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以信息化建设保障农民工工资

甘肃发布 2023-02-15

灶上的水壶烧得“咕嘟”响,55岁的周国林起身沏了一杯茶,又坐回炕头。听儿子讲完城里买房的打算后,他二话不说掏出一张银行卡,右上角印着3个醒目的字“陇明公”,“卡里有10万元,你先拿去用。”


家住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同益村的周国林,大半辈子在工地务工,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不怕吃苦受累,就怕活干完不给钱,以前没少吃亏。”周国林说。过去,一到年底,老周便四处奔波,不是办年货,而是讨薪水,有时甚至住在项目方的办公室,“就是等,也要把钱等到手。”


近些年,凭借过硬技术和管理经验,他的月工资涨到了7000多元,却再也不烦“薪”忧“酬”,每年还能存下四五万元,老周的底气从何而来?2020年4月,“甘肃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并取“农民工”的谐音,把平台命名为“陇明公”,为陇原大地的农民工提供“明晰、公开、公正”的工资支付服务。


“平台将全省在建工程项目以及农民工实名信息、考勤等内容纳入系统动态监管,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缴纳保证金,解决‘钱从哪来、该发多少、谁来兜底’等问题。”甘肃省劳动保障维权中心主任张晓东表示,我们与9家银行合作发行“陇明公”专属联名卡,通过专用账户流水来判断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及时发现欠薪风险隐患。


每天上午,定西市岷县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副队长吕旭东到办公室的头一件事,就是打开“陇明公”平台,查看有无预警信息。“一旦出现欠薪隐患等异常情况,平台就立即触发预警,提醒我们依法快速处置。”吕旭东说。


根据甘肃省人社厅发布的“预警信息处置暂行办法”,平台依照不同种类和事项,对预警信息由高到低分成三级,并明确相应的处置原则。以最高级Ⅰ类红色预警为例,人社部门收到预警信息后,即联合住建、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主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督促施工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


去年8月,一则凤合高速岷县段项目未支付上月工资的预警信息突然跃上平台,正在执法的吕旭东心头一紧。“这是去年全县最大的投资项目,现场施工的农民工有1100多人,出了岔子可不得了。”吕旭东抓起电话便打给项目负责人,“好在虚惊一场,他们财务流程更新,承诺月底便足额发放。”


据了解,“陇明公”平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设运行,上线以来,相继补充完善了实名制管理、分账制监控和预警系统,同时将工资支付情况横向在政府部门和银行之间共享,纵向实现省、市、县三级共享,达到农民工工资支付流程“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目标。


“如果说预警系统将过去的被动清欠转换为主动防欠,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则为劳动者维权创造了便捷途径。”平台建设运营单位、丝绸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育红介绍,去年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新开发了投诉举报小程序,农民工可扫码反映欠薪线索,实时查询案件办理进度,打通农民工欠薪维权“最初一公里”。


数据显示,自“陇明公”平台开发建设以来,甘肃省已将8762个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平台实施监管,实名录入114万名农民工信息,监督发放88.7万名农民工的209.2亿元工资;受理欠薪投诉案件1.2万余件,帮助3.8万余名农民工解决了欠薪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数字平台,强化源头治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张晓东说。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徐敏之 责编:朱旺 校审:都一鸣

往期荐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办理这些业务更便利了!公安部推出6项措施
【微视频】甘肃多部门合力提升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能力
甘肃省图书馆关于取消预约并逐步恢复原有开放时间的公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