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四十年 | 《项秉仁建筑实践1976-2018》
项秉仁先生是中国内地自主培养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方向博士毕业生。项秉仁的建筑生涯纵贯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其建筑设计思想的成熟与中国建筑学重新融入全球建筑潮流是同步的。面对国门再次打开后纷至沓来的各种建筑学风格、思想与流派,项秉仁坚持摸索普适的建筑学基本规律,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辗转流转中坚定着建筑师的职业操守,将人生各个阶段的经验、不同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转化为建筑设计的基础修养。项秉仁以自己的实践验证并发展了现代主义建筑学内在的职业观,影响了一代年轻建筑师的职业道路。
▲ 项秉仁2016年摄于上海寓所
1944年 出生于杭州
1961年 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
1985年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国内首位建筑设计专业博士,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
1989年 作为访问教授赴美
1992年 贝聿铭中国学者旅美奖学金获得者
1999年 受聘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立项秉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02年 成立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
2012年 入选“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光明城将在本期推送中摘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振宇为《项秉仁建筑实践1976-2018》所作序言《起承转合》,并介绍书中的精彩内容。
起承转合
李振宇
古人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应该也是建筑师本人的生活经历、专业立场和创作态度的体现。
对于项秉仁先生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因为项先生在中国建筑师当中,有许多独有的经历,得到了很多项“第一”。他四十多年的创作过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的一个缩影,也是他独特的专业道路选择的结果。今天,项老师的作品结集出版,嘱我为序。余生也晚,作序当否,很是踌躇。然而项老师是我前辈师长,恭敬即是从命。于是不揣冒昧,借用“起、承、转、合”四个字作题一试。
起
项秉仁先生是中国内地首位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方向的博士毕业生,在中国建筑教育界无人不知。他是1961级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生,当年是南工建筑系有名的全优学生,作业在《建筑学报》发表过。他离校十余年辗转之后,1978年回到南工,师从刘光华、齐康、钟训正老师攻读硕士研究生。1981年硕士毕业后,又师从童寯、齐康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198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这样跨越十年后硕士、博士学位一气呵成的经历,在当时中国建筑界也是第一或者是唯一。随后项老师来到上海,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成为第一批博士教师。后来又担任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这是一个起点非常高的教师生涯,足以让绝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羡慕。
▲ 大学期间演奏长笛
▲ 大学期间学生作业
还有一个起点,就是作品集里的第一号,马鞍山雨山湖公园小品建筑。这是在十年动荡的后期,在马鞍山设计院工作的项秉仁建筑师终于找到了设计实践的机会,1976年完成了对他来说非常有意义的第一波创作。这是在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之前的作品,已经能看出早期现代主义与中国园林建筑的结合。也许正是这个起点,推着项老师后来的一次次探索和尝试。
▲ 马鞍山雨山湖公园小品,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项先生的师承很了不起。杨廷宝先生教过他建筑初步,1966年项先生毕业时差点成为杨先生的研究生。有人认为,南京工学院的建筑教学体系是“布扎”式的学院派,重基础训练,重立面形式。也有人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背景下,在“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美观”的原则下,南工的布扎和同济的包豪斯,应该都是打了折扣的。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刘光华、齐康、钟训正三位大家指导项秉仁等三位研究生,在刘老师的指导下项秉仁硕士阶段以赖特为研究对象,还翻译了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印象》。而童寯先生,则要求项秉仁博士阶段把《古文观止》的某些篇章翻译成英文,这是独到的打通中外、古今的教学方法,也许这就为项秉仁先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 与导师齐康院士合影(左)&博士论文答辩后与评审教授合影,1985 年(右)
除了南工的杨廷宝、童寯、刘光华、齐康、钟训正诸位见面的先生外,项老师没见过面的老师就是认真研究与翻译过作品的赖特和林奇。后者对项老师完成博士论文《城镇建筑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从事城市设计实践与研究有很大的影响。1987年的胡庆余堂药业旅游区规划,以及后来2006年的杭州元福巷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应该可以反映出这样的师承。
▲ 出版译作《城市的印象》,1990年(左)&出版著作《赖特》,1992年(右)
转
项秉仁先生来到同济,和老师们、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南工的校友觉得他很南工,本、硕、博都是南工的,跨度长达24年 ;而同济的教师觉得他很同济,亲切随和,跟年轻教师打成一片。当然这跟他小学、中学在上海读书,能说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也有关系。其实南工的优秀校友到同济任教历来是有传统的。在项秉仁老师之前,有戴复东、陈宗晖、卢济威、顾如珍等先生;在项秉仁老师之后,有常青、李浈、童明、李立、陈泳、胡滨、张永和等老师。南工和同济,是来往最多的。
