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度医疗 究竟是救人还是害人?

天狐行空 诚明人行道 2018-11-12





作者:天狐行空



最近这些年,身边装心脏支架的人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轻,因为手术简单,许多人动不动就装上了,而且还一装就是好几个。



然而,一位朋友的猝然去世,让我对医院滥装支架的现象产生了置疑和担忧。


我这位刚去世的朋友,身体本来很棒,他精力充沛,乐观坦达,节假日还经常亲自驾车带全家到内蒙、西藏和新疆等地远游。但因为有时感到头蒙就到医院做检查,医生说他的血管堵塞严重,建议他做支架。他开始有点犹豫,聊天时就和我们说了。大家都说,你好好的,做什么支架。也有朋友说,治病的事还是听医生的。他的家人也倾向于听医生的,于是就做了。做了之后,他还兴奋地和我们开玩笑说:做和不做,的确不一样!头不发蒙了,浑身也感到特别通畅,连对房事的兴趣都增加了,感觉一下子又年轻了!末了还开玩笑说:你们谁有心血管病,赶紧去做!


可是没过多久,他却突然倒在浴室里去世了。


在殡仪馆送别时,看到他安详饱满的脸庞,想到他平时的音容笑貌,大家都不相信眼前的现实。


震惊、悲痛和惋惜之余,大家都认为他的突然去世与他做了支架密切相关!如果他不做支架,他现在一定还和以前一样生龙活虎地忙碌着,闲暇时与大家开玩笑,节假日带全家出去远游。

 

 

事情很明显,虽然我们都不是医生,但常识告诉我们:人到了一定岁数,血管老化、堵塞是必然现象,因此导致的血流变慢、头脑缺氧发蒙,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其实也是正常的,吃点相关的药物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再说人体自身也有建立侧支循环的再生能力,但如果你做了支架,需要常吃辅助药物不说,重要的是支架强行改变了心脏已经适应了的状态,血流突然变快,势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遇到一冷一热的急剧变化,心脏不堪承受,就可能导致突然停摆。


这些常识,作为一个专业医生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由于利益的驱使,现在的医院都普遍对患者进行“过度医疗”,动不动就上各种先进机器,动不动就建议做支架,完全不顾由此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生命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都做了支架,有的还做了三四个。


不可否认,做支架也许是目前挽救血管堵塞严重、生命危机患者的有效办法之一,但是,它却也成了许多医院谋利的借口,不管你适合不适合做支架、目前的堵塞程度需要不需要做支架,上来就建议你做支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心脏病人都能做支架,而是只有少数几种处于危机状态的心脏病人才能做支架。据专家说,真正需要介入治疗的病人只占20%左右,他们分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法洛四联症和复杂先心病。言下之意,其它80%都是不该做支架的给人家做了支架!而我那位已去世的朋友显然就属于那80%!


医院和医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支架价格昂贵、利润巨大,特别是那些进口支架。据业内人士说,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格高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钱。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两三万、三四万;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装到你的身体上便成了四五万甚至五六万,装三四个就是十几万……所以有良知的专家才说“心脏支架的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身边安装支架的人那么多,而且越来越多。


 

有资料说,我国已成心脏介入手术的最大市场,且增速惊人。2000年中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才2万例,到了2011年,这个数据已激增至40多万例,10年增长了20倍,完全是暴利的驱使,而不是患者真的需要。


而在这里面,医生的建议(或说推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已不单是医德问题了,简直就是谋财害命!


因为患者到了医院一般都是听从医生的建议。所以医生的建议对患者是否要做支架手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的那位已去世的朋友当初就是这种情况。在做与不做的选择上,他有过犹豫,也征求过家人和朋友的意见,但最终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结果导致了悲剧。


所以,2012年10月14日,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在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说:“心脏支架一半不靠谱,暴利达9倍超贩毒。在稳定的情况下,不建议做支架。”


可惜这样有良知的医生和医院太少了,所以6年过去了,做支架的群体仍呈暴增趋势。


而我的那位已去世的朋友,就是在这期间的受害者之一。如果滥做支架的现象在胡大一呼吁后能得到及时的阻止,相信我的那位朋友现在还健康地活着,而且还会象往常那样,闲暇时与朋友们聊聊天,在节假日开车带着全家驰骋在美丽的沙漠或草原上。


可见,“过度医疗”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资源上的浪费,其实还有我们从不注意的生命上的危害。


其实,“ 过度医疗”的现象又何止滥装支架一项?而简直就是冰山一角。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这种“过度医疗”的普遍现象呢?


“医疗产业化”无疑是罪魁祸首。所以,一味地怪罪于医院或医生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医疗产业化”和“教育产业化”、“住房产业化”一样,改变的不只是医疗、教育和住房的本来属性,其实最根本的改变还是人性,使人性中最恶劣的一面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三观”。

 

 

本来,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样,住房应该回归它的居住属性,医疗也应该回归它的“治病救人”属性,然而,最近有些所谓的“专家”还嫌教育、医疗和养老“产业化”做得不够绝,又把医疗列为了什么“拉动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之一,房子炒够了,又试图将教育、医疗和养老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可见其人性已败坏到了何种程度。


医疗,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也不管是在西方国家还是港澳台地区,它都是属于慈善性质的。宗教团体设立的慈善医院就不用说了,公立医院之所以公立,是为看不起病的人而设立(公立学校也是如此),具体说就是:没钱治病的人来这里治、没钱上学的孩子来这里上,费用由政府买单。这是“公立”的本真含义。就是私立医院也都属于“非赢利”机构,哪有把治病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更甭说把它作为什么“新三驾马车”和“新引擎”了。亏有人竟敢这么想和做,可见其人性已堕落到了何种地步。


由此可见,不管是医疗属性的回归,还是住房属性的回归、养老属性的回归、教育属性的回归,其前提首先是人性的回归。


相应地,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需要的是人性化,而不是什么“产业化”。


因为我们努力工作、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不是更糟,就象我们花钱去医院看病是为了身体更好,而不是更糟一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