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mall:沸石包覆超小钯催化剂构建新型级联电解-异相催化体系产H2O2

陈彩依等 科学材料站 2023-03-28


文 章 信 息

沸石包覆超小钯催化剂构建新型级联电解-异相催化体系产H2O2

第一作者:陈彩依

通讯作者:胡卓锋*,孙启明*

单位:中山大学,苏州大学


研 究 背 景

过氧化氢(H2O2)的原位生成已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水处理领域。然而,传统蒽醌类化合物只能产生高浓度的H2O2,运输和储存不方便且危险。开发高效的催化体系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的H2O2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目前,沸石负载金属催化剂因其超高的金属利用率、优异的热/水热稳定性和优越的催化性能,已成为各种多相催化中最受欢迎的纳米催化剂之一。进一步扩大此类催化剂的应用范围,促进其在各个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意义和可取之处。


文 章 简 介

基于此,中山大学胡卓锋副教授课题组与苏州大学孙启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上发表题为“Construction of a Novel Cascade Electrolysis-Heterocatalysis System by Using Zeolite-Encaged Ultrasmall Palladium Catalysts for H2O2 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级联水电解和异催化体系原位按需生产H2O2的策略。首先,水可以通过电解生成H2和O2,然后在高效沸石包封的超小钯催化剂上相互反应立即生成H2O2。值得注意的是,在优化的级联体系中,H2O2的生成速率高达0.85 mol L−1 h−1 gPd−1,克服了以往文献中大多数最先进的催化剂。沸石的约束作用不仅有利于形成高度分散的金属物种,促进H2O2的生成,而且能够抑制H2O2的分解,提高H2O2的产率。

此外,还系统地研究了电解液、Pd种类大小以及沸石酸性对其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为利用沸石负载的金属催化剂,通过高效的级联电解-异质催化体系生成H2O2提供了新的途径。H2O2的高催化效率和绿色生产工艺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the strategy for in-situ and on-demand production of H2O2 by using a cascade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together with a heterocatalysis system.


本 文 要 点

要点一:通过电催化水分解原位生成的H2和O2产生的H2O2的催化活性

H2O2在Pd@S-1-400催化剂上的生成速率为0.85 mol - 1gpd-1,是商用Pd/C催化剂(0.27 mol - 1gpd-1)的3.1倍左右。这一数值也高于以往文献中报道的许多Pd基催化剂在类似条件下的数值,在目前最先进的催化剂中处于顶尖水平。Pd的尺寸对H2O2的生成至关重要,H2O2的生成速率随金属尺寸的增加而降低。

随后研究了电解条件对H2O2产率的影响。在我们的对照实验中,当H2SO4被其他电解质取代时,H2O2的生成速率降低(图1C)。以甲酸为例,H2O2的生成速率明显下降。在中性或碱性电解质的情况下,生成速率甚至更小。因此,我们选择H2SO4作为常规电解质,以提高对H2O2生产的催化性能。此外,还研究了外加电流密度的影响。发现H2O2的生成速率也随着施加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应该归因于H2和O2的生成增加(图1D)。

Figure 1. (A) H2O2 generation rate over Pd@S-1-400, commercial Pd/C catalyst, Pd@S-1-400-im catalyst, and pure S-1 zeolite catalyst. (B) H2O2 generation rate over Pd@S-1 reduc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C) H2O2 generation rate over Pd@S-1-400 catalyst in different electrolytes. (D) H2O2 generation rate over Pd@S-1-400 catalyst under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要点二:沸石酸度对 H2O2 产量的影响

在纯硅质沸石骨架中引入Al会形成Brønsted酸位点,随着Si/Al摩尔比的降低,酸性会增加。沸石载体的酸性不利于H2O2的产生。

H2O2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可逆的动态平衡过程,H2O2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同时发生。H2O2的分解速率对H2O2的产率也有重要影响。如图2B所示,纯S-1沸石上H2O2的分解速率可以忽略不计,说明中性沸石载体对H2O2的产生和分解都是惰性的。在沸石基质中包裹Pd有利于抑制H2O2的分解。此外,所有沸石负载Pd催化剂对H2O2的分解速率均低于商用Pd/C催化剂。

沸石的约束效应在H2O2的积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金属物种的利用,促进H2O2的合成,抑制不希望发生的H2O2分解。我们发现酸性沸石负载催化剂上H2O2产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H2O2生成速率低,而不是生成的H2O2分解速度快。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性沸石包封的超小钯催化剂是所有合成催化剂中最优的选择,可以通过电催化水裂解从原位生成的H2和O2高效生成H2O2

Figure 2. (A) H2O2 generation rate on Pd@S-1-400 catalyst, Pd@ZSM-5-400 (Si/Al=100) and Pd@ZSM-5-400 (Si/Al=200). (B) H2O2 decomposition on different catalysts.