同济的国际合作氛围一向是比较好的,贝聿铭先生数次来访并担任名誉教授,我记得当年项老师协助戴复东先生,跟两位德国建筑师合作做某个国际竞赛项目,有不少中青年教师参加。项老师1987年完成了具有实验意味的昆山鹿苑市场。
项老师离开同济的时候,我刚刚留校任教半年。那时学院只有一栋红楼,教师们不分老少,经常可以见面,也经常跟项老师打招呼,有说有笑的。忽然就听说项老师去美国了。后来才知道,项老师当时抱着“作为建筑师,45岁前一定要出国看看”的想法,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到美国作访问学者,并且在事务所兼职设计工作。人到中年,初到美国,不易之处可以想见。但项老师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勤奋坚持下来了,还通过了美国加州注册建筑师考试并获得执业资格;又获得了贝聿铭中国学者旅美奖学金。1992年,项老师转往香港,开始了新的职业建筑师生活。
▲ 贝聿铭中国学者旅美奖学金,1992年
▲在香港的设计事务所内,1996年
这个转型有三层意思。空间上,从熟悉的上海转往美国,再转往香港,从语言到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身份上,从大学教授变为开业建筑师 ;从创作态度上,从实验性建筑师转向了职业建筑师。1998年设计的江苏电信综合业务楼,就与十年之前的鹿苑市场全然不同——不仅是形式,而且是立场。在香港工作的七年,是忙碌的、复合的、多元的,“什么都要管”,远比当年的教研室主任更加复杂。这也许就是项老师当年隐隐之中向往的“建筑师的工作和生活”?我也听说,学校和学院领导多次邀请项老师回到学院来。
合
正好十年之后,1999年项老师回到了上海。他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为设计方法团队责任教授,随后他创立了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在学院任教直到退休的十来年里,项老师培养了几十名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为本科生上设计课。他对学生既有很高的要求,又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选择,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友善和热情。
他对新兴的设计技术非常有热情和兴趣,例如数字设计等,今天在数字设计领域颇有声誉的袁烽教授出自他担任责任教授的团队。项老师在这一阶段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2003—2009年的合肥大剧院,表达出“理性中的浪漫”。还有2008—2012年的宁波文化广场,不仅在城市设计方面探索了规律中的丰富和多元,而且在建筑的形式语言上有了新的发展。
项老师多位过去的学生成了他现在的合伙人,项老师也从事务所日常的事务中逐步抽身出来,让事务所里几十名年轻人有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这也是这本作品集只截至2018年的原因:书中所录作品都是项老师亲自设计的。
到这里,建筑学教授和职业建筑师合一了,探索和日常合一了,现代主义和当代性合一了,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合伙了。
▲ 与学生合影,2019年
我认识项老师三十五年了,他是一位热情平和、优雅大方的人,眼光敏锐,心胸豁达,兼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讲究和年轻一代建筑师的轻松。我不记得他有喜怒形于色的时候,也从不觉得他比我年长二十岁。他对年轻的同事和学生特别宽厚,一直是我努力学习而遥不可及的榜样。
我最熟悉的他的作品是复兴公园南门改造。椭圆形的广场空间宜人,不露痕迹;栅栏和大门的比例舒服,细节讲究;金属、石材和少量的玻璃相互搭配,点到为止,这是对上海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也是对他从小生活过的复兴路最好的回报。
项秉仁老师建筑实践的四十年,是起承转合精彩的四十年!
(摄影师:陆地)
《项秉仁建筑实践1976-2018》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回顾与梳理。本书收录了29个设计作品,大多是由项秉仁先生亲自勾画草图、研究空间形体、推敲细节而完成设计全过程。在整理和编辑跨越四十年的图片和项目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感动于他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挑战的创作生命力。无论是在城市、建筑、景观领域,还是对于室内空间的设计,项秉仁先生一直坚持以城市视野、美学素养、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作为设计的支撑,并力求使设计符合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审美感知。这也是一段中国当代建筑历史的真实回顾,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一代建筑师的成长。书中文字体现了过去五六十年建筑观念和潮流的变化与演进,从中我们能对当代建筑学所处的状态有更好的体会和认识。而在另一层面,不同于当代建筑界过多的表现主义欲望与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情境,项秉仁先生的作品理性内敛兼具浓厚的人文情怀,能使读者感受到质朴的回归,促使人们不忘初心,回归建筑学本源进行思考。”
——《项秉仁建筑实践1976-2018》编委会
”后学院派时代的
“新现代主义”
史建认为,新千年后的“实验建筑”从个人的、观念的空间叙事,逐渐全面蝶变为更广泛的“当代建筑”。但是在“实验建筑”向“主流建筑”的转化之外,建筑学在更广阔的社会与生产机制中发生了怎样的转型?如何在观念史以外解释“当代建筑”的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对于一种熔铸身份、场所与历史的中国式现代建筑的追求固然是主流之一,然而对于更普适、优雅的、职业化的建筑学语言的探索也悄然进行着。这种设计方法客观上柔化中和了不同的形式元素所携带的观念冲突,超越历史、立场与身份的争辩,构成了新千年的中国大都会建筑形象的基色。本文试图将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定义为中国式的“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在中国的语境下,“新现代主义”是各种当代建筑学思潮与风格激荡冲突中较为精致、收敛且调和的那一部分,它与西方晚期现代主义建筑所呈现的面貌有相似之处,但在中国更倾向于抑制激烈的形式元素冲突,更能代表当今都会的职业中坚力量的价值取向,最终成为更具广泛代表性的当代建筑的一部分。
在“当代史”的界定与研究中,有一些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对项秉仁先生的建筑思想的研究与这些问题关系密切。首先是重新认识 “布扎”传统在当代中国(后改革开放时期)的改造、延续,发展与变异。如何在中国现当代建筑历史与批评的角度对“现代主义”与“布扎”的关系进行再认识?它们究竟是一种思潮,一种风格,一种方法还是一种修养?如果有一个“后布扎”时代,那么它的特征是什么,它从“布扎”继承了什么?学科史意义上的更强调建筑学自主性的伦理与职业环境中更强调社会反馈的伦理究竟有何异同?
