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推介 | 开放的上海城市建筑史丛书
本文节选自卢永毅主编的“开放的上海城市建筑史丛书”第一册《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研究:建筑、消费空间、城市文化》序言,作者卢永毅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上海近代建筑史研究也成为推动上海近代史研究的一支日益活跃的力量。与此同时,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步伐的不断加速,亦使得建筑历史研究的任务更加迫切而沉重。如果说,每一座城市的历史建筑及其街道空间都构成了一部可阅读、可触摸的城市史,那么上海的历史建筑及其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仍然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和想象,尤其是面对近代时空压缩中经历的突变,若要探入历史深处就能发现,还有无数被折叠、被遮蔽之处有待展开,还有许多看似熟知却仍需剥离层层迷雾才能看清的细节有待呈现。
尽管主题各异,但每一部历史叙述的展开,都与这座城市的演进和剧变紧密相关。近代上海的城市化及其建筑奇观,其背后并没有理想宣言和宏伟规划,但无论是一种新类型的出现,一个事务所的诞生,还是一次建造活动的开始,甚至一个传统场所的现代转型,都需在这座城市的现代进程和时空演变中,才能开启叙述,形成解读。因港兴市集聚的驱动力,工商业发展带来的都市剧变,中外力量的杂处与共栖,以及独特制度下的竞争与共融,形成了近代上海大都市超乎寻常的包容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也在混乱中凝结了空间生长的结构逻辑,汇成了奇特多元的文化景观。或许可以说,近代上海的城市肌理恰似“拼贴城市”理念的呈现,因为理解她的城市文脉始终是认识历史建筑及其场所空间的起点,而微观建筑的阅读,又始终可以不断探视这个大都市深藏的奥秘。
丛书强调研究的开放性,意在推动新的史学思考。
一是选题的开放性,以充分认识近代上海城市复杂性特质为基础,使研究的视角不断超越传统建筑史学的局限,以全境观察、问题意识、史实论证与跨学科自觉,力争形成历史的新发现和新解读。
二是时空的开放性,各种专题的展开不仅关注研究对象,还要关联文脉;不仅聚焦近代发生的外来冲击和突变生长,也从传统要素及其空间场所中追溯文明嬗变的轨迹;不仅准确呈现新事物的产生与特征,也将它们置于社会、经济、技术与生活方式变迁的世界进程中认识。
三是观念的开放性,在努力摆脱某种“宏大叙事”的自觉中切入研究专题,超越中与外、冲击与反应、传统与现代以及科学性与民族性等传统的二元范式,尽可能挖掘新史料,打开新视野,回到历史的复杂性中探究,再来寻找史实与思想的连接点。
四是主体的开放性,首先,丛书的作者有中有外,有不同学科背景,以体现研究主体的多样性;其次,研究更关注如何将历史对象化,尝试既有主体立场,又离开自我主体,强调历史对象的主体性,各种专题因而不仅关注建筑,还关注建造活动的过程,不仅关注建筑师,还关注业主、营造商、使用者甚至媒体和文化观察者,在见物又见人中认识历史建筑的特征,及其建造活动中的动机与欲望、观念与情感、审美与时尚以及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力图更加真切地呈现上海近代建筑的时代面貌及其城市的文化景观。
丛书内容
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研究
第一册
周慧琳 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ISBN:978-7-5608-9567-3
页数:304
开本:16开
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 · 光明城出版发行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购买链接 ↓
作为丛书第一册的《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研究:建筑、消费空间、城市文化》,详细介绍了四所雄踞在南京路上的商业巨厦——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它们构成了上海近代城市空间的一个典型,也成了“上海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和日常背景:
“早晨从床上醒来,隔壁人家的无线电里传出李香兰的《夜来香》;翻开当日的《申报》,报上挤挤挨挨的广告是大新公司的司麦脱衬衫、林文烟老牌花露水和鲜大王酱油;穿戴整齐了出门,乘一路有轨电车去静安寺,路过大光明影戏院五彩缤纷的巨型广告牌子和永安百货公司门前的来往人流……十里洋场,繁华如金。”(伊葭,《书介:〈张爱玲的上海舞台〉,1943年》)
21世纪,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的兴起对百货公司形成巨大冲击,这个从19世纪兴起并完全改变传统零售业的商业模式正在经历重大考验。同时,在上海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先后创办百年之际,作者来反思中国百货商业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其承载的载体——建筑的情况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本书以雄踞在南京路上的四个民族资本百货公司为对象,叙述了四大公司的发展史及其建筑,以此为基础来探讨同一种建筑类型是否拥有类似的建筑空间,分析其建筑风格形成的不同原因。并以此为立足点,展开其他方面的研究:关于建筑与城市的相互作用、建筑与市民活动和消费文化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筑空间的使用等。
第二册 华盖建筑事务所:1931—1952
第二册
蒋春倩 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预计出版时间:2021年8月
第三册《豫园历史研究:从东南名园到文化遗产》
第三册
段建强 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预计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上海豫园,一座历经四百六十余年的传统园林,其自晚明肇造存续至今的历史,伴随上海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呈现出独特的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本书基于传统园林史和上海城市史的双重视角,对豫园自建园以来四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包括兴造史、生活史、变迁史和修复史,进行深入探讨,以发现这一传统名园作为文化遗产之于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册《佘山教堂建造的历史寻踪》
佘山顶上的许愿堂,南立面,出自丛书第四册《佘山教堂建造的历史寻踪》
第四册
高曼士(Thomas Coomans) 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预计出版时间:2022年3月
天主教堂是近代上海建筑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耸立在佘山之巅的佘山教堂以其拉丁十字平面、与场地契合等特点闻名。作为江南地区的中心教堂,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教徒和游客前来朝圣。但佘山教堂历史上的几次更新迭代、其建造的过程仍披着神秘的面纱,不曾示人。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艺术史学家高曼士(Thomas Coomans)细细梳理了1863至1949年间这座教堂的发展过程,挖掘了大量未曾面世的珍贵史料,并且从本土、区域和国家层面探讨了这一天主教堂的意义。
本文未标明出处的图片均出自《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研究:建筑、消费空间、城市文化》
新书推荐
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研究
第一册
周慧琳 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ISBN:978-7-5608-9567-3
页数:304
开本:16开
单价: ¥ 108.00
本书以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以及大新公司的百货大楼为切入点,关注近代中国百货公司这一新的建筑类型的发端与发展、来源及其传播路线;探讨近代商业建筑的设计共性及特性;思考百货公司在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百货公司对都市文化、现代商业建筑的影响;解析近代中国对“洋文化”的主动吸收和融合发展的过程等。
作者简介
周慧琳
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一级注册建筑师。先后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和同济大学,现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负责出版平台相关出版物,包括She Ji: The Journal of Design, Economics, and Innovation 期刊、《新经济的召唤》等书的编辑出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建筑、建筑历史等,近年来先后在《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建筑学报》《新建筑》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目录预览
图书实拍
内页预览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购买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