要点三:密度泛函计算研究活化Pd位点产生H2O2的机制

为了进一步研究活化Pd位点产生H2O2的机制,我们进行了密度泛函计算。H2和O2分子首先分别位于Pd簇上。如图3所示,弛豫后,当能量达到最低时,O-O键长从初始值1.209 Å增加到激活后的1.4515 Å。同样,H-H键长也从初始值的0.74 Å增加到激活后的0.94 Å。这也表明H2和O2可以同时在Pd簇上被激活。

活化能计算公式为: Ea=Etotal-Esub-Einter.其中Ea是活化能,Etotal是整个体系的能量,Esub是Pd底物的能量,Einter是H或O中间体的能量。O2和H2的活化能分别为-3.4 eV和-0.8 eV。负值表明H2和O2优先在Pd簇上被激活。

Figure 3. The activation process of O2 and H2 on Pd.


要点四:催化系统可应用于六价铬Cr(VI)离子的高效还原

六价铬Cr(VI)离子是环境中的一种典型污染物。H2O2与六价铬在室温下能反应,产物为氧气和水。此反应环保且能耗低。如图4A和B所示,通过化学反应过程,Cr(VI)离子可以在不同的负载型Pd基催化剂上被H2O2还原:2HCrO4- + 3H2O2 + 8H+ → 2Cr3+ + 3O2 + 8H2O.

在商用Pd/C、Pd/S-1-im和Pd@S-1-400存在的情况下,将生成的H2O2投入含Cr(VI)离子的污染水中,可以起到还原剂的作用。

如我们所料,Cr(VI)离子在Pd@S-1-400上的还原效率最高,这是由于H2O2的产率较高。在Pd@S-1-400样品中,Pd种尺寸较小。沸石包裹的钯样品中保留了足够的孔隙空间,有助于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Pd@S-1-400的反应动力学常数高达0.0107 min-1,也远高于Pd/S-1-im(0.0069 min-1)和Pd/C(0.0046 min-1)。

Figure 4. (A) Reduction and (B) reaction rate constant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ons by using H2O2 generation via different catalysts.


文 章 链 接

Construction of a Novel Cascade Electrolysis-Heterocatalysis System by Using Zeolite-Encaged Ultrasmall Palladium Catalysts for H2O2 Generation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0114


通 讯 作 者 简 介

胡卓锋副教授简介:

中山大学环境学院百人计划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加入中山大学环境学院。在水热碳催化剂、单质红磷催化剂、分子氧活化、二电子水氧化、高级氧化、二氧化碳还原、VASP理论计算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发表论文73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57篇,单独一作15篇,单独通讯15篇,主要包括3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其一为热点论文、封底)、1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其一为封面)、4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其一为卷头插画)、9篇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

一区论文41篇,IF>10论文28篇,封面文章5篇,受邀撰写综述 2 篇:Green Chemistry (2017,19,588)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19,30,2089)。合作撰写专著章节一章(ACS, ISBN: 9780841236554)。授权专利9项。

个人网页:

http://sese.sysu.edu.cn/teacher/4293

课题组长期招聘博后与副研究员,有兴趣请联系

邮箱 huzhf8@mail.sysu.edu.cn

微信


孙启明教授简介: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化学科学国际合作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分子筛的合成与催化研究。发展多种普适性的合成策略,制备纳米尺寸、多级孔道结构分子筛及分子筛限域亚纳米/单原子金属催化剂,在重要的工业催化反应(如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新能源开发利用(如液相化学储氢)和CO2加氢等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目前,已发表论文48篇,其中以通讯/第一/共一作者在Chem、J. Am. Chem. Soc.(3篇)、Angew. Chem.(3篇)、Adv. Mater.(4篇)、Natl. Sci. Rev.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7篇,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他引3200余次,H-index为30,申请中国专利9项(授权5项)。先后荣获中国化学会“菁青化学新锐奖”和中国分子筛“新秀奖”。2021年获聘江苏省特聘教授,2022年入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目前担任《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编委会委员、《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青年执行编委。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陈彩依,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添加官方微信 进群交流

SCI二氧化碳互助群

SCI催化材料交流群

SCI钠离子电池交流群

SCI离子交换膜经验交流群

SCI燃料电池交流群

SCI超级电容器交流群

SCI水系锌电池交流群

SCI水电解互助群

SCI气体扩散层经验交流群

备注【姓名-机构-研究方向】

说明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欢迎广大读者对本文进行转发宣传。

🔹《科学材料站》会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为读者分享更加优质的材料咨询,欢迎关注我们。

投稿请联系contact@scimaterials.cn

致谢

感谢本文作者对该报道的大力支持。

点分享

点赞支持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