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脱贫攻坚看甘肃】脱贫攻坚得实惠 稳中求进促改革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17-01-10 甘肃发布

  1月9日上午,在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省长林铎代表省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2016年全省各项工作,并就2017年政府工作向大会作了报告。

  2016年:脱贫攻坚成效显转型升级步伐快

  关键词:实现生产总值7085亿元

  201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085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9530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8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6.8亿元、同口径增长8.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5月份开始整体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利润120亿元、同比净增192.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止跌回稳或小幅回升的势头,符合年初预期,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减少贫困人口101.9万人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2%,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2个百分点左右,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1.9万人,12个片区县可申请国家脱贫摘帽验收、5个插花县可申请省级脱贫摘帽验收,贫困发生率由14.2%降至9.3%。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左右;新增城镇就业4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城镇登记失业率2.16%、低于年控制计划1.84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减免学前教育保教费,率先实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标扩面、城乡同标。14个市州PM10、 PM2.5平均浓度值分别同比下降4.2%、7.1%,全省平均优良天气率达到83.5%,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年初承诺的10件为民实事全部办结,各族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发展成果。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成效初显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特别是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提前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粮食总产量达到1140.6万吨、实现“十三连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高于规上工业5.9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13.1%;三产增加值增长9%、比一二产增速分别高3.7和2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旅游接待超过1.9亿人次,综合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20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13.7∶36.2∶50.1。

  省属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好转,实现利润32.22亿元、同比增利103.75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0.6个百分点。

  关键词:基础瓶颈逐步破解

  建成高速及一级公路328公里,新增铁路运营里程227公里,兰渝铁路岷县至广元段建成通车,结束了陇南市政府所在地不通火车的历史。兰州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成功获批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经济、文化、生态三个国家级战略平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兰州新区生产总值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8.5%,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批复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并通过现场初评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6%,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大提升了甘肃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夯实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加快向西开放的平台支撑。

  2017年:一中心一主线“五着力”稳增长

  关键词:坚持稳中求进,关键领域有所突破

  2017年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激发有效需求,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着力保障人民生活,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同口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以上,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

  关键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方面,落实国家去产能各项要求,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和新增落后产能。去库存方面,坚决落实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把去库存与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因城因地施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购房、城镇居民改善性住房的支持力度,用好住房公积金、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等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库存持续下降,有效防范房地产风险。去杠杆方面,在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的同时,下决心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破产、发展股权融资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降成本方面,把各项降成本政策措施清单化、折子化,一项一项落实,一条一条兑现,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用工、用能、物流、融资等经营性成本。补短板方面,坚持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重点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围绕马铃薯、中药材、优质林果、草食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提升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健全冷链物流、储藏、销售体系,着力解决有特色但不成点、不成线、不成面的问题,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细化落实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关键词: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小康进程

  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公路1万公里,全省建制村沥青(水泥)路通畅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村组道路建设;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全面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7万户24万人以上。提升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加强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建设贫困县行政村幼儿园1000所,实施精准扶贫专项招生计划,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力度;推进健康扶贫,实行贫困人口大病即时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调整大病报销政策,提高补偿比例;继续实施文化惠民扶贫项目,实现贫困乡镇综合文化站、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全覆盖。

  实施1000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产业培育。开展科技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大力推广陇南电商扶贫模式,通过电商网店、电商创业、电商入股等方式,带动我省特色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继续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关键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速动能接续转换

  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继续实施“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用好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和已经设立的科技投资基金、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引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科技示范项目,打造一批示范企业,引导创新要素向试验区集中,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的对接,争取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依托我省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风光电设备、有色冶金等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培育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关键词: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

  按照国家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总体部署,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相同相近、关联事项一并取消或下放,把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放的彻底放到位,进一步提高放权的协同性和联动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实现全覆盖,防止一放了之,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基层的培训指导,强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的承接服务能力。完善我省国企国资改革配套制度体系,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权多元化步伐,强化国有资本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努力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通过重组整合,打造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尽快完成省属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改革。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加快推进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面完成省直部门管理企业改制脱钩任务。推进输配电价、盐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

  修订我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改进企业投资管理,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试点。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筛选和推介一批有较好现金流、稳定回报预期的PPP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关键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立足国家赋予我省“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的定位,强化平台建设,创新合作机制,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努力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推进兰州、武威、天水三大国际陆港和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建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大通道和物流大枢纽。加快兰州国际货运班列主要货源地和铁路枢纽节点建设,提升“兰州号”“天马号”“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营能力。加快指定口岸监管场所建设,争取马鬃山口岸复通。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争取设立中国(兰州)自由贸易园区。加快通关一体化改革,依托电子口岸平台,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全面落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协同机制协议,重点在能源资源、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农产品、中药材种植加工、对外服务贸易转型升级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依托兰州新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产业合作。办好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加强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合作。依托兰洽会、民企陇上行等展会深化经贸合作,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全面提升国际友城合作关系,建设陇货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推动重点国别产业园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关键词:提高项目谋划建设水平,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不断增强投资后劲,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关键作用。筹划项目抓前期、签约项目抓落地、预备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运。提升铁路通达水平,兰渝铁路、宝兰客专全线建成通车,中兰客专开工建设,争取兰州至张掖三四线批复实施,加快平凉至庆阳、西宁至合作至成都铁路前期工作。完善公路网络布局,全面开工平凉至天水、景泰至中川机场、甜水堡至庆城至永和3个国家高速公路项目,争取彭阳至大桥村、张掖至扁都口等高速公路项目可研获批,积极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加快机场建设步伐,建成陇南成州机场,做好天水机场迁建、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及新建武威民用机场等前期工作,推进庆阳华池等通用机场建设。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引洮供水二期、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等在建项目进度,开工建设引洮二期配套城乡供水工程,加快推进白龙江引水、庆阳马莲河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成酒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关键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兼顾人民防空需求,推进重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抓好庆阳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污水处理厂运营达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力争所有县市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达标运营。推进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立综合型城市管理数据库,50%的市州建成三维数字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加快公共交通、供水、垃圾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有效衔接。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发挥小城镇联系城乡的重要节点作用,促进城乡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紧紧围绕国家赋予兰州新区的战略定位,加快把兰州新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型现代新城,力争生产总值增长20%以上。

  关键词: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分流职工、复转军人等为重点,落实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完善省际劳务协作对接机制,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以上。推进全民参保,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调整完善大病保险相关政策,提高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的保障水平。

  下功夫解决农村学校分散办学、师资薄弱的问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药品耗材采供保障制度,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优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

  继续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安排资金245.3亿元,在农村D级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公路建设、城乡低保提标、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省级补助提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聘生态护林员项目、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等方面,为民办好10件实事。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