是高达115.13。刚刚过去的寒假,她决定考研、继续在中医学的路上不断奋进,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真正地成为光,发现中医的更多可能、帮助更多的患者。
健康所系 性命所拖
献身医学 力除病痛
这是医生的职责
也是暨南学子黄欢娜
一路感受光、追寻光、传递光
最终努力成为光的心中理想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The End-
来源 | 暨南大学医学部 文字 | 孙牧
( 责编 | 冯莎 马钰滢 审核 | 罗良平 孟宪军)
微信编辑 | 林泽武 陶婷婷
责编| 杜明灿 苏倩怡
审核| 苏运生
推荐阅读
为人美心善的暨南人
留下你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