其次,如何界定项秉仁先生这样最后一群完整地接受“学院派”训练的建筑师在中国当代建筑史中的作用?项秉仁建筑师作为当代建筑师的范例的典型性与特殊性在哪里?他相对于新浪潮或“实验建筑”的态度是怎样的?他后来逐渐远离青年先锋色彩的抉择是否在主动地保持距离,还是在各种即时即刻情势下做出的选择?
节选自书中收录谭峥的评论文章《后学院派时代的“新现代主义”》
时代与
个人的选择
华 有的人做小的实验性设计,在意的是体现自己的概念,不会把服务社会作为很重要的目标。而您对建筑师的定位是建筑师本身是需要为社会服务和作贡献的,同时把自己的学术理想融合在对社会的贡献中。您在网站上有一段话讲到建筑师和业主的关系,说建筑师是业主的参谋,建筑师不能以业主为唯一导向;另外您觉得建筑师是去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为业主制造新的问题的。我认为这里面就有一个自我定位的问题,不希望为了表达自己个人的东西就盖过业主本身的需求,是这样的想法吗?
项 我觉得建筑不是单纯的艺术,建筑一定要跟社会联系在一起,所以建筑师如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是把你的先进理念通过实际工程体现出来。你在做一个大型项目的时候,整个过程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政府的规范,工程的、技术的限制,还有各种各样的专业要求都要解决。在解决这些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同时,建筑师还是可以一步一步地把建筑最初的理念坚持下来并实现。这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毅力来完成,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专业技巧。
节选自书中收录华霞虹访谈项秉仁《时代与个人的选择》
成立上海
秉仁建筑师
事务所
华 为什么您要去申请这个(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呢?因为有资质的事务所需要审核,是有点麻烦的。您的身份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大部分像您这样资历的老师,或者是在学院,或者是大型设计院里,并不是真正的个人执业状态,因为中国建筑师总体来说市场化并不很完善,国营系统和民营事务所有着各自不同的资源,评奖和认同的系统都不一样,虽然最近一些年也在不断融合。您1999年回到上海,成立了一个那个阶段还不是特别多的个人事务所,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有没有考虑过进一个设计院做个总建筑师之类的?
项 这个跟对建筑创作的追求有关。因为在国际上,绝大多数事务所都是个人的专业事务所,比如建筑师事务所、结构工程师事务所、设备工程师事务所。我们国家在1949年以前也采用这种国际通用的建筑设计制度。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分别开自己的事务所,有大的工程,三类事务所合起来完成项目,事务所和事务所之间有业务关系和专业上的关系,其中建筑师的主宰权比较大。我们老一辈的建筑师都是从西方回来的,用的就是这种建筑师事务所的形式。后来我们因为计划经济采用了综合设计院的体制,至少从建筑师的角度觉得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不能主导整个设计。建筑师提的想法比较难做一点或者是比较费钱一点,同一设计院其他工程师会反对,建筑师就没有办法了。但是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化体制的话,做项目先找到建筑师,再找结构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来配合。如果建筑师要做,其他工程师说不行,我做不了,那你就不要做了。完全市场化的状态促进了建筑师可以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其他人要全力以赴配合他,这样工程师的专业技能也可以提升。我个人到美国和香港工作都是采用这种事务所的方式,因此我考虑让自己的事务所能与国际接轨。
节选自书中收录华霞虹访谈项秉仁《时代与个人的选择》
《项秉仁建筑实践1976-2018》
滕露莹 马庆禕 曹佟 李芸 编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ISBN:978-7-5608-9507-9
页数:320
开本:16开
单价: ¥ 328.00
本书是项秉仁建筑实践1976-2018年作品集,精选收录29个设计作品,依据实践时间与项目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每个作品均有大量精美图片、线图、文字说明,并辅以“项秉仁的建筑人生”做为作品展示的导语。篇首收录谭峥撰写评论“后学院派时代的‘新现代主义’”、华霞虹对项秉仁的访谈“时代与个人的选择”,使读者了解时代背景。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项秉仁与贝聿铭、王方戟、薛求理、张永和的四次对谈,并由齐康、李振宇撰写序言。
编者简介
滕露莹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副总建筑师
马庆禕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总建筑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评委
曹佟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
李芸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
目录预览
图书实拍
内页预览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购